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揉捻机的导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135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49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揉捻机的导轴结构,包括沿着揉捻机(100)中第一弯梁(31)与第二弯梁(32)导向延伸的导轴(33),其中所述导轴(33)具有轴体(331),其柱状的本体用于插接于第一弯梁(31)的第一导套(311)中进行导向;凹口(332),其沿着轴体(331)的底部布置,并容纳于第二弯梁(32)的第二导套(321)中,其与第二导套(321)间形成可旋转及间隙活动的悬挂连接;具有彻底避免弯梁中导套与导轴间卡死及导轴受力不均匀致使的断裂,极大提高导套与导轴间的活动性,彻底避免了揉桶加压机构无法调节或不便控制的情形的效果。

A guide shaft structure of the rol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揉捻机的导轴结构
本申请涉及领域,具体为一种揉捻机的导轴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专利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920295405.7;一种新型茶叶揉捻机,包括有压盘、揉桶、压盘、揉桶传动机构、揉桶加压机构、导杆、弯梁、机架,所述弯梁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弯梁上设有导杆孔,导杆空套在所述导杆孔内;所述揉桶加压机构包括有手柄、加压小齿轮、加压大齿轮、螺母、丝杆,所述弯梁上还设有丝杆孔,所述丝杆空套在所述丝杆孔内,所述导杆底端固接有副弯梁,所述副弯梁贯穿所述丝杆并与丝杆固接;所述丝杆底端与压盘通过轴承、轴承座连接。本技术压盘能独立旋转,在使用时可以顺势旋转,有助于茶叶揉捻的质量提高;采用不锈钢结构是推广清洁化、无污染操作的要求;采用副弯梁能使压盘摆脱旋转的束缚,可以独立旋转、同时并不影响加压部分的功能。上述文件为本申请的最接近现有技术,在具体的使用中,导杆沿着主、副弯梁间进行导向,但是在具体的使用与调节中,经常发生卡死的情形,特别是主弯梁的导套中日久茶粉挤压堆积,采用油脂润滑后,油脂粘附茶粉越积压粘附越多,无法使用或断轴。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揉捻机的导轴结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揉捻机的导轴结构。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揉捻机的导轴结构,包括沿着揉捻机中第一弯梁与第二弯梁导向延伸的导轴,其中所述导轴具有轴体,其柱状的本体用于插接于第一弯梁的第一导套中进行导向;凹口,其沿着轴体的底部布置,并容纳于第二弯梁的第二导套中,其与第二导套间形成可旋转及间隙活动的悬挂连接。所述第二导套上设有用于插接于凹口中的插栓,其可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插接于凹口形成的槽中。所述凹口形成的槽横截面呈圆弧形或三角形或矩形或方形。所述凹口中槽的侧壁与插栓的顶端间具有间隙。所述侧壁与顶端的间隙范围在一毫米至十毫米内。所述凹口中槽的深度在二毫米至十一毫米范围内。所述顶端底部可沿着槽的底面接触。一种揉捻机,上述内容中揉捻机的导轴结构。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1、彻底避免弯梁中导套与导轴间卡死及导轴受力不均匀致使的断裂,极大提高导套与导轴间的活动性,彻底避免了揉桶加压机构无法调节或不便控制的情形。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中揉茶机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中弯梁与导轴结合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中导轴的结构原理图。图4为本申请中槽的四种实施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描述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例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制造和使用本申请的最佳模式。为了教导申请原理,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下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例的变形落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结合以形成本申请的多个变型。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揉捻机的导轴结构,包括沿着揉捻机100中第一弯梁31与第二弯梁32导向延伸的导轴33,其中所述导轴33具有轴体331,其柱状的本体用于插接于第一弯梁31的第一导套311中进行导向;凹口332,其沿着轴体331的底部布置,并容纳于第二弯梁32的第二导套321中,其与第二导套321间形成可旋转及间隙活动的悬挂连接;具有彻底避免弯梁中导套与导轴间卡死及导轴受力不均匀致使的断裂,极大提高导套与导轴间的活动性,彻底避免了揉桶加压机构无法调节或不便控制的情形的效果。