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用抢险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88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抢险升降装置,属于升降装置领域,包括车体,车体上设有用于升降的液压升降装置,所述液压升降装置上设有操作主台,所述操作主台上固定连接有防护栏,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操作主台沿车架长度方向上分别设有两块附加板,所述操作主台上设有用于调节附加板与操作主台位置的调节装置,所述附加板上设有用于稳定附加板与车体连接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容纳性高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抢险升降装置。

An emergency lifting device for Municipal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用抢险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升降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抢险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市政工程用抢险升降装置在市政道路抢险过程中,遇到一些高处市政设备出现故障后,大多需要把维修人员送到上面以进行维修作业的一种装置。公告号为CN20885687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用抢险升降装置,它包括车体,车体中间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活动安装有底座,底座上面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装置,液压升降装置顶端固定安装有操作台,操作台的上端四周固定安装有护栏,底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齿轮,齿轮内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内部四周固定设置有齿槽,小齿轮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齿,固定齿和齿槽相契合,小齿轮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把手。这种市政工程用抢险升降装置解决了操作台水平方向移动的问题,使工人施工较方便,但是操作台的面积较小,操作台上可站立的人数有限,抢险时时间十分宝贵,少量的工人施工效率不高,不能快速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抢险升降装置,具有容纳性高的性能特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抢险升降装置,包括车体,车体上设有用于升降的液压升降装置,所述液压升降装置上设有操作主台,所述操作主台上固定连接有防护栏,所述操作主台两侧沿车架长度方向上分别设有附加板,所述操作主台上设有用于调节附加板与操作主台位置的调节装置,所述附加板上设有用于稳定附加板与车体连接的固定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调节装置将附加板从操作主台内移出,再通过固定装置稳定附加板的相对位置,液压升降装置使操作主台想上移动,附加板与操作主台一起向上移动,使操作人员尽可能多的到需抢险位置进行施工,增加了施工场地的面积,实现容纳性高的作用,且当不需要过多施工人员时,可以将附加板通过调节装置收回,十分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圆盘和与圆盘中心固定连接的把手杆,所述操作主台内开设有贯穿操作主台侧壁的行程槽,所述附加板在行程槽内滑移,所述圆盘在行程槽内并位于附加板的上方,所述圆盘上靠近附加板的侧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呈椭圆形结构,所述附加板靠近操作主台中心的一端设有沿凹槽的椭圆路径滚动滚轮,所述滚轮与凹槽的槽底接触,所述操作主台中心位置设有供把手杆伸出的把手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杆带动圆盘转动,使凹槽内的滚轮随着凹槽移动,但由于附加板的侧壁与操作主台抵触,滚轮只能沿圆盘的径向滚动,滚轮带动附加板从操作台内移出,实现附加板的移动。通过滚轮与凹槽连接,使凹槽与附加板的连接更为顺畅,不易在滑动过程中被卡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主台的四周设有螺纹孔,所述附加板伸出操作主台后,所述附加板对应螺纹孔位置设有螺纹通孔,所述附加板和操作主台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附加板移动至离操作主台最外侧时,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和螺纹通孔,使操作主台和附加板连接更为紧密,附加板不易继续在操作主台内滑动,影响施工人员的施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附加板上设有翼板,所述翼板与附加板远离圆盘的一端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附加板移出操作主台后,将铰接的翼板打开至与附加板水平的位置,翼板的侧壁与附加板的侧壁抵触,翼板进一步增加了施工人员可操作范围的面积,实现对抢险升降装置的边角施工,使施工人员施工更为方便,且当操作主台已在液压升降装置作用下升至半空时,可以通过云梯架在翼板上进行固定,使施工人员可沿云梯登上翼板,实现施工人员的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栏包括竖直的防护杆、水平的长横杆和短横杆,所述防护杆与操作主台的四周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长横杆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短横杆呈U型结构,所述长横杆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所述防护杆对应通槽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短横杆的两端穿过通孔在通槽内滑移,所述短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孔,所述长横杆与短横杆通过螺杆穿过限位孔与螺母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附加板和翼板张开后,移动短横杆,使短横杆的两端在通槽内滑动,短横杆向外移动至附加板或是翼板的边缘,再通过螺杆穿过限位孔并拧紧螺母,使螺母与长横杆的侧壁相抵触,限定了短横杆的相对位置,使短横杆不易继续在通槽内滑动,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主台对应把手杆位置设有防护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