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制作
,尤其指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910184933.3名称为《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调节池、和介质净化槽,汇集的生活污水通入厌氧池,厌氧池沉淀生活污水中的颗粒物杂质,并作为缺氧和厌氧反应的场所使生活污水进行初步降解;调节池收集厌氧池流出的生活污水,调节进入介质净化槽的水量;介质净化槽中填充填料介质,生活污水流入填料中,经与填料的相互作用,完成净化处理,排出净化系统。该专利技术中净化系统和净化方法,通过厌氧池、调节池和介质净化槽的多级处理,能够实现生活污水的深层净化,且系统结构简单合理,不需高成本投入,后期运营维护简单,适于在农村推广使用。然而,该系统的厌氧池、调节池分散设置,安装移动不方便,建造花费的时间较长,因此该系统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11),设置有厌氧菌的厌氧池,设置有好氧菌的好氧池以及沉淀池(16),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1)、厌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16)设置在同一壳体(1)中,所述调节池(11)位于壳体内腔的中部,所述厌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16)依次设置在调节池(11)四周的环形腔中,在所述调节池(11)中设置有将调节池内污水输送至厌氧池中的输送泵(2),厌氧池的内腔通过厌氧池侧壁上部的通孔与好氧池的内腔相连通,好氧池的内腔通过好氧池侧壁上部的通孔与沉淀池(16)的内腔相连通,与好氧池对应的壳体外壁上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的出气口与好氧池的内腔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11),设置有厌氧菌的厌氧池,设置有好氧菌的好氧池以及沉淀池(16),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1)、厌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16)设置在同一壳体(1)中,所述调节池(11)位于壳体内腔的中部,所述厌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16)依次设置在调节池(11)四周的环形腔中,在所述调节池(11)中设置有将调节池内污水输送至厌氧池中的输送泵(2),厌氧池的内腔通过厌氧池侧壁上部的通孔与好氧池的内腔相连通,好氧池的内腔通过好氧池侧壁上部的通孔与沉淀池(16)的内腔相连通,与好氧池对应的壳体外壁上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的出气口与好氧池的内腔相连通,在所述沉淀池(16)中设置有能将沉淀后的上层清水排出壳体(1)的排水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和好氧池均有两个,位于调节池(11)中的输送泵(2)通过输送管(21)与第一厌氧池(12)的内腔相连通,第一厌氧池(12)的内腔通过第一厌氧池侧壁上部的通孔与第二厌氧池(13)的内腔相连通,第二厌氧池(13)的内腔通过第二厌氧池侧壁上部的通孔与第一好氧池(14)的内腔相连通,第一好氧池(14)的内腔通过第一好氧池侧壁上部的通孔与第二好氧池(15)的内腔相连通,第二好氧池(15)的内腔通过第二好氧池侧壁上部的通孔与沉淀池(16)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好氧池(15)中设置有能将第二好氧池(15)内污水输送回第一厌氧池(12)的回流泵(3),所述回流泵(3)通过回流管(31)与第一厌氧池(12)的内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21)穿过调节池(11)的侧壁上部,所述回流管(31)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良岚,吴祥,高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梵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