参见图1至图4中所示,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的方式将导轴33的底部固定安装于第二弯梁32的端头中,沿着导轴33的中部利用第一弯梁31对其进行套接导向,在使用的过程中,沿着第二弯梁32的中间位置设置螺杆进而调节第一弯梁31与第二弯梁32的高低位置。在揉捻的过程过程中,通过调节手摇轮来控制第二弯梁32下压盘的压力。故第一弯梁31与第二弯梁32间的导向润滑度,极大的影响操作工人即揉茶师傅的控制手感,特别是机器使用时间越来越久,因为第一弯梁31的导套中积压越来越多的茶粉导致无法控制揉茶效果。且茶粉积压越来越多时,经常发生摇动手轮驱动齿轮及螺杆,导致导向杆弯折或断裂的情形。本申请揉捻机的导轴结构实施例1中,一种揉捻机的导轴结构,包括沿着揉捻机100中第一弯梁31与第二弯梁32导向延伸的导轴33,其中,所述导轴33具有充分的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导向杆,即导杆或导轴,沿着其中部或上部本体位置进行导向。即轴体331,其柱状的本体用于插接于第一弯梁31的第一导套311中进行导向。沿着导向杆,即导杆或导轴的底部设置防止卡死或断裂的结构,形成导杆可旋转及晃动的结构,彻底避免单纯焊接或插接固定导致的局部卡死。凹口332,其沿着轴体331的底部布置,并容纳于第二弯梁32的第二导套321中,其与第二导套321间形成可旋转及间隙活动的悬挂连接。第二弯梁32与凹口332间形成的可旋转的方式,极大的避免了,第一弯梁31中导套受力集中的情形,避免了第一弯梁31中导套内积压茶粉。且第二导套321与凹口332具有间隙活动的悬挂,形成横向松动,竖向悬吊的方式,避免了影响拉动导轴,彻底避免了导轴断裂。本申请揉捻机的导轴结构实施例2中,所述第二导套321上设有用于插接于凹口332中的插栓322,为保证凹口332与插栓322间形成可活动的结构,因此设置插栓322底部与凹口332接触,其凹口332侧壁与插栓322间隔。插栓322底部与凹口332底面间受力时接触,不受力时悬空的状态,保证导轴实现可活动的导向,易于调节轻松控制,便于操作人员根据手感控制手摇柄进行揉茶。插栓322底部与凹口332底面可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插接于凹口332形成的槽3321中。本申请揉捻机的导轴结构实施例3中,结合具体的实施过程,导轴33底部的凹口332形成的槽为便于生产制造,在切削的过程中,设置规则的结构,更易于加工,其中,其中,可以设置为弧形或三角形或矩形或方形,当然也可以采用不规则的形状,但是其造价成本高,不宜于大批量生产制造。因此,凹口332形成的槽3321横截面呈圆弧形或三角形或矩形或方形。本申请揉捻机的导轴结构实施例4中,所述凹口332中槽3321的侧壁3322与插栓322的顶端3221间具有间隙。其中,该间隙位置保持于竖向位置间,保证侧侧壁3322与顶端3221间隔,形成轴可以旋转或便于旋转的结构。本申请揉捻机的导轴结构实施例5中,所述侧壁3322与顶端3221的间隙范围在一毫米至十毫米内。为充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揉捻机的导轴结构,包括沿着揉捻机(100)中第一弯梁(31)与第二弯梁(32)导向延伸的导轴(3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轴(33)具有/n轴体(331),其柱状的本体用于插接于第一弯梁(31)的第一导套(311)中进行导向;/n凹口(332),其沿着轴体(331)的底部布置,并容纳于第二弯梁(32)的第二导套(321)中,其与第二导套(321)间形成可旋转及间隙活动的悬挂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揉捻机的导轴结构,包括沿着揉捻机(100)中第一弯梁(31)与第二弯梁(32)导向延伸的导轴(3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轴(33)具有
轴体(331),其柱状的本体用于插接于第一弯梁(31)的第一导套(311)中进行导向;
凹口(332),其沿着轴体(331)的底部布置,并容纳于第二弯梁(32)的第二导套(321)中,其与第二导套(321)间形成可旋转及间隙活动的悬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揉捻机的导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二导套(321)上设有用于插接于凹口(332)中的
插栓(322),其可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插接于凹口(332)形成的槽(332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揉捻机的导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业周陶松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武义增荣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