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89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防水卷材生产设备用工具,具体是用于收集液料输出灌输出液料的组合式漏斗,用于设置在液料输出灌下方,包括并列的至少两个漏斗单元,相邻的两个漏斗单元之间至少有一个漏斗单元设置有向另一漏斗单元延伸的接料槽,设置有接料槽的漏斗单元与该接料槽连通,该接料槽与相邻于设置有接料槽的漏斗单元的另一漏斗单元连接。采用本组合式漏斗不用关闭液料罐的出料口,可进行连续出料,提高了出料、接料的效率,同时防止液料溅出到地面上、节约液料。

Combined f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漏斗
本技术属于防水卷材生产设备用工具,具体是用于收集液料输出灌输出液料的组合式漏斗。
技术介绍
在防水卷材生产中,卷材涂料必不可少,卷材涂料由基料、交联剂、颜填料、助剂等组分。按用途可分为,底漆、背漆和面漆。在使用前,一般是将各种原材料储存于储料罐以及相关容器中,在生产时通过计量将各种原材料导入搅拌保温配料罐中,然后按一定比例投入助剂及其它原材料、改性剂等,控制特定时间以及温度、湿度、压力等,通过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反应完全。在达到特定要求时就可以放料包装了。在进行放料操作中,将成品包装容器放置于搅拌保温配料罐出料口下方,传统方式是将一个简单漏斗放置在成品包装容器的进料口上进行接料,待该容器达到标准量后,第一种方法是关闭搅拌保温配料罐的出料口放料阀,待管道剩余物料流尽后,移开该容器,然后将下一个容器放置于储料罐出料口下方后再打开储料罐的出料口放料阀进行放料料操作,该种方法放料时间久,效率低下。第二种方法是为了效率而不关闭出料口阀门或者关闭一半,迅速将下个容器移动到漏斗下方进行接料,这样就会使物料流到容器表面及地面,一来浪费物料,二来污染环境,虽然效率有所提高,但是损失太大。这两种方式一种节约涂料,但是接料效率低下,另一种效率稍高高,但是会浪费物料并且涂料溅出到地面,不易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用关闭储料罐的出料口的情况下即可高效的进行接料工作的组合式漏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方案是组合式漏斗,用于设置在液料输出灌下方,包括并列的至少两个漏斗单元,相邻的两个漏斗单元之间至少有一个漏斗单元设置有向另一漏斗单元延伸的接料槽,设置有接料槽的漏斗单元与该接料槽连通,该接料槽与相邻于设置有接料槽的漏斗单元的另一漏斗单元连接。在从液料输出罐中下料时,可将本组合式漏斗的出料口一一对应一个收集液料的容器,将液料输出罐的出料口打开后,从第一个漏斗单元开始接料,当对应第一个漏斗单元的容器即将装满后沿接料槽延伸方向将本组合式漏斗移动,至另一个容器对应的第二个漏斗单元可进行接料位置,这其中,因为接料槽的设置,输出的液料会流入接料槽中转后流入漏斗单元中,这样不用关闭液料输出罐9的出料口,可进行连续出料,提高了出料、接料的效率,同时防止液料溅出到地面上、节约液料。进一步的是,所述漏斗单元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漏斗单元的接料口位于该上部的上方开口,漏斗单元的出料口位于该下部的下方开口,所述接料槽与所述上部为一体结构,以避免在接料槽与漏斗单元之间有可能造成液料漏出的缝隙。进一步的是,所述接料槽的底板用于将液料导入到漏斗出料口的斜向下倾斜设置,以引导液料向接料槽所连通漏斗单元流动。进一步的是,组合式漏斗包括:第一漏斗单元;第二漏斗单元,所述接料槽设置于第二漏斗单元上;所述接料槽与第二漏斗单元连通,该接料槽的侧壁与第一漏斗单元的外壁连接。进一步的是,组合式漏斗包括:第一漏斗单元,所述第一漏斗单元上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接料槽;第二漏斗单元,所述第二漏斗单元上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接料槽;所述第一接料槽的侧壁与第二接料槽的侧壁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接料槽的自由端一侧设置有沿该第一接料槽延伸方向延伸的插板,所述第二接料槽的自由端一侧设置有与该插板过盈配合的插槽。进一步的是,还有一种对接方式是,第一接料槽的自由端一侧设置有沿该第一接料槽延伸方向延伸的对接槽,所述第二接料槽的自由端与该对接槽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接料槽的长度>第二接料槽的长度,这样设置是以防止接料的容器之间如有空隙。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接料槽的侧壁与第二接料槽的侧壁的连接为焊接或粘接。进一步的是,所述接料槽自由端一侧上边沿设置有沿该接料槽延伸方向延伸的挡板。