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利用的PET地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139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PET地膜,包括:地膜主体,地膜主体包括温室培育部、连接部、垄沟部和底座,温室培育部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且温室培育部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连接部垂直固定于温室培育部顶部;温室培育部底部形成有开口,垄沟部垂直固定于开口处;底座设于垄沟部底部,并沿与垄沟部垂直的方向向外侧伸出,底座上还开设有定位孔;定位组件,定位组件穿过定位孔,并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封口组件,封口组件适配安装于温室培育部两端,并与温室培育部可拆卸连接。该PET地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移动,拆装便捷,能够有效实现多次重复利用,且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A reusable PET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PET地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光温室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的PET地膜。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地膜材质为PE塑料或PVC塑料,将其平铺于地面上,能显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温度升高,有利于作物生长,但是现有的地膜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残膜清理不净而污染环境的缺点,而且现有的地膜在撤除或移动时操作不便且极易被损坏,无法有效地实现重复利用的目的。因此,提供的一种拆装方便、不易损坏、耐候性好、可重复利用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的可重复利用的PET地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温室地膜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拆装不便、无法重复利用且容易污染环境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拆装方便、不易损坏、耐候性好、可重复利用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的可重复利用的PET地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重复利用的PET地膜,包括:地膜主体,所述地膜主体包括温室培育部、连接部、垄沟部和底座,所述所述温室培育部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且所述温室培育部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温室培育部顶部,并与所述温室培育部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温室培育部底部形成有开口,所述垄沟部设于所述开口处,且所述垄沟部顶部与所述温室培育部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设于所述垄沟部底部,并沿与所述垄沟部垂直的方向向外侧伸出,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定位孔;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穿过所述定位孔,并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将所述底座固定在地面上;封口组件,所述封口组件适配安装于所述温室培育部两端,并与所述温室培育部可拆卸连接。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PET地膜,通过利用地膜主体的结构设置能够有效抑制垄间的杂草生长,配合利用封口组件还能够有效预防虫害,通过利用定位组件与地膜主体的连接结构,能够将该地膜主体有效固定在地面上,从而在一垄作物上方形成一条微型塑料温室,同时还使得该地膜撤除或移动时操作简便,不易损坏,而且在撤除后不会在地面上存留残膜对环境造成污染。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PET地膜,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而且操作方便,便于移动,拆装便捷,能够有效实现多次重复利用,且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进一步的,所述封口组件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为两块,且两块所述盖板分别适配安装在所述温室培育部的两端,并与所述温室培育部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防止害虫进入,使得该地膜能够在一垄作物上方形成一条微型的塑料温室,同时还使得该地膜安装方便且便于拆卸撤除。进一步的,所述温室培育部包括开口端相对布置的第一培育件和第二培育件,且所述第一培育件和所述第二培育件上均开设有通风孔;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培育件和所述第二培育件顶部,所述紧固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垄沟部包括第一垄沟件和第二垄沟件,所述第一垄沟件和所述第二垄沟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培育件和所述第二培育件底部,且所述第一垄沟件和所述第二垄沟件相对布置;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垄沟件和所述第二垄沟件底部,并沿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垄沟件和所述第二垄沟件垂直的方向向外侧伸出,且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上均开设有所述定位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地膜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抑制杂草生长,拆装方便且可重复利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培育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垄沟件和所述第一底板一体连接,所述第二培育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垄沟件和所述第二底板一体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地膜在安装或撤除时操作简便,不会在地面上存留残膜,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培育件和所述第二培育件的半径为10-20cm,长度为40-200cm,厚度为0.1-0.2mm;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高度为1-2cm,长度为40-200cm,厚度为0.1-0.2mm;所述第一垄沟件和所述第二垄沟件的高度为2-5cm,长度为40-200cm,厚度为0.1-0.2mm,且所述第一垄沟件和所述第二垄沟件之间的间距为4-6cm;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宽度为10-15cm,长度为40-200cm,厚度为0.1-0.2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地膜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且不易风化。