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振华专利>正文

一种园林景观苗木用移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16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景观苗木用移植机,其结构包括驱动器、排气口、衔接杆、挖苗机构、启动开关、握把,排气口与驱动器为一体化结构,衔接杆焊接于驱动器的下端位置,启动开关与驱动器螺纹连接,握把设有两个分别固定于驱动器的左右两端位置,挖苗机构安装于衔接杆的下端位置,由于山地石块偏多,导致松树苗的根部夹在石块之间难以挖取,通过挖苗机构则能够应对此类问题,通过将支撑板插入夹住松树苗根部的石块之间,通过推动杆向外推动支撑板,从而使其能够将两旁的石块推开,由于松树苗的根部相对脆弱,以至于夹持器在对其进行夹持时容易损伤其根部,通过防护机构上的防损条能够有效避免此类问题。

A transplanting machine for landscape seed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景观苗木用移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景观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园林景观苗木用移植机。
技术介绍
苗木移植机主要是用于将苗木连根挖取的设备,从而大幅度的提高苗木成活率以及人工挖苗的工作效率,是苗木移植的常见设备,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园林景观苗木用移植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由于山地地貌上的石块较为密集,以至于生长在上面的松树苗木的根部容易被石块夹住,当苗木移植机在对山地上的松树苗木进行挖取时,则会因松树苗木的根部夹在石块之间导致难以挖取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园林景观苗木用移植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园林景观苗木用移植机,其结构包括驱动器、排气口、衔接杆、挖苗机构、启动开关、握把,所述排气口与驱动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衔接杆焊接于驱动器的下端位置,所述启动开关与驱动器螺纹连接,所述握把设有两个分别固定于驱动器的左右两端位置,所述挖苗机构安装于衔接杆的下端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挖苗机构包括支撑板、转动轮、夹持器、限位卡块,所述转动轮与支撑板的内壁活动卡合,所述夹持器与转动轮嵌固连接,所述限位卡块固定于支撑板的内壁位置,所述限位机构位于转动轮的下方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板包括推动板、推动杆,所述推动杆固定于两侧的推动板之间,所述推动板为倒三角结构,所述推动杆设有两个,且平行分布于两侧的推动板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推动板包括固定卡块、板面,所述固定卡块嵌固于板面的侧面位置,所述固定卡块的侧面为倾斜形态,所述板面采用硬度较强的合金钢材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卡块包括伸缩杆、垫板、套板,所述伸缩杆嵌入于套板的内部位置,所述垫板与套板相贴合,所述伸缩杆互相之间紧密贴合,且均匀的分布于套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外管、活动内管、复位块,所述活动内管与固定外环间隙配合,所述复位块安装于固定外管的内部位置,所述复位块采用回弹性强的聚醚海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内管包括接触头、结合杆、卡块,所述接触头嵌固于结合杆的前端位置,所述卡块与结合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触头采用耐磨性较强的丁晴橡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夹持器包括联动杆、活动环、固定夹、防护机构,所述联动杆嵌固于活动环的后端位置,所述固定夹安装于活动环的前端位置,所述防护机构与固定夹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环设有两个,且表面互相贴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损条、底板,所述防损条嵌固于底板的上表面位置,所述防损条在底板上呈弧形分布,且互相之间为平行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损条包括卡勾、固定条、防损膜,所述卡勾与防损膜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条嵌入于防损膜的内部位置,所述卡勾呈倾斜三角形结构,所述固定条采用回弹性较强的弹簧钢材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当苗木移植机在对山地上的松树苗进行挖取时,由于山地石块偏多,导致松树苗的根部夹在石块之间难以挖取,通过挖苗机构则能够应对此类问题,通过将支撑板插入夹住松树苗根部的石块之间,通过推动杆向外推动支撑板,从而使其能够将两旁的石块推开,并且支撑板在撑开的同时,能够带动夹持器进行闭合,从而将松树苗的根部夹住,以便于将其取出,避免了松树苗的根部夹在石块之间难以挖取的情况。