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地集水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516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坡地集水灌溉系统,其包括集水池,集水池位于坡地的中部,将位于集水池上方的坡地命名为上坡,将位于集水池下方的坡地命名为下坡;集水池朝向上坡的一侧连接有用于收集上坡的水的集水管;集水池的侧壁上还连通有溢流管;集水池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位置连接有滴管,滴管沿着下坡延伸设置;出水口位置封闭有截面不小于出水口的封盖,且封盖上连接有用于根据天气状况启闭封盖的联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启闭的封盖,从而能够降低人力和水资源的消耗。

A water collecting irrigation system on slope 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地集水灌溉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坡地植被的浇灌
,尤其是涉及一种坡地集水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植物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除了自然存在的植物,人们会在适合种植的区域内人工种植植被。通常,具有一定坡度的坡地具有植物生长的良好环境,能够给予植物更好的光照。但是坡地上植被的灌溉是一大难题,人工灌溉耗时耗力。授权公告号为CN2061653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坡地雨水收集及灌溉系统,包括灌溉支管,所述灌溉支管铺设在坡地上,灌溉支管上设有若干个洒水器,位于坡地上方的洒水器的喷头孔径大于坡地下方洒水器的喷头孔径。在进行灌溉时,洒水器洒水,坡地上方未被植被吸收的水沿着坡地流下,水在流下的过程中被坡地下方的植被吸收,此时坡地下方的植被需要的灌溉水量较小,而由于位于坡地下方的洒水器内的喷头孔径较小,在相同时间内较于坡地上方洒出的水也随之较少,在满足植被灌溉需求的同时,也不易造成水的浪费,更加节能环保;采用灌溉支管对植被进行灌溉的方式,更加节约人力成本。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对坡地上的植物进行浇灌通常是在坡地上布置大面积的集水管,并采用水箱进行统一的给水。而水箱的启闭控制需要人工观测天气以及坡地的土壤湿润度进行辨别,操作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坡地集水灌溉系统,其具有根据天气进行调节浇灌状态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坡地集水灌溉系统,包括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位于坡地的中部,将位于集水池上方的坡地命名为上坡,将位于集水池下方的坡地命名为下坡;所述集水池朝向上坡的一侧连接有用于收集上坡的水的集水管;所述集水池的侧壁上还连通有溢流管;所述集水池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位置连接有滴管,所述滴管沿着下坡延伸设置;所述出水口位置封闭有截面不小于出水口的封盖,且所述封盖上连接有用于根据天气状况启闭封盖的联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天气处于炎热状态时,封盖开启,当天气处于雨水状态时,封盖关闭。从而更好地针对天气情况进行浇灌或者维持现状。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水池的顶部设置有平行于坡地的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和集水池密封连接;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集水池内部的杠杆和设置于透明盖板上靠近下坡一侧的收集斗;所述杠杆的一端连接于封盖上;杠杆另一端设置有积水管,所述积水管端部为开口设置,且所述溢流管在集水池上的连接位置位于积水管的管口下方;所述收集斗朝向上坡的一侧和透明盖板间隔设置,所述收集斗的底部开设有滴水口,且所述滴水口对应积水管开口的一端;初始状态,所述积水管位于杠杆上连接于封盖一端的上方,且积水管开口的一端的管口沿水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连续的炎热天气时,坡地上的土壤必然会出现干燥的情况,需要进行灌溉,并且不能采用喷洒的方式。本方案中,阳光透过透明盖板使得集水池内的水蒸发并到透明盖板上凝结呈水珠,水珠沿着透明盖板运动到收集斗上并被收集,最后从收集斗的滴水口滴落到积水管中,当积水管中的水足够多时,杠杆发生转动从而带动封盖远离出水口。当积水管内的水由于积水管转动而流出时,杠杆归位到初始状态。从而形成积水管积水再倾倒的循环,使得滴管能够间断性对土层进行供水,既能够保持土壤湿润,又能够提高水的利用率。并且,由于溢流管在集水池上的位置在积水管管口的下方,所以不会出现杠杆中途发生变化的情况。除此之外,滴管埋设于土层下方,能够对土壤进行直接的供水,不会出现水分快速散失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溢流管在集水池上的管口底部位于杠杆上支点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杠杆转动后,积水管也有很大概率不会接触到集水池内部的水面。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收集斗沿着集水池内部对应坡地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杠杆沿着坡地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每一根杠杆均对应一个出水口;所述集水斗包括槽体和连接于槽体下方的下水体,所述下水体的横截面自上而下呈缩小设置,且每一个所述下水体对应每一个杠杆上的积水管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滴管在土层内部能够按照需求进行分布,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区域土层的情况来设置封盖的重量和积水管的管径,从而使得不同位置的出水口可以在不同情况下的打开和关闭,适用性更强。