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堵压力补偿式滴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04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抗堵压力补偿式滴头,将进水流道设置成具有第一进水流道和第二进水流道,出水迷宫流道设置成包含第一出水迷宫流道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在胶片安装在第一进水流道和第二进水流道与第一出水迷宫流道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间时,第一进水流道和第二进水流道局部未封堵,形成两个出水部,水流从该两个出水部分别进入第一出水迷宫流道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进行消能、降压和稳流后,通过出水口滴出;该方案在调节进水压力波动较大时,可有效控制滴灌管沿线各滴头出水量的稳定性,多进水流道的设计,可提高滴头防堵塞率。

A kind of high anti blocking pressure compensating dri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堵压力补偿式滴头
本技术涉及滴灌
,一种高抗堵压力补偿式滴头。
技术介绍
滴灌技术是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系统。它没有喷水或沟渠流水,只让水慢慢滴出,并在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进入土壤。滴入作物根部附近的水,使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最优含水状况,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滴灌滴头作为滴灌技术的关键设备,其作用主要将水及养分均匀的滴入土壤,让作物吸收所需的养分及水分。由于农业种植地势并非一概相对较平坦的,在农田坡度角较大时,在进行滴灌灌溉时,水流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时,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流动能不断加大,也就是水流速度不断增大,造成滴头进水压力波动,进而造成各滴头出水不均匀;现有的滴头也有控制滴头流量恒定的,采用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其控制的水流量的稳定性仍有所欠缺,不能控制较大的进水压力波动下水流量的恒定,不使用进水压力波动大的灌溉区;另外,由于灌溉水中存在杂质,现有设计中经常会出现滴头堵塞无法出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抗堵压力补偿式滴头,解决现有滴头在进水压力波动较大时控制各滴头出水流量稳定性不佳,以及滴头容易堵塞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抗堵压力补偿式滴头,包含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可拆卸配置于所述下盖中,使得上盖和下盖间形成腔体,且腔体中设有胶片,所述上盖设有出水口,所述下盖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连通所述腔体;所述下盖顶壁设有进水流道,所述上盖的底壁设有出水迷宫流道,所述胶片安装在进水流道和出水迷宫流道间;所述进水流道包含第一进水流道和第二进水流道,所述出水迷宫流道包含第一出水迷宫流道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在胶片安装在所述的第一进水流道和第二进水流道与第一出水迷宫流道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间时,所述的第一进水流道和第二进水流道局部未封堵,形成两个出水部,水流从该两个出水部分别进入所述的第一出水迷宫流道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进一步,上述的高抗堵压力补偿式滴头,所述进水口设置成条形网状式。进一步,上述的高抗堵压力补偿式滴头,所述上盖侧面外表面设有第一凸块或第一凹槽,所述下盖侧面内表面设有与上盖侧面外表面第一凸块或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一凹槽或第一凸块,所述的下盖内壁设有第二凸块或第二凹槽,所述上盖底壁设有与下盖内壁第二凸块或第二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或第二凸块,使得所述上盖和下盖嵌合。进一步,上述的高抗堵压力补偿式滴头,所述胶片为硅胶片。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1、当进水压力波动时,胶片与第一出水迷宫流道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紧贴,使第一出水迷宫流道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内过水截面积变小,而第一出水迷宫流道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较大程度消耗水的湍流能量,可以消能、降压、稳流,从而在进水压力波动较大时,可有效控制沿线各滴头出水流量的稳定性;2、水流经第一进水流道和第二进水流道进水,当其中一个由于杂质堵塞时,另外一个可正常通水,保证滴头正常滴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抗堵压力补偿式滴头下盖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高抗堵压力补偿式滴头下盖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下盖内置入胶片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高抗堵压力补偿式滴头上盖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高抗堵压力补偿式滴头上盖的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高抗堵压力补偿式滴头上盖的俯视图;图7为上盖