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纸浆材-采脂”模式中期采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5162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尾松“纸浆材‑采脂”模式中期采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15年生的马尾松,按下降式双侧沟采脂法采脂,用喷壶将增脂剂喷施到新开割创面,所述增脂剂,包括以下原料:赖氨酸、氯化镁、硝酸锌、氯化铁、硝酸铜、硼砂、氯化钠、钼酸铵、甘露糖、乙二撑三胺五乙酸、三乙醇胺、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蒸馏水;(2)在割面纵向中央线开中沟,在中沟下端安装受脂容器,按单面强度采脂法采脂,留出营养带,完成砍伐前7年采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下降式双侧沟采脂法结合新型增脂剂进行树单面采脂,解决了单位面积产脂量低,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

The method of middle stage of Masson Pine's \pulpwood - fat picking\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尾松“纸浆材-采脂”模式中期采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松树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马尾松“纸浆材-采脂”模式中期采脂的方法。
技术介绍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乡土速生树种,生长迅速、用途广泛,在我国木材战略贮备和生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广西是马尾松的中心产区,遗传资源丰富,遗传改良成效居于全国前列。广西是全国松脂和松香的核心产区,松脂和松香产量和出口量多年稳居全国首位。由于松脂能提供即采即收的经济效益,大部分采脂林出现始采树龄提早,始割径阶偏小,采割负荷率偏大等现象。林农为追求短期效益偏面追求松脂采割面的大小和增加采脂次数,以延长采脂时间或增加负荷率来追求松脂产量,使现有的松脂原料林采割寿命短,木材产量降低,难以实现森林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近年来,伴随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采脂劳动成本持续上涨,而松脂价格增幅不大,致使脂农采脂积极性不高,原料短缺成为制约松脂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再加上国内采脂工艺研究停滞,没有突破性进展。就社会发展趋势而言,劳动力价格提升是必然的,松脂产业健康发展亟需提高采脂效率,而改良增脂剂,或系统开发新的增脂剂,提升其增产效果,是提高采脂效率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尾松“纸浆材-采脂”模式中期采脂的方法,以单位面积产脂量低,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马尾松“纸浆材-采脂”模式中期采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15年生的马尾松,按下降式双侧沟采脂法采脂,用喷壶将增脂剂喷施到新开割创面,所述增脂剂,包括以下原料:赖氨酸、氯化镁、硝酸锌、氯化铁、硝酸铜、硼砂、氯化钠、钼酸铵、甘露糖、乙二撑三胺五乙酸、三乙醇胺、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蒸馏水;(2)在割面纵向中央线开中沟,在中沟下端安装受脂容器,按单面强度采脂法采脂,留出营养带,完成砍伐前7年采脂。进一步地,步骤(1)中每次用喷壶将2ml增脂剂喷施到新开割创面。进一步地,所述增脂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赖氨酸50份、氯化镁3份、硝酸锌2份、氯化铁2份、硝酸铜1份、硼砂0.6份、氯化钠4份、钼酸铵1份、甘露糖2份、乙二撑三胺五乙酸0.2份、三乙醇胺0.2份、萘乙酸0.08份、6-苄基氨基嘌呤1份、蒸馏水1500份。进一步地,所述增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55℃下,将赖氨酸加入蒸馏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溶液a;2)降温至47℃下,向步骤1)制得的溶液a中加入氯化镁、硝酸锌、氯化铁、硝酸铜、硼砂、氯化钠、钼酸铵、甘露糖、乙二撑三胺五乙酸进行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3)升温至60℃下,向步骤2)制得的溶液b中加入三乙醇胺、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进行充分搅拌,调节pH值为5.4,制得增脂剂。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受脂容器选用塑料杯。进一步地,所述受脂容器采用木制品固定。进一步地,步骤(2)中采用采脂负荷率为62-65%采脂。进一步地,步骤(2)中具体采脂面积按如下公式计算:式中:S表示采脂面积;n表示采割的年度,1≤n≤7;D1表示起采胸径;Dn表示第n采割年的胸径;△D表示年胸径平均增长量;Dn设为首项为D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π为圆周率,取3.14;γ为采脂负荷率;L为步距值;d为采脂的天数。