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顶座、主钢索和承载台,升降机顶座底端固定设置有主钢索,主钢索底端固定设置有承载台,升降机顶座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副钢索,承载台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工作组件,工作组件包括框架、槽口、空腔、漏孔、毛刷、弹簧和凹槽滑轮,固定底座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框架,框架内部设置有槽口。该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能够有效保障安全性及整体结构完整性,能更有效的防止承载台意外移动,保护承载台以及内部乘坐人员的安全,同时提高了副钢索的耐磨质量,自动完成上油过程。
A safe lifting device for municipal housing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是一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市政房屋建筑施工升降装置通常使用缓冲器来进行安全保护,当承载台以极快的速度落地时,缓冲器虽然能减小承载台坠落时撞击井底的冲击力,依然可能造成承载台内乘坐人员的伤亡,稳定性差、安全系数低及可靠性差等缺陷的问题,且现有的市政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会经常堆积灰尘,所以当灰尘达一定量时容易造成承载台移动受阻,而且肯会有砂石等较大重量的杂物卡至槽口内不容易清除,不仅导致升降装置运行时产生异常噪音及升降装置左右晃动等异常现象,而且严重影响了升降装置的抗撞击强度,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顶座、主钢索和承载台,所述升降机顶座底端固定设置有主钢索,所述主钢索底端固定设置有承载台,所述升降机顶座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副钢索,所述承载台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工作组件,所述工作组件包括框架、槽口、空腔、漏孔、毛刷、弹簧和凹槽滑轮,所述固定底座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框架,所述框架内部设置有槽口,所述框架内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槽口之间均设置有漏孔,所述槽口内部固定设置有毛刷,所述框架底端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凹槽滑轮。<br>进一步的,所述毛刷在槽口内部呈圆环状均匀排列设置,且毛刷与副钢索之间间距为0.5cm。进一步的,所述槽口内部底端设有与凹槽滑轮配套使用的开口,且凹槽滑轮在开口内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凹槽滑轮通过框架底端左右两侧的弹簧与副钢索左右两侧紧密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润滑液,且空腔一侧设有注液口。进一步的,所述副钢索在槽口内贯穿设置,所述副钢索与主钢索的长度一致,且两根副钢索与主钢索呈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状,且框架底端紧密贴合有减震橡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控制开关,弹簧的伸缩将凹槽滑轮与副钢索紧密贴合完成承载台的稳固,防止剧烈抖动的发生,进而防止意外的发生,避免承载台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了升降装置的安全性,并且两根副钢索与主钢索呈平行设置,能够具有整体保护结构,当出现意外状况时,通过两根副钢索与主钢索呈平行设置的结构可有效保障安全性及整体结构完整性,能更有效的防止承载台意外移动,保护承载台以及内部乘坐人员的安全。2、其次,承载台通过主钢索与升降机顶座配合进行升降时,通过槽口内部呈圆环状均匀排列设置的毛刷将副钢索上附着的杂物和灰尘来回清理,减少升降装置的故障,不仅可以避免承载台与出现卡顿现象,同时既能隔离较大质量的石子等杂物,并且润滑油通过空腔与槽口之间均槽口设置的漏孔向副钢索进行上油处理,使得绳索不会太快地磨损,从而能够提高副钢索的耐磨质量,自动完成上油过程,避免现有的升降装置都是通过工人手工完成上油过程,存在上油不彻底、费时费力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承载台俯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组件上半部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工作组件俯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工作组件下半部分剖面示意图。图1-5中:升降机顶座-1、副钢索-2、主钢索-3、承载台-4、固定底座-5、工作组件-6、框架-601、槽口-602、空腔-603、漏孔-604、毛刷-605、弹簧-606、凹槽滑轮-60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顶座1、主钢索3和承载台4,升降机顶座1底端固定设置有主钢索3,主钢索3底端固定设置有承载台4,升降机顶座1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副钢索2,承载台4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座5,固定底座5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工作组件6;工作组件6包括框架601、槽口602、空腔603、漏孔604、毛刷605、弹簧606和凹槽滑轮607,固定底座5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框架601,框架601内部设置有槽口602,框架601内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空腔603,空腔603与槽口602之间均设置有漏孔604,槽口602内部固定设置有毛刷605,框架601底端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弹簧606,所述弹簧606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凹槽滑轮607。