配置在下盖中的俯视图;图8为图7C-C面的剖视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含:上盖1、出水口11、第一出水迷宫流道12、第二出水迷宫流道13、下盖2、进水口21、第一进水流道22、第二进水流道23、出水部24、胶片3、第一凸块4、第一凹槽5、第二凸块6、第二凹槽7、腔体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参照图1~图8本方案提供一种高抗堵压力补偿式滴头,包含上盖1和下盖2,上盖1可拆卸配置于下盖2中,使得上盖1和下盖2间形成腔体8,且腔体8中设有胶片3,上盖1设有出水口11,下盖2设有进水口21,进水口21和出水口11均连通腔体8;下盖2顶壁设有进水流道,上盖1的底壁设有出水迷宫流道,胶片3安装在进水流道和出水迷宫流道间;进水流道包含第一进水流道22和第二进水流道23,出水迷宫流道包含第一出水迷宫流道12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13,在胶片3安装在第一进水流道22和第二进水流道23与第一出水迷宫流道12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13间时,第一进水流道22和第二进水流道23局部未封堵,形成两个出水部24,水流从该两个出水部24分别进入第一出水迷宫流道12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13。当进水口21无水流进入时,胶片3一面贴附在第一进水流道22和第二进水流道23表面上,另外一面贴附在第一出水迷宫流道12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13的表面上;当进水口21有水流进入时,进水压力作用于胶片3,轻微上顶胶片3,然后水流沿进水口21与胶片3的缝隙溢流至第一进水流道22和第二进水流道23中流动,胶片3只封堵部分的第一进水流道22和第二进水流道23,未封堵的部分形成两个出水部24,水流再经过两个出水部24分别进入第一迷宫流道和第二迷宫流道内,由于迷宫流道设计有很多急转弯,因此原本进入滴头带有一定湍流能量的水流在迷宫流道内消能和降压,从而保证到达出水口11水流的稳定性,不会形成出水水流倒灌至常规式的出水流道中。当进水压力增大时,胶片3发生弹性变形量变大,不断上顶,进而与第一出水迷宫流道12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13紧贴,使第一出水迷宫流道12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13内过水截面积变小,也就是进水流速高时过水截面积变小;当进水压力变小时,胶片3发生弹性形变量减小收缩,进而胶片3上部与第一出水迷宫流道12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13贴附程度变松,这时第一出水迷宫流道12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13的过水截面积变大,也就是在进水流速低时过水截面积适当增大,从而不管在进水压力如何波动时,沿线各滴头出水量基本保持稳定,优化农业灌溉;当其中例如第一进水流道22由于进水杂质堵塞时,第二进水流道23可正常过水,从而可提高滴头的防堵塞效果。实施例2:参照图2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是进水口21设置成条形网状式,这种设置方式可过滤滴灌带水体中的杂质,从而可降低滴头堵塞率。实施例3:参照图1、图3、图4、图5、图6和图7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区别是上盖1侧面外表面设有第一凸块4或第一凹槽5,下盖2侧面内表面设有与上盖1侧面外表面第一凸块4或第一凹槽5相对应的第一凹槽5或第一凸块4,下盖2内壁设有第二凸块6或第二凹槽7,上盖1底壁设有与下盖2内壁第二凸块6或第二凹槽7相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抗堵压力补偿式滴头,包含上盖(1)和下盖(2),所述上盖(1)可拆卸配置于所述下盖(2)中,使得上盖(1)和下盖(2)间形成腔体(8),且腔体(8)中设有胶片(3),所述上盖(1)设有出水口(11),所述下盖(2)设有进水口(21),所述进水口(21)和出水口(11)均连通所述腔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顶壁设有进水流道,所述上盖(1)的底壁设有出水迷宫流道,所述胶片(3)安装在进水流道和出水迷宫流道间;所述进水流道包含第一进水流道(22)和第二进水流道(23),所述出水迷宫流道包含第一出水迷宫流道(12)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13),在胶片(3)安装在所述的第一进水流道(22)和第二进水流道(23)与第一出水迷宫流道(12)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13)间时,所述的第一进水流道(22)和第二进水流道(23)局部未封堵,形成两个出水部(24),水流从该两个出水部(24)分别进入所述的第一出水迷宫流道(12)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堵压力补偿式滴头,包含上盖(1)和下盖(2),所述上盖(1)可拆卸配置于所述下盖(2)中,使得上盖(1)和下盖(2)间形成腔体(8),且腔体(8)中设有胶片(3),所述上盖(1)设有出水口(11),所述下盖(2)设有进水口(21),所述进水口(21)和出水口(11)均连通所述腔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顶壁设有进水流道,所述上盖(1)的底壁设有出水迷宫流道,所述胶片(3)安装在进水流道和出水迷宫流道间;所述进水流道包含第一进水流道(22)和第二进水流道(23),所述出水迷宫流道包含第一出水迷宫流道(12)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13),在胶片(3)安装在所述的第一进水流道(22)和第二进水流道(23)与第一出水迷宫流道(12)和第二出水迷宫流道(13)间时,所述的第一进水流道(22)和第二进水流道(23)局部未封堵,形成两个出水部(24),水流从该两个出水部(24)分别进入所述的第一出水迷宫流道(12)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苏江李宝珠崔山林田永青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