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营养带宽度在20cm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传统增脂剂为硫酸或硫酸软膏增脂,对树体伤害较大,影响松树生长,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新研发了新的增脂剂,所述增脂剂,包括以下原料:赖氨酸、氯化镁、硝酸锌、氯化铁、硝酸铜、硼砂、氯化钠、钼酸铵、甘露糖、乙二撑三胺五乙酸、三乙醇胺、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蒸馏水,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组成和用量,并调试最佳的喷施增脂剂用量(2ml),既可有效促进松树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并加快光合作用,促进松脂的形成和分泌,增加产量;又解决了单位面积产脂量低,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增脂剂是一种营养型调节剂,可促进松树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并加快光合作用,并进一步促进松脂的形成和分泌,喷施增脂剂到新开割创面后不损伤割口,对松脂及松香质量无影响,且安全、无毒,是一种长周期增脂剂,可解决传统增脂剂影响松树生长,单位面积产脂量低,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2)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降式双侧沟采脂法进行单面强度采脂,采脂完成把松树砍伐销售,统计松脂收入和木材收入之和的总产值,该方法实现了产脂和产材较大化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下降式双侧沟采脂法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下降式双侧沟采脂法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马尾松采脂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实例加以说明,这些实例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对采脂技术进行研究,对工艺较佳参数进行了选择,从而为如何实现获得产脂和产材较大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数据基础。(一)采脂胸径要求在苍梧县天洪岭林场八角山分场进行马尾松不同径级采脂对比试验,试验设置了8个始采径阶处理(分别为12cm径阶、14cm径阶、16cm径阶、18cm径阶、20cm径阶、22cm径阶、24cm径阶、26cm径阶),选择坡向和地力相对一致的样地,每个处理选择35株样木进行采脂,5株非采脂为对照,连续采脂3年。试验结果表明:(1)方差分析表明,8个不同径阶间的单株材积生长量和产脂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2)产脂量随着径阶增大而增加,各径阶的产脂量排序径阶为12cm径阶﹤14cm径阶﹤16cm径阶﹤18cm径阶﹤20cm径阶﹤22cm径阶﹤24cm径阶﹤26cm径阶,26cm径阶产量最高,其产脂量分别是12cm径阶、14cm径阶、16cm径阶、18cm径阶、20cm径阶、22cm径阶和24cm径阶的7.34倍、7.03倍、5.97倍、4.36倍、2.16倍和1.67倍;(3)随着径阶增大,采脂对胸径生长量的影响下降,影响最大为12cm径阶,12cm径阶组内采脂比未采脂减损失了39.78%的胸径生长量;(4)采脂对单株材积生长量的影响随着径阶增大而增大,与不采脂照的单株材积生长量的差异是随着径阶增大而减少,12cm径阶受影响最大,较未采脂的损失了77.32%的单株材积生长量;小于14cm径级采脂,较大的影响马尾松胸径、单株材积生长,且产脂量不稳定。12-14cm径级以生长性状培育为主;(5)采脂对16cm以上径阶的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影响较小,采脂分别消耗16cm径阶、18cm径阶、20cm径阶、22cm径阶、24cm径阶、26cm径阶单株材积的27.56%、23.47%、21.79%、9.85%、8.23%和7.68%。所以规范化采脂采脂应以16cm径阶以上始割,在此径阶始采可以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获得木材和松脂产量最大化。(二)不同采脂间隔与产脂量的关系在苍梧县天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尾松“纸浆材-采脂”模式中期采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选择15年生的马尾松,在树的上坡面按下降式双侧沟采脂法采脂,用喷壶将增脂剂喷施到新开割创面,所述增脂剂,包括以下原料:赖氨酸、氯化镁、硝酸锌、氯化铁、硝酸铜、硼砂、氯化钠、钼酸铵、甘露糖、乙二撑三胺五乙酸、三乙醇胺、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蒸馏水;/n(2)在割面纵向中央线开中沟,在中沟下端安装受脂容器,按单面强度采脂法采脂,留出营养带,完成砍伐前7年采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尾松“纸浆材-采脂”模式中期采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15年生的马尾松,在树的上坡面按下降式双侧沟采脂法采脂,用喷壶将增脂剂喷施到新开割创面,所述增脂剂,包括以下原料:赖氨酸、氯化镁、硝酸锌、氯化铁、硝酸铜、硼砂、氯化钠、钼酸铵、甘露糖、乙二撑三胺五乙酸、三乙醇胺、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蒸馏水;
(2)在割面纵向中央线开中沟,在中沟下端安装受脂容器,按单面强度采脂法采脂,留出营养带,完成砍伐前7年采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尾松“纸浆材-采脂”模式中期采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每次用喷壶将2ml增脂剂喷施到新开割创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尾松“纸浆材-采脂”模式中期采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脂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赖氨酸50份、氯化镁3份、硝酸锌2份、氯化铁2份、硝酸铜1份、硼砂0.6份、氯化钠4份、钼酸铵1份、甘露糖2份、乙二撑三胺五乙酸0.2份、三乙醇胺0.2份、萘乙酸0.08份、6-苄基氨基嘌呤1份、蒸馏水150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尾松“纸浆材-采脂”模式中期采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55℃下,将赖氨酸加入蒸馏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溶液a;
2)降温至47℃下,向步骤1)制得的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章旗颜培栋谭健晖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