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培育件、所述第二培育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垄沟件、所述第二垄沟件、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采用的材质均为PET材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地膜质地较硬,强度较高,耐候性好,不易风化,撤除或移动时操作简便,不易损坏。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订书钉、固定夹或连接绳中的一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地膜整体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密封性好,且适用范围广。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多个,且多个所述通风孔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一培育件和所述第二培育件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地膜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的孔径为3-5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避免害虫进入,从而避免虫害。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定位孔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将该地膜有效固定在地面上,且便于对该地膜进行撤除或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为木棍、竹签、铁钉或铁丝中的一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地膜便于撤除或移动,进一步扩大了该地膜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PET地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PET地膜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PET地膜中地膜主体的主视图。其中:1-地膜主体,11-温室培育部,111-第一培育件,112-第二培育件,12连接部,121-第一连接件,122-第二连接件,123-紧固件,13-垄沟部,131-第一垄沟件,132-第二垄沟件,14-底座,141-第一底板,142-第二底板,15-通风孔,16-定位孔,2-定位组件,3-封口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重复利用的PET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n地膜主体(1),所述地膜主体(1)包括温室培育部(11)、连接部(12)、垄沟部(13)和底座(14),所述所述温室培育部(1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且所述温室培育部(11)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15);所述连接部(12)设于所述温室培育部(11)顶部,并与所述温室培育部(11)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温室培育部(11)底部形成有开口,所述垄沟部(13)设于所述开口处,且所述垄沟部(13)顶部与所述温室培育部(11)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4)设于所述垄沟部(13)底部,并沿与所述垄沟部(13)垂直的方向向外侧伸出,所述底座(14)上还开设有定位孔(16);/n定位组件(2),所述定位组件(2)穿过所述定位孔(16),并与所述底座(14)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组件(2)用于将所述底座(14)固定在地面上;/n封口组件(3),所述封口组件(3)适配安装于所述温室培育部(11)两端,并与所述温室培育部(11)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利用的PET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膜主体(1),所述地膜主体(1)包括温室培育部(11)、连接部(12)、垄沟部(13)和底座(14),所述所述温室培育部(1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且所述温室培育部(11)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15);所述连接部(12)设于所述温室培育部(11)顶部,并与所述温室培育部(11)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温室培育部(11)底部形成有开口,所述垄沟部(13)设于所述开口处,且所述垄沟部(13)顶部与所述温室培育部(11)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4)设于所述垄沟部(13)底部,并沿与所述垄沟部(13)垂直的方向向外侧伸出,所述底座(14)上还开设有定位孔(16);
定位组件(2),所述定位组件(2)穿过所述定位孔(16),并与所述底座(14)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组件(2)用于将所述底座(14)固定在地面上;
封口组件(3),所述封口组件(3)适配安装于所述温室培育部(11)两端,并与所述温室培育部(11)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PET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培育部(11)包括开口端相对布置的第一培育件(111)和第二培育件(112),且所述第一培育件(111)和所述第二培育件(112)上均开设有通风孔(15);所述连接部(12)包括第一连接件(121)、第二连接件(122)和紧固件(123),所述第一连接件(12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22)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培育件(111)和所述第二培育件(112)顶部,所述紧固件(123)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22)上,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件(12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22)可拆卸连接;所述垄沟部(13)包括第一垄沟件(131)和第二垄沟件(132),所述第一垄沟件(131)和所述第二垄沟件(132)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培育件(111)和所述第二培育件(112)底部,且所述第一垄沟件(131)和所述第二垄沟件(132)相对布置;所述底座(14)包括第一底板(141)和第二底板(142),所述第一底板(141)和所述第二底板(142)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垄沟件(131)和所述第二垄沟件(132)底部,并沿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垄沟件(131)和所述第二垄沟件(132)垂直的方向向外侧伸出,且所述第一底板(141)和所述第二底板(142)上均开设有所述定位孔(1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天明张瑞强王健刘虎董慧龙苗恒录葛楠尉迟文思程波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