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气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22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气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气鞋底,解决了鞋底由于经常受到压力而产生永久性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顶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鞋底本体包括分别对应人体脚掌的前脚掌段、脚心段和后脚掌段,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为纸钢,所述支撑垫边缘处固定连接于安装槽内壁且与所述安装槽内壁形成位于所述脚心段和所述后脚掌段的换气腔,所述鞋底本体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换气腔相通的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处设置有单向进气阀、所述出气孔处设置有单向出气阀,通过上述设置,以减少鞋子在长时间使用后换气效果越来越差的情况,增加鞋子的使用寿命。

A kind of ventilation s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气鞋底
本技术涉及换气鞋
,特别涉及一种换气鞋底。
技术介绍
鞋子主要对脚进行保护,鞋底一般都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能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运动时能增强弹性,有的还能防止脚踝受伤,然而传统的鞋子在换气方面较差,现代人多数喜欢运动,较多人穿后由于不能换气,容易出现脚臭的现象,针对以上这些问题那么如何设计出一种带换气功能的鞋子,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气鞋底,以减少鞋子在长时间使用后换气效果越来越差的情况,增加鞋子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换气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顶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鞋底本体包括分别对应人体脚掌的前脚掌段、脚心段和后脚掌段,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为纸钢,所述支撑垫边缘处固定连接于安装槽内壁且与所述安装槽内壁形成位于所述脚心段和所述后脚掌段的换气腔,所述鞋底本体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换气腔相通的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处设置有单向进气阀、所述出气孔处设置有单向出气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槽内设置支撑垫,使支撑垫与安装槽内壁之间形成换气腔,当人们在行走过程中时,脚掌在对支撑垫产生压力后,换气腔内的空气由于压力通过单向出气阀排出,当人们抬起脚时,用于纸钢的弹性性质,支撑垫恢复原状,此时换气腔内处于负压状态,在单向进气阀的作用下将外界空气吸入到换气腔内,如此反复,在换气腔内形成气流循环,以达到对鞋子进行换气的效果,且通过设置支撑垫,对脚掌起到了全面的支撑作用,从而使鞋底不易因长时间受到压力而发生永久性形变,增加了鞋子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脚掌段的柔软性大于所述脚心段和后脚掌段的柔软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前脚掌段设置为比脚心段和后脚掌段柔性更大,使脚掌踩在地面且将要抬起时,前脚掌段更加容易弯曲,从而使得人们在行走时更加舒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底面位于所述脚心段的位置和所述后脚掌段的位置均设置有若干条相互交叉的第一凸棱。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脚心段和后脚掌段设置若干条相互交叉的第一凸棱,以增加脚心段和后脚掌段的抗弯折强度,使脚心段和后脚掌段的鞋底本体不易发生弯折,从而减少位于脚心段和位于后脚掌段的鞋底本体产生永久性变形的情况,以增加鞋底本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底面位于所述前脚掌段的位置设置有若干条相互交叉的第一凸棱。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前脚掌段设置若干条相互交叉的第一凸棱,以增加前脚掌段的抗弯折强度,从而减少位于前脚掌段的鞋底本体产生永久性变形的情况,进一步增加鞋底本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底面位于所述前脚掌段和所述脚心段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沿所述鞋底本体宽度方向延伸的若干条第二凸棱,且所述第二凸棱呈破浪状延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前脚掌段和脚心段之间的位置设置沿鞋底本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棱,以增加鞋底本体在宽度方向上的抗弯折能力,且使鞋底本体在前脚掌段和脚心段之间的位置容易在鞋底本体长度方向上发生弯折,以进一步增加鞋底本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孔开设于所述安装槽沿所述鞋底本体宽度方向的任意一侧壁,所述出气孔开设于所述安装槽对应于人体脚后跟处的侧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脚掌在对换气腔产生压力后,换气腔内的气体从单向进气阀的位置到单向出气阀的位置再到换气腔外界形成循环,使气流循环能够较为完整的流经换气腔内部,以提升鞋底的换气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孔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进气孔同轴设置的第一固定环,所述单向进气阀外壁