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技术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技术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用于说明实施例一的组合式漏斗示意图;图2为用于说明实施例一的组合式漏斗设置挡板时的示意图;图3为用于说明实施例二的组合式漏斗示意图;图4为用于说明实施例三的第一漏斗单元与第二漏斗单元未对接时的示意图;图5为用于说明实施例四的第一漏斗单元与第二漏斗单元未对接时的示意图;图6为用于说明组合式漏斗使用时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第一漏斗单元、101-第一上部、102-第一下部、2-第二漏斗单元、201-第二上部、202-第二下部、3-接料槽、3a-第一接料槽、3b-第二接料槽、4-挡板、5-插板、6-插槽、7-对接槽、8-用于收集液料的容器、9-液料输出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技术。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技术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技术一分部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关于本技术中术语和单位。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如图1、2和6,实施例一:组合式漏斗,用于设置在液料输出灌下方,包括并列的两个漏斗单元,分别为第一漏斗单元1和第二漏斗单元2,第二漏斗单元2设置有向第一漏斗单元1延伸的接料槽3,设置有接料槽3的第二漏斗单元2与该接料槽3连通,该接料槽3的自由端与第一漏斗单元1的侧壁连接,该连接可以为焊接或粘接。需要进行下料工作时,首先将本组合式漏斗的出料口一一对应一个收集液料的容器8,即一个漏斗单元对应一个容器8,这里的容器8可以是上方开有进料口的桶装容器;然后将液料输出罐9的出料口打开后,第一漏斗单元1的上方进料口对准液料输出罐9的出料口后开始接料;当对应第一漏斗单元1的容器8即将装满后沿接料槽3延伸方向将本组合式漏斗移动,至另一个容器8对应的第二个漏斗单元可进行接料位置;进行接料工作,其中,不用关闭液料输出罐9的出料口,可进行连续出料,提高了出料、接料的效率,同时防止液料溅出到地面上、节约液料。第一漏斗单元1包括第一上部101和第一下部102,第二漏斗单元2包括第二上部201和第二下部202;所述第二漏斗单元2的接料口位于该第二上部201的上方开口,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式漏斗,用于设置在液料输出灌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的至少两个漏斗单元,相邻的两个漏斗单元之间至少有一个漏斗单元设置有向另一漏斗单元延伸的接料槽,设置有接料槽的漏斗单元与该接料槽连通,该接料槽与相邻于设置有接料槽的漏斗单元的另一漏斗单元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漏斗,用于设置在液料输出灌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的至少两个漏斗单元,相邻的两个漏斗单元之间至少有一个漏斗单元设置有向另一漏斗单元延伸的接料槽,设置有接料槽的漏斗单元与该接料槽连通,该接料槽与相邻于设置有接料槽的漏斗单元的另一漏斗单元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单元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漏斗单元的接料口位于该上部的上方开口,漏斗单元的出料口位于该下部的下方开口,所述接料槽与所述上部为一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槽的底板用于将液料导入到漏斗出料口的斜向下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漏斗单元;
第二漏斗单元,所述接料槽设置于第二漏斗单元上;
所述接料槽与第二漏斗单元连通,该接料槽的侧壁与第一漏斗单元的外壁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漏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林任雯肖立徐天勇衡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杨氏达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