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业防虫用树木修枝去皮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握柄、第一凸块、第一刀头、割齿、转轴、第二刀头、第二握柄、第二凸块、弹簧、固定扣、固定轴和固定机构,通过在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设置了固定机构,按动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使第一固定扣和第二固定扣呈相互叠加状,接下来旋动旋钮,使旋钮上端的卡槽进行转动,卡槽将第一固定扣和第二固定扣进行扣接固定,旋钮转动通过转杆通过固定块带动棘轮进行转动,当棘轮不转动时,棘齿能够对棘轮进行限位,从而防止旋钮反转,改变了原有使用卡扣对修枝去皮装置进行固定的方式,使固定更稳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防虫用树木修枝去皮装置
本技术涉及林业防虫
,具体涉及一种林业防虫用树木修枝去皮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林业建设中,林木的防虫修枝仍是发展林业建设的核心,因气候问题的日渐悲观,树木也饱受着害虫的危害,这是候就需要对树木上端受到虫害的枝干进行剪断,并且对树木上端的表皮进行刮取,从而减低害虫对树木的侵害;现有林业防虫用树木修枝去皮装置一般都是使用卡扣将林业防虫用树木修枝去皮装置两握柄进行固定,对林业防虫用树木修枝去皮装置进行携带,但是林业防虫用树木修枝去皮装置在携带过程中,由于卡扣容易脱落,从而对携带袋体造成损坏和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林业防虫用树木修枝去皮装置,解决了林业防虫用树木修枝去皮装置在携带过程中,由于卡扣容易脱落,从而对携带袋体造成损坏和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林业防虫用树木修枝去皮装置,包括第一握柄、第一凸块、第一刀头、割齿、转轴、第二刀头、第二握柄、第二凸块、弹簧、固定扣和固定轴,所述第一握柄左后端设置有第一凸块,并且第一握柄与第一凸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刀头与第一握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刀头左端安装有割齿,所述第一刀头通过转轴与第二刀头顶部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刀头嵌入于第二握柄后端内侧,并且第二刀头嵌入于第二握柄后端内侧无缝粘合,所述第二握柄右后端设置有第二凸块,并且第二握柄与第二凸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凸块通过弹簧与第二凸块弹性连接,所述固定扣通过固定轴与第二刀头顶部左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握柄左前端安装有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扣、第二固定扣、旋钮、限位机构、卡槽、转杆、固定块和轴承,所述第一固定扣与第一握柄左前端内侧壁相粘接,所述第二固定扣与第二握柄右前端内侧壁无缝粘合,所述轴承与第一握柄左前端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与轴承内侧壁相枢接,所述转杆贯穿于固定块中部,并且转杆与固定块中部相粘接,所述转杆与旋钮底部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旋钮右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块上端安装有限位机构。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棘轮、棘齿、驱动杆和扭力弹簧,所述固定块与棘轮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棘齿通过驱动杆与第一握柄左前端转动连接,所述棘齿通过扭力弹簧与第一握柄左端壁弹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棘齿上端设置有呈倒勾状的卡齿,并且卡齿与棘轮上端相扣接。进一步的,所述旋钮上端设置有条形防滑纹,并且防滑纹沿旋钮外表面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扣和第二固定扣大小相同,并且第一固定扣排列于第二固定扣前端。进一步的,所述割齿的数量大于2个,并且割齿沿第一刀头左端水平方向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上端均设置有防滑套,并且防滑套上端均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扭力弹簧为弹簧钢材料,弹性势能优良。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为45号钢材料,硬度高,并且抗腐蚀性强。(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林业防虫用树木修枝去皮装置在携带过程中,由于卡扣容易脱落,从而对携带袋体造成损坏和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通过在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设置了固定机构,按动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使第一固定扣和第二固定扣呈相互叠加状,接下来旋动旋钮,使旋钮上端的卡槽进行转动,卡槽将第一固定扣和第二固定扣进行扣接固定,旋钮转动通过转杆通过固定块带动棘轮进行转动,当棘轮不转动时,棘齿能够对棘轮进行限位,从而防止旋钮反转,改变了原有使用卡扣对修枝去皮装置进行固定的方式,使固定更稳固的优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限位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限位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握柄-1、第一凸块-2、第一刀头-3、割齿-4、转轴-5、第二刀头-6、第二握柄-7、第二凸块-8、弹簧-9、固定扣-10、固定轴-11、固定机构-12、第一固定扣-121、第二固定扣-122、旋钮-123、限位机构-124、卡槽-125、转杆-126、固定块-127、轴承-128、棘轮-1241、棘齿-1242、驱动杆-1243、扭力弹簧-124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林业防虫