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环内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进气孔和单向进气阀之间设置第一固定环,使单向进气阀不易因鞋底形变而随之发生形变,减少鞋底在长时间使用后对单向进气阀产生损坏的情况,以增加单向进气阀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孔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出气孔同轴设置的第二固定环,所述单向出气阀外壁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环内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出气孔和单向出气阀之间设置第二固定环,使单向出气阀不易因鞋底形变而随之发生形变,减少鞋底在长时间使用后对单向出气阀产生损坏的情况,以增加单向出气阀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支撑垫,对脚掌起到了全面的支撑作用,从而使鞋底不易因长时间受到压力而发生永久性形变,增加了鞋底本体的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第一凸棱和第二凸棱,从而增加鞋底本体的抗弯折强度,进一步增加鞋底本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剖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去除支撑垫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鞋底本体;2、安装槽;3、前脚掌段;4、脚心段;5、后脚掌段;6、支撑垫;7、进气孔;8、出气孔;9、单向进气阀;10、单向出气阀;11、第一凸棱;12、第二凸棱;13、第一固定环;14、第二固定环;15、换气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换气鞋底,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1顶面开设有安装槽2,鞋底本体1包括分别对应人体脚掌的前脚掌段3、脚心段4和后脚掌段5。安装槽2内设置有支撑垫6,且支撑垫6为纸钢制成,支撑垫6边缘处固定连接于安装槽2内壁,且支撑垫6与安装槽2内壁形成位于脚心段4和后脚掌段5的换气腔15,鞋底本体1分别开设有与换气腔15相通的进气孔7和出气孔8,进气孔7开设于安装槽2沿鞋底本体1宽度方向的任意一侧壁,出气孔8开设于安装槽2对应于人体脚后跟处的侧壁,进气孔7处设置有单向进气阀9、出气孔8处设置有单向出气阀10。当人们在行走过程中时,脚掌在对支撑垫6产生压力后,换气腔15内的空气由于压力通过单向出气阀10排出,当人们抬起脚时,用于纸钢的弹性性质,支撑垫6恢复原状,此时换气腔15内处于负压状态,在单向进气阀9的作用下将外界空气吸入到换气腔15内,如此反复,在换气腔15内形成气流循环,以达到对鞋子进行换气的效果。如图1和图3所示,为增加鞋底本体1的抗弯折强度,安装槽2底面位于前脚掌的位置、脚心段4的位置和后脚掌段5的位置均设置有若干条相互交叉的第一凸棱11,安装槽2底面位于前脚掌段3和脚心段4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凸棱12,第二凸棱12沿鞋底本体1宽度方向延伸,且第二凸棱12呈破浪状延伸。为增加人们在行走时的舒适性,前脚掌段3的柔软性大于脚心段4和后脚掌段5的柔软性,使脚掌踩在地面且将要抬起时,前脚掌段3更加容易弯曲,从而使人的前脚掌弯曲更加省力。为增加鞋底本体1的使用寿命,进气孔7内壁固定连接有与进气孔7同轴设置的第一固定环13,出气孔8内壁固定连接有与出气孔8同轴设置的第二固定环14,单向进气阀9外壁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环13内壁,单向出气阀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气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所述鞋底本体(1)顶面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鞋底本体(1)包括分别对应人体脚掌的前脚掌段(3)、脚心段(4)和后脚掌段(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内设置有支撑垫(6),所述支撑垫(6)为纸钢,所述支撑垫(6)边缘处固定连接于安装槽(2)内壁且与所述安装槽(2)内壁形成位于所述脚心段(4)和所述后脚掌段(5)的换气腔(15),所述鞋底本体(1)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换气腔(15)相通的进气孔(7)和出气孔(8),所述进气孔(7)处设置有单向进气阀(9)、所述出气孔(8)处设置有单向出气阀(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气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所述鞋底本体(1)顶面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鞋底本体(1)包括分别对应人体脚掌的前脚掌段(3)、脚心段(4)和后脚掌段(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内设置有支撑垫(6),所述支撑垫(6)为纸钢,所述支撑垫(6)边缘处固定连接于安装槽(2)内壁且与所述安装槽(2)内壁形成位于所述脚心段(4)和所述后脚掌段(5)的换气腔(15),所述鞋底本体(1)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换气腔(15)相通的进气孔(7)和出气孔(8),所述进气孔(7)处设置有单向进气阀(9)、所述出气孔(8)处设置有单向出气阀(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掌段(3)的柔软性大于所述脚心段(4)和后脚掌段(5)的柔软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底面位于所述脚心段(4)的位置和所述后脚掌段(5)的位置均设置有若干条相互交叉的第一凸棱(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强焕孙一唐辉艳赵远勇王永红卢新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阿福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