进一步的,毛刷605在槽口602内部呈圆环状均匀排列设置,且毛刷605与副钢索2之间间距为0.5cm,通过通过槽口602内部呈圆环状均匀排列设置的毛刷605将副钢索2上附着的杂物和灰尘来回清理,减少升降装置的故障。进一步的,槽口602内部底端设有与凹槽滑轮607配套使用的开口,且凹槽滑轮607在开口内活动连接,可以避免承载台4与出现卡顿现象,同时既能隔离较大质量的石子等杂物。进一步的,凹槽滑轮607通过框架601底端左右两侧的弹簧606与副钢索2左右两侧紧密贴合,弹簧606的伸缩将凹槽滑轮607与副钢索2紧密贴合完成承载台4的稳固,防止剧烈抖动的发生,进而防止意外的发生,避免承载台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了升降装置的安全性。进一步的,空腔603内部设置有润滑液,且空腔603一侧设有注液口,首先使用者通过空腔603一侧的注水添加润滑液,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承载台4通过主钢索3与升降机顶座1配合进行升降时,润滑油通过空腔603与槽口602之间均槽口设置的漏孔604向副钢索2进行上油处理,使得绳索不会太快地磨损,从而能够提高副钢索2的耐磨质量,避免现有的升降装置都是通过工人手工完成上油过程,存在上油不彻底、费时费力的情况。进一步的,副钢索2在槽口602内贯穿设置,副钢索2与主钢索3的长度一致,且两根副钢索2与主钢索3呈平行设置,能够具有整体保护结构,当出现意外状况时,能更有效的防止承载台意外移动,保护承载台以及内部乘坐人员的安全。进一步的,框架601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状,且框架601底端紧密贴合有减震橡胶,通过框架601底端紧密贴合有减震橡胶能够框架601底端紧密贴合有减震橡胶有效保障安全性及整体结构完整性。在使用本技术一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时,首先使用者将升降机顶座1安装在房屋建筑施工的井道顶部,通过升降机配合主钢索3进行升降即完成承载台4的升降,在实际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顶座(1)、主钢索(3)和承载台(4),所述升降机顶座(1)底端固定设置有主钢索(3),所述主钢索(3)底端固定设置有承载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顶座(1)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副钢索(2),所述承载台(4)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座(5),所述固定底座(5)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工作组件(6);/n所述工作组件(6)包括框架(601)、槽口(602)、空腔(603)、漏孔(604)、毛刷(605)、弹簧(606)和凹槽滑轮(607),所述固定底座(5)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框架(601),所述框架(601)内部设置有槽口(602),所述框架(601)内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空腔(603),所述空腔(603)与槽口(602)之间均设置有漏孔(604),所述槽口(602)内部固定设置有毛刷(605),所述框架(601)底端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弹簧(606),所述弹簧(606)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凹槽滑轮(6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顶座(1)、主钢索(3)和承载台(4),所述升降机顶座(1)底端固定设置有主钢索(3),所述主钢索(3)底端固定设置有承载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顶座(1)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副钢索(2),所述承载台(4)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座(5),所述固定底座(5)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工作组件(6);
所述工作组件(6)包括框架(601)、槽口(602)、空腔(603)、漏孔(604)、毛刷(605)、弹簧(606)和凹槽滑轮(607),所述固定底座(5)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框架(601),所述框架(601)内部设置有槽口(602),所述框架(601)内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空腔(603),所述空腔(603)与槽口(602)之间均设置有漏孔(604),所述槽口(602)内部固定设置有毛刷(605),所述框架(601)底端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弹簧(606),所述弹簧(606)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凹槽滑轮(6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605)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亚娜,刘先勐,
申请(专利权)人:谢亚娜,刘先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