一种避免解冻后氧化、发青的土豆制作工艺及调味裹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227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免解冻后氧化、发青的土豆制作工艺及调味裹粉,包括筛选、清洗、去皮、二次清理、沥水、煮制、加入调味裹粉、滚揉、冷冻、包装等步骤,其中调味裹粉中包括面粉、黄豆粉、蚕豆粉、玉米淀粉、变性生粉、吉士粉、盐、胡椒粉、味精、辣椒油树脂、栀子黄、泡打粉和抗结剂。以本工艺制成的土豆,解冻后不会氧化发青,且土豆已经制熟,只需经过简单的煎炸或烤即可食用;调味裹粉是土豆具有鲜亮的色泽和蓬松酥脆的口感,风味独特。且各种添加剂用量安全,低盐,可以减少钠的摄入,内、外两层包装方便运输和储存。

A potato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seasoning powder for avoiding oxidation and green after tha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解冻后氧化、发青的土豆制作工艺及调味裹粉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避免解冻后氧化、发青的土豆制作工艺及调味裹粉,可通过煎炸或烤制以制成土豆食品。
技术介绍
土豆淀粉含量高,做成的食品在世界各地大量的被生产和消费。土豆制品大多经过预处理后冷冻储存,食用前解冻,在进行煎炸蒸煮等烹饪加工。很多土豆经过长时间冷冻后,解冻时会出现氧化、发青的现象,不仅影响食品外观,且口感会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避免解冻后氧化发青的土豆制作工艺及调味裹粉,经过该工艺制作的土豆,解冻后不会氧化发青,且由于土豆上添加了调味裹粉,使土豆口感、味道更好,具有独特风味。为实现上述功能,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味裹粉,其特征在于:调味裹粉为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占组合物重量的如下百分比的成分:20~30wt%的面粉8~17wt%的黄豆粉,8~17wt%的蚕豆粉,8~17wt%的玉米淀粉,8~17wt%的变性生粉,6~15wt%的吉士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味裹粉,其特征在于:调味裹粉为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占组合物重量如下百分比的成分:/n20~30wt%的面粉,/n8~17wt%的黄豆粉,/n8~17wt%的蚕豆粉,/n8~17wt%的玉米淀粉,/n8~17wt%的变性生粉,/n6~15wt%的吉士粉,/n4~12wt%的盐,/n2~6wt%的胡椒粉,/n2~6wt%的味精,/n1~2wt%的辣椒油树脂,/n1~2wt%的栀子黄,/n1~3wt%的泡打粉,/n1~3wt%的抗结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味裹粉,其特征在于:调味裹粉为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占组合物重量如下百分比的成分:
20~30wt%的面粉,
8~17wt%的黄豆粉,
8~17wt%的蚕豆粉,
8~17wt%的玉米淀粉,
8~17wt%的变性生粉,
6~15wt%的吉士粉,
4~12wt%的盐,
2~6wt%的胡椒粉,
2~6wt%的味精,
1~2wt%的辣椒油树脂,
1~2wt%的栀子黄,
1~3wt%的泡打粉,
1~3wt%的抗结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味裹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占组合物重量的如下百分比的成分:
22~26wt%的面粉,
10~15wt%的黄豆粉,
10~15wt%的蚕豆粉,
10~15wt%的玉米淀粉,
10~15wt%的变性生粉,
8~12wt%的吉士粉,
6~10wt%的盐,
3~5wt%的胡椒粉,
3~5wt%的味精,
1.2~1.8wt%的辣椒油树脂,
1.2~1.8wt%的栀子黄,
1.5~2.5wt%的泡打粉,
1.5~2.5wt%的抗结剂。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调味裹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结剂为硅酸盐抗结剂。


4.一种避免解冻后氧化、发青的土豆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筛选:选择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宏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