2、由于松树苗的根部相对脆弱,以至于夹持器在对其进行夹持时容易损伤其根部,通过防护机构上的防损条能够有效避免此类问题,当松树苗根部被夹持器夹住时,通过防护机构能够将松树苗卡在防损条之间,不仅能够对松树苗的根部进行固定,并且能够对其进行保护,防止夹持器在夹持时对其造成损伤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园林景观苗木用移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挖苗机构使用时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板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推动板局部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卡块局部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伸缩杆局部透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活动内管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夹持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防护机构局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防损条局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驱动器-1、排气口-2、衔接杆-3、挖苗机构-4、启动开关-5、握把-6、支撑板-41、转动轮-42、夹持器-43、限位卡块-44、推动板-411、推动杆-412、固定卡块-a1、板面-a2、伸缩杆-a11、垫板-a12、套板-a13、固定外管-a111、活动内管-a112、复位块-a113、接触头-b1、结合杆-b2、卡块-b3、联动杆-431、活动环-432、固定夹-433、防护机构-434、防损条-c1、底板-c2、卡勾-c11、固定条-c12、防损膜-c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例图1-例图7所展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园林景观苗木用移植机,其结构包括驱动器1、排气口2、衔接杆3、挖苗机构4、启动开关5、握把6,所述排气口2与驱动器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衔接杆3焊接于驱动器1的下端位置,所述启动开关5与驱动器1螺纹连接,所述握把6设有两个分别固定于驱动器1的左右两端位置,所述挖苗机构4安装于衔接杆3的下端位置。其中,所述挖苗机构4包括支撑板41、转动轮42、夹持器43、限位卡块44,所述转动轮42与支撑板41的内壁活动卡合,所述夹持器43与转动轮42嵌固连接,所述限位卡块44固定于支撑板41的内壁位置,所述夹持器43在未使用时,能够在转动轮42的配合下翻折至41内部,避免了因外部的碰撞导致夹持器43造成损坏的情况,所述限位机构44位于转动轮42的下方位置,能够对翻折出的夹持器43进行位置限定。其中,所述支撑板41包括推动板411、推动杆412,所述推动杆412固定于两侧的推动板411之间,所述推动板411为倒三角结构,从而能够对缝隙较小的石块进行撑开,所述推动杆412设有两个,且平行分布于两侧的推动板411之间,能够增强推动板411对石块撑开的力度。其中,所述推动板411包括固定卡块a1、板面a2,所述固定卡块a1嵌固于板面a2的侧面位置,所述固定卡块a1的侧面为倾斜形态,能够防止板面a2在伸入石块内部时对其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所述板面a2采用硬度较强的合金钢材质,能够减小板面a2在使用时造成的磨损。其中,所述固定卡块a1包括伸缩杆a11、垫板a12、套板a13,所述伸缩杆a11嵌入于套板a13的内部位置,所述垫板a12与套板a13相贴合,所述伸缩杆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景观苗木用移植机,其结构包括驱动器(1)、排气口(2)、衔接杆(3)、挖苗机构(4)、启动开关(5)、握把(6),所述排气口(2)与驱动器(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衔接杆(3)焊接于驱动器(1)的下端位置,所述启动开关(5)与驱动器(1)螺纹连接,所述握把(6)设有两个分别固定于驱动器(1)的左右两端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挖苗机构(4)安装于衔接杆(3)的下端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景观苗木用移植机,其结构包括驱动器(1)、排气口(2)、衔接杆(3)、挖苗机构(4)、启动开关(5)、握把(6),所述排气口(2)与驱动器(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衔接杆(3)焊接于驱动器(1)的下端位置,所述启动开关(5)与驱动器(1)螺纹连接,所述握把(6)设有两个分别固定于驱动器(1)的左右两端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挖苗机构(4)安装于衔接杆(3)的下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景观苗木用移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挖苗机构(4)包括支撑板(41)、转动轮(42)、夹持器(43)、限位卡块(44),所述转动轮(42)与支撑板(41)的内壁活动卡合,所述夹持器(43)与转动轮(42)嵌固连接,所述限位卡块(44)固定于支撑板(41)的内壁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林景观苗木用移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1)包括推动板(411)、推动杆(412),所述推动杆(412)固定于两侧的推动板(4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园林景观苗木用移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411)包括固定卡块(a1)、板面(a2),所述固定卡块(a1)嵌固于板面(a2)的侧面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园林景观苗木用移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块(a1)包括伸缩杆(a11)、垫板(a12)、套板(a13),所述伸缩杆(a11)嵌入于套板(a13)的内部位置,所述垫板(a12)与套板(a13)相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魏振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