将把手杆罩在内,使施工人员在不需要时以及走动时不易和把手杆产生碰撞,影响把手杆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附加板的下侧面设有放置槽,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放置槽铰接,所述支撑杆完全嵌入放置槽内;所述车体上对应放置槽铰接位置设有活动杆和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与车体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在限位筒内滑移,并且所述限位筒侧壁设有滑动槽,所述活动杆对应滑动槽位置固定连接有凸杆,所述凸杆在滑动槽内滑移,所述限位筒内设有气囊,所述车体上设有与气囊连通的气泵,所述支撑杆放下时,支撑杆与活动杆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附加板在操作主台内时,支撑杆嵌入放置槽内,不与操作主台有接触,在附加板从操作主台伸出后,将支撑杆从水平位置移动至竖直位置,根据附加板的高度调节气囊内的气体,活动杆在气囊的推动下上移,使支撑杆与活动杆抵触,稳定附加板与车体的连接关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两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呈四边形结构并在支撑杆的直径处对称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增加了支撑杆与活动杆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附加板与车体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槽上设有贯穿附加板的放置孔,所述支撑杆在放置槽内时,支撑板靠近附加板的侧壁设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杆头与杆身转动连接,所述稳定杆的杆身穿过放置孔且稳定杆的杆头与附加板的上侧面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在放置槽内时,稳定杆穿过放置孔后转动稳定杆的杆头,使稳定杆的杆头与附加板的上侧面抵触,支撑板不易从放置槽内脱离,从而使支撑杆不易从放置槽内脱落而产生过多的摩擦,提高了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铁板,所述活动杆顶部设有电磁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板与活动杆接触后使电磁铁通电,支撑板下的铁板被电磁铁牢牢吸住,使支撑杆与活动杆的连接更加紧密且不易分离。在需要分离时只需断开电磁铁的通电即可接触支撑板与活动杆的稳定连接关系。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调节装置将附加板收回或伸出,十分方便,并且扩大了操作主台的容纳性;2.通过固定装置稳定附加板与车体的连接,提高了附加板的安全性;3.通过增加翼板进一步扩大了施工人员的施工场地面积;4.通过可移动的短横杆很方便的调节防护栏保护范围,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5.通过电磁铁使支撑板与活动杆稳定连接并且拆卸操作方便。附图说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用抢险升降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上设有用于升降的液压升降装置(2),所述液压升降装置(2)上设有操作主台(3),所述操作主台(3)上固定连接有防护栏(3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主台(3)两侧沿车架长度方向上分别设有附加板(4),所述操作主台(3)上设有用于调节附加板(4)与操作主台(3)位置的调节装置(5),所述附加板(4)上设有用于稳定附加板(4)与车体(1)连接的固定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用抢险升降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上设有用于升降的液压升降装置(2),所述液压升降装置(2)上设有操作主台(3),所述操作主台(3)上固定连接有防护栏(3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主台(3)两侧沿车架长度方向上分别设有附加板(4),所述操作主台(3)上设有用于调节附加板(4)与操作主台(3)位置的调节装置(5),所述附加板(4)上设有用于稳定附加板(4)与车体(1)连接的固定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抢险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5)包括圆盘(51)和与圆盘(51)中心固定连接的把手杆(52),所述操作主台(3)内开设有贯穿操作主台(3)侧壁的行程槽(32),所述附加板(4)在行程槽(32)内滑移,所述圆盘(51)在行程槽(32)内并位于附加板(4)的上方,所述圆盘(51)上靠近附加板(4)的侧面设有凹槽(511),所述凹槽(511)呈椭圆形结构,所述附加板(4)靠近操作主台(3)中心的一端设有沿凹槽(511)的椭圆路径滚动的滚轮(41),所述滚轮(41)与凹槽(511)的槽底接触,所述操作主台(3)中心位置设有供把手杆(52)伸出的把手孔(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抢险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主台(3)的四周设有螺纹孔(34),所述附加板(4)伸出操作主台(3)后,所述附加板(4)对应螺纹孔(34)位置设有螺纹通孔(42),所述附加板(4)和操作主台(3)通过螺栓(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抢险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板(4)上设有翼板(43),所述翼板(43)与附加板(4)远离圆盘(51)的一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抢险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31)包括竖直的防护杆(311)、水平的长横杆(312)和短横杆(313),所述防护杆(311)与操作主台(3)的四周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长横杆(312)沿车体(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短横杆(313)呈U型结构,所述长横杆(312)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3121),所述防护杆(311)对应通槽(3121)位置设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颖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威涌沅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