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透明盖板包括玻璃板、固定于玻璃板外边缘的固定框和固定于玻璃板上的加固杆;所述加固杆平行于坡地设置,且加固杆沿着坡地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透明盖板的结构稳定性,从而能够支撑人和动物的踩踏。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玻璃板上增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靠近上坡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集水池内部进行检查和维修,从而保证集水池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杠杆端部和封盖之间通过拉绳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绳是柔性结构,能够减少水流的冲击,从而使得封盖和杠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水池的底壁上还固定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包括立柱和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沿竖向布置于出水口的正上方,且限位套筒套接于拉绳外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拉绳的运动进行限制,避免封盖向下运动时由于拉绳偏位仅覆盖了部分出水口的情况出现。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设置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启闭的封盖,从而能够降低人力和水资源的消耗;2.设置透明盖板从而保证透光率,使得炎热天气能够通过光照的温度蒸发集水池内部的水分并收集凝结水在积水管内,从而使得封盖间断性打开和关闭,对土层间歇性的给水,保证土壤的湿润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透明盖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坡;2、下坡;3、集水池;31、安装环板;32、集水管;321、进水孔;33、出水口;331、滴管;332、封盖;4、透明盖板;41、玻璃板;42、固定框;43、加固杆;5、检修门;6、联动机构;61、收集斗;611、槽体;612、下水体;6121、滴水口;62、杠杆;621、积水管;7、限位架;71、限位套筒;72、立柱;8、溢流管;9、拉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坡地集水灌溉系统,包括利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集水池3,集水池3的顶部端面和坡地表面齐平。集水池3位于坡地的中部并靠近坡地顶部的位置。将位于集水池3上方的坡地命名为上坡1,将位于集水池3下方的坡地命名为下坡2。结合图1和图2,集水池3的顶部固定有透明盖板4,透明盖板4包括呈方形设置的玻璃板41、固定框42和加固杆43,固定框42和加固杆43均采用不锈钢进行制作。固定框42围绕玻璃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坡地集水灌溉系统,包括集水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3)位于坡地的中部,将位于集水池(3)上方的坡地命名为上坡(1),将位于集水池(3)下方的坡地命名为下坡(2);所述集水池(3)朝向上坡(1)的一侧连接有用于收集上坡(1)的水的集水管(32);所述集水池(3)的侧壁上还连通有溢流管(8);所述集水池(3)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水口(33),且出水口(33)位置连接有滴管(331),所述滴管(331)沿着下坡(2)延伸设置;所述出水口(33)位置封闭有截面不小于出水口(33)的封盖(332),且所述封盖(332)上连接有用于根据天气状况启闭封盖(332)的联动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地集水灌溉系统,包括集水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3)位于坡地的中部,将位于集水池(3)上方的坡地命名为上坡(1),将位于集水池(3)下方的坡地命名为下坡(2);所述集水池(3)朝向上坡(1)的一侧连接有用于收集上坡(1)的水的集水管(32);所述集水池(3)的侧壁上还连通有溢流管(8);所述集水池(3)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水口(33),且出水口(33)位置连接有滴管(331),所述滴管(331)沿着下坡(2)延伸设置;所述出水口(33)位置封闭有截面不小于出水口(33)的封盖(332),且所述封盖(332)上连接有用于根据天气状况启闭封盖(332)的联动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地集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3)的顶部设置有平行于坡地的透明盖板(4),所述透明盖板(4)和集水池(3)密封连接;所述联动机构(6)包括转动连接于集水池(3)内部的杠杆(62)和设置于透明盖板(4)上靠近下坡(2)一侧的收集斗(61);所述杠杆(62)的一端连接于封盖(332)上;杠杆(62)另一端设置有积水管(621),所述积水管(621)端部为开口设置,且所述溢流管(8)在集水池(3)上的连接位置位于积水管(621)的管口下方;所述收集斗(61)朝向上坡(1)的一侧和透明盖板(4)间隔设置,所述收集斗(61)的底部开设有滴水口(6121),且所述滴水口(6121)对应积水管(621)开口的一端;初始状态,所述积水管(621)位于杠杆(62)上连接于封盖(332)一端的上方,且积水管(621)开口的一端的管口沿水平。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礼杰莫佳男陈章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吉翱世联土地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