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的壁挂式电梯操纵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849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可旋转的壁挂式电梯操纵盘,包括相连的操纵盘面板和操纵盘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盘面板通过上下两组结构相同的铰链组件与操纵盘底板连接,所述铰链组件包括铰链主体及与铰链主体配合使用的铰链附件,所述铰链附件连接固定在操纵盘底板上,所述铰链附件设有L形滑槽,所述铰链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件、铰链转轴和连接件,所述固定件连接固定在操纵盘面板的内侧面,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铰链转轴,另一端连接滑键,所述滑键嵌入L形滑槽中,所述操纵盘面板内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面板固定销,所述操纵盘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与面板固定销配合使用的底板卡槽。

A rotatable wall mounted elevator control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的壁挂式电梯操纵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操纵盘,特别是公开一种可旋转的壁挂式电梯操纵盘。
技术介绍
目前电梯行业壁挂式操纵盘的结构一般都是把操纵盘面板直接挂在操纵盘底板上,操纵盘面板和操纵盘底板是分离式的,维修需增加拆卸工序,在维修保养时需要取下操纵盘面板,拔掉控制柜与操纵盘面板之间的连线接线端子才能进行维修,检修调试时需要重新连接控制柜与操纵盘面板之间的连线接线端子,造成维修保养不方便,加长了维修保养用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旋转的壁挂式电梯操纵盘,其结构简单,安装灵活,维修保养方便,同时缩短了维修保养用时,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旋转的壁挂式电梯操纵盘,包括相连的操纵盘面板和操纵盘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盘面板通过上下两组结构相同的铰链组件与操纵盘底板连接,所述铰链组件包括铰链主体及与铰链主体配合使用的铰链附件,所述铰链附件连接固定在操纵盘底板上,所述铰链附件设有L形滑槽,所述铰链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件、铰链转轴和连接件,所述固定件连接固定在操纵盘面板的内侧面,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铰链转轴,另一端连接滑键,所述滑键嵌入L形滑槽中,所述操纵盘面板内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面板固定销,所述操纵盘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与面板固定销配合使用的底板卡槽。所述铰链附件的两边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所述操纵盘底板上,所述铰链附件的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铰链附件面板,所述铰链附件面板上设有镂空的L形开口,所述L形开口与操纵盘底板之间的空间形成L形滑槽。所述固定件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操纵盘面板内侧面的衬板上,所述固定件的一边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轴套,所述铰链转轴设置在两个轴套内,所述连接件包括相连的连接件本体和转轴容置部,两个轴套的中间设有所述转轴容置部,所述转轴容置部套设于铰链转轴外,所述连接件本体呈T形,所述连接件本体与滑键之间呈90-120度角连接设置,所述滑键呈凸字形。所述操纵盘底板两边的侧边板上分别设有3-5个与所述面板固定销配合使用的底板卡槽,所述面板固定销的数量与所述底板卡槽的数量相同,所述底板卡槽包括相连的矩形开口和U形开口,所述U形开口设置在矩形开口一侧的底部,用于固定所述面板固定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在维修保养时不需要把操纵盘面板从操纵盘底板上取下来,只要打开操纵盘面板就可以进行维修,维修保养时不需插拔控制柜与操纵盘面板之间的连线接线端子,维修保养方便,同时缩短了维修保养用时,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铰链组件的安装位置,操纵盘面板可以实现左开门或右开门,安装灵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C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铰链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操纵盘面板;2、操纵盘底板;3、铰链主体;4、铰链附件;5、面板固定销;6、底板卡槽;7、侧边板;31、固定件;32、铰链转轴;33、连接件;34、滑键;35、轴套;36、连接件本体;37、转轴容置部;41、L形滑槽;42、铰链附件面板;43、A区域;44、B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附图1~附图3,本技术为一种可旋转的壁挂式电梯操纵盘,包括相连的操纵盘面板1和操纵盘底板2,所述操纵盘面板1通过上下两组结构相同的铰链组件与操纵盘底板2连接,所述铰链组件包括铰链主体3及与铰链主体3配合使用的铰链附件4,所述铰链附件4连接固定在操纵盘底板2上,所述铰链附件4设有L形滑槽41,所述铰链主体3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件31、铰链转轴32和连接件33,所述固定件31连接固定在操纵盘面板1的内侧面,所述连接件33的一端连接铰链转轴32,另一端连接滑键34,所述滑键34嵌入L形滑槽41中,所述操纵盘面板1内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面板固定销5,所述操纵盘底板2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与面板固定销5配合使用的底板卡槽6。所述铰链附件4的两边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所述操纵盘底板2上,所述铰链附件4的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铰链附件面板42,所述铰链附件面板42上设有镂空的L形开口,所述L形开口与操纵盘底板2之间的空间形成L形滑槽41。所述固定件31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操纵盘面板1内侧面的衬板上,所述固定件31的一边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轴套35,所述铰链转轴32设置在两个轴套35内,所述连接件33包括相连的连接件本体36和转轴容置部37,两个轴套35的中间设有所述转轴容置部37,所述转轴容置部37套设于铰链转轴32外,所述连接件本体36呈T形,所述连接件本体36与滑键34之间呈90-120度角连接设置,所述滑键34呈凸字形。所述操纵盘底板2两边的侧边板7上分别设有3-5个与所述面板固定销5配合使用的底板卡槽6,所述面板固定销5的数量与所述底板卡槽6的数量相同,所述底板卡槽6包括相连的矩形开口和U形开口,所述U形开口设置在矩形开口一侧的底部,用于固定所述面板固定销5。所述操纵盘面板1与操纵盘底板2之间的可旋转角度为0-90度。所述操纵盘面板1与操纵盘底板2闭合时,所述铰链主体3的滑键34在L形滑槽41的A区域43中,打开操纵盘面板1时,所述铰链主体3的滑键34从