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用的MBR膜生物反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99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的MBR膜生物反应池,包括澄清部和过滤部,过滤部设置于澄清部的邻侧,澄清部和过滤部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内隔板;澄清部的顶端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澄清部连通,澄清部底端的一侧设有污泥回收管,污泥回收管上安装有污泥泵,且污泥回收管与澄清部连通;过滤部的内部设有膜组件,过滤部的一侧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泵,排水泵的一侧连通有排放管;澄清部和过滤部中间位置的顶部安装有转移水泵,转移水泵侧面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管,且转移水泵上两端的连接管分别与澄清部和过滤部连通,具有减轻膜组件过滤负荷、延长膜组件使用寿命,并且便于污泥回收利用的优点。

MBR membrane bioreactor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用的MBR膜生物反应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讲是一种污水处理用的MBR膜生物反应池。
技术介绍
MBR膜生物反应器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之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膜分离设备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内活性污泥(MLSS)浓度可提升至8000-10000mg/L,甚至更高,污泥龄可延长至30天以上。然而经分析发现,目前通过MBR膜生物反应器代替传统二沉池虽然能有效过滤截留污泥和微生物,但是单位时间内膜组件过滤负荷较大,这样就造成了膜组件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并且污泥经过膜直接过滤,大量污泥附着在膜组件上,一方面不便于清洁,另一方面对污泥的回收利用难度增大,存在待改进的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的MBR膜生物反应池,具有减轻膜组件过滤负荷,延长膜组件使用寿命,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水处理用的MBR膜生物反应池,包括澄清部(F1)和过滤部(F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F2)设置于所述澄清部(F1)的邻侧,所述澄清部(F1)和过滤部(F2)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内隔板(F14);所述澄清部(F1)的顶端一侧设有进水管(F3),所述进水管(F3)与所述澄清部(F1)连通,所述澄清部(F1)底端的一侧设有污泥回收管(F4),所述污泥回收管(F4)上安装有污泥泵(F5),且所述污泥回收管(F4)与所述澄清部(F1)连通;所述过滤部(F2)的内部设有膜组件(F12),所述过滤部(F2)的一侧设有排水管(F6),所述排水管(F6)上安装有排水泵(F7),所述排水泵(F7)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水处理用的MBR膜生物反应池,包括澄清部(F1)和过滤部(F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F2)设置于所述澄清部(F1)的邻侧,所述澄清部(F1)和过滤部(F2)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内隔板(F14);所述澄清部(F1)的顶端一侧设有进水管(F3),所述进水管(F3)与所述澄清部(F1)连通,所述澄清部(F1)底端的一侧设有污泥回收管(F4),所述污泥回收管(F4)上安装有污泥泵(F5),且所述污泥回收管(F4)与所述澄清部(F1)连通;所述过滤部(F2)的内部设有膜组件(F12),所述过滤部(F2)的一侧设有排水管(F6),所述排水管(F6)上安装有排水泵(F7),所述排水泵(F7)的一侧连通有排放管(F8);所述澄清部(F1)和过滤部(F2)中间位置的顶部安装有转移水泵(F9),所述转移水泵(F9)侧面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管(F10),且所述转移水泵(F9)上两端的连接管(F10)分别与所述澄清部(F1)和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于晓英徐鹏朱娜罗平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信诚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