用树木修枝去皮装置:包括第一握柄1、第一凸块2、第一刀头3、割齿4、转轴5、第二刀头6、第二握柄7、第二凸块8、弹簧9、固定扣10、固定轴11和固定机构12,第一握柄1左后端设置有第一凸块2,并且第一握柄1与第一凸块2为一体化结构,第一刀头3与第一握柄1后端固定连接,第一刀头3左端安装有割齿4,第一刀头3通过转轴5与第二刀头6顶部前端转动连接,第二刀头6嵌入于第二握柄7后端内侧,并且第二刀头6嵌入于第二握柄7后端内侧无缝粘合,第二握柄7右后端设置有第二凸块8,并且第二握柄7与第二凸块8为一体化结构,第一凸块2通过弹簧9与第二凸块8弹性连接,固定扣10通过固定轴11与第二刀头6顶部左前端转动连接,第一握柄1左前端安装有固定机构12,固定机构12包括第一固定扣121、第二固定扣122、旋钮123、限位机构124、卡槽125、转杆126、固定块127和轴承128,第一固定扣121与第一握柄1左前端内侧壁相粘接,第二固定扣122与第二握柄7右前端内侧壁无缝粘合,轴承128与第一握柄1左前端内侧壁固定连接,转杆126与轴承128内侧壁相枢接,转杆126贯穿于固定块127中部,并且转杆126与固定块127中部相粘接,转杆126与旋钮123底部中部固定连接,旋钮123右端设置有卡槽125,固定块127上端安装有限位机构124。其中,所述限位机构124包括棘轮1241、棘齿1242、驱动杆1243和扭力弹簧1244,所述固定块127与棘轮124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棘齿1242通过驱动杆1243与第一握柄1左前端转动连接,所述棘齿1242通过扭力弹簧1244与第一握柄1左端壁弹性连接,利于起到对旋钮123进行限位的作用。其中,所述棘齿1242上端设置有呈倒勾状的卡齿,并且卡齿与棘轮1241上端相扣接,利于起到限制旋钮123位移的作用。其中,所述旋钮123上端设置有条形防滑纹,并且防滑纹沿旋钮123外表面均匀分布,利于操作者进行旋动,并且起到防滑作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扣121和第二固定扣122大小相同,并且第一固定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防虫用树木修枝去皮装置,包括第一握柄(1)、第一凸块(2)、第一刀头(3)、割齿(4)、转轴(5)、第二刀头(6)、第二握柄(7)、第二凸块(8)、弹簧(9)、固定扣(10)和固定轴(11),所述第一握柄(1)左后端设置有第一凸块(2),并且第一握柄(1)与第一凸块(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刀头(3)与第一握柄(1)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刀头(3)左端安装有割齿(4),所述第一刀头(3)通过转轴(5)与第二刀头(6)顶部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刀头(6)嵌入于第二握柄(7)后端内侧,并且第二刀头(6)嵌入于第二握柄(7)后端内侧无缝粘合,所述第二握柄(7)右后端设置有第二凸块(8),并且第二握柄(7)与第二凸块(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凸块(2)通过弹簧(9)与第二凸块(8)弹性连接,所述固定扣(10)通过固定轴(11)与第二刀头(6)顶部左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握柄(1)左前端安装有固定机构(12);/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12),所述固定机构(12)包括第一固定扣(121)、第二固定扣(122)、旋钮(123)、限位机构(124)、卡槽(125)、转杆(126)、固定块(127)和轴承(128),所述第一固定扣(121)与第一握柄(1)左前端内侧壁相粘接,所述第二固定扣(122)与第二握柄(7)右前端内侧壁无缝粘合,所述轴承(128)与第一握柄(1)左前端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杆(126)与轴承(128)内侧壁相枢接,所述转杆(126)贯穿于固定块(127)中部,并且转杆(126)与固定块(127)中部相粘接,所述转杆(126)与旋钮(123)底部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旋钮(123)右端设置有卡槽(125),所述固定块(127)上端安装有限位机构(1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防虫用树木修枝去皮装置,包括第一握柄(1)、第一凸块(2)、第一刀头(3)、割齿(4)、转轴(5)、第二刀头(6)、第二握柄(7)、第二凸块(8)、弹簧(9)、固定扣(10)和固定轴(11),所述第一握柄(1)左后端设置有第一凸块(2),并且第一握柄(1)与第一凸块(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刀头(3)与第一握柄(1)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刀头(3)左端安装有割齿(4),所述第一刀头(3)通过转轴(5)与第二刀头(6)顶部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刀头(6)嵌入于第二握柄(7)后端内侧,并且第二刀头(6)嵌入于第二握柄(7)后端内侧无缝粘合,所述第二握柄(7)右后端设置有第二凸块(8),并且第二握柄(7)与第二凸块(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凸块(2)通过弹簧(9)与第二凸块(8)弹性连接,所述固定扣(10)通过固定轴(11)与第二刀头(6)顶部左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握柄(1)左前端安装有固定机构(1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12),所述固定机构(12)包括第一固定扣(121)、第二固定扣(122)、旋钮(123)、限位机构(124)、卡槽(125)、转杆(126)、固定块(127)和轴承(128),所述第一固定扣(121)与第一握柄(1)左前端内侧壁相粘接,所述第二固定扣(122)与第二握柄(7)右前端内侧壁无缝粘合,所述轴承(128)与第一握柄(1)左前端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杆(126)与轴承(128)内侧壁相枢接,所述转杆(126)贯穿于固定块(127)中部,并且转杆(126)与固定块(127)中部相粘接,所述转杆(126)与旋钮(123)底部中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市康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