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量专利>正文

一种充气睡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2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气睡袋,它包括床体,其床体为一密封气囊体,在床体的一端设置有充气嘴,在床体内设置有多个一端开口的气囊垫,气囊垫的侧壁密封相连,其开口处相通成一气腔,在床体上设置有气囊枕,其内部气腔与床体内的一个或多个气囊垫的内部气腔相通。由于床体内的各气囊垫相通,床体膨胀,从而使人体休息时与地面隔离而实现隔湿和保暖的任务,同时,气囊枕膨胀后可做枕头用,当不用时,可将睡袋内的空气排出即可便于携带和存放。(*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旅行用品,尤其是一种充气睡袋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野外旅行时常常需要在野外宿营。这种情况下,原有的居室内休息用的睡床不方便携带,露天宿营地面一般都比较潮湿,睡觉时仅仅从地面上铺背子,这样对人身体不好。这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睡袋,它具有野外旅行时方便携带和隔湿保暖的特点,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床体,其特征在于床体为一密封气囊体,在床体的一端设置有充气咀,在床体内设置有多个一端开口的气囊垫,气囊垫的侧壁密封相连,其开口处相通成一气腔,在床体上设置有气囊枕,其内部气腔与床体内的一个或多个气囊垫的内部气腔相通。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当使用时,通过充气咀向睡袋内充气,由于床体内的各气囊垫相通,床体膨胀,从而使人体休息时与地面隔离而实现隔湿和保暖的任务,同时,气囊枕膨胀后可做枕头用,当不用时,可将睡袋内的空气排出即可便于携带和存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A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B-B剖面图图中,1为床体、2为气囊垫、3为气囊枕、4为充气咀。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本技术一种充气睡袋,包括床体1,床体1为一密封体,在床体1的一端设置有充气咀4,在床体1内设置有多个一端开口的气囊垫2,气囊垫2的侧壁密封相连,其开口处相通成一气腔,在床体1上设置有气囊枕3,其内部气腔与床体1内的一个或多个气囊垫2的内部气腔相通。它具有方便携带的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充气睡袋,它包括床体,其特征在于床体为一密封气囊体,在床体的一端设置有充气咀,在床体内设置有多个一端开口的气囊垫,气囊垫的侧壁密封相连,其开口处相通成一气腔,在床体上设置有气囊枕,其内部气腔与床体内的一个或多个气囊垫的内部气腔相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充气睡袋,它包括床体,其床体为一密封气囊体,在床体的一端设置有充气嘴,在床体内设置有多个一端开口的气囊垫,气囊垫的侧壁密封相连,其开口处相通成一气腔,在床体上设置有气囊枕,其内部气腔与床体内的一个或多个气囊垫的内部气腔相通。由于床体内的各气囊垫相通,床体膨胀,从而使人体休息时与地面隔离而实现隔湿和保暖的任务,同时,气囊枕膨胀后可做枕头用,当不用时,可将睡袋内的空气排出即可便于携带和存放。文档编号A47C27/08GK2493101SQ0124427公开日2002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吴量 申请人:吴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睡袋,它包括床体,其特征在于:床体为一密封气囊体,在床体的一端设置有充气咀,在床体内设置有多个一端开口的气囊垫,气囊垫的侧壁密封相连,其开口处相通成一气腔,在床体上设置有气囊枕,其内部气腔与床体内的一个或多个气囊垫的内部气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量
申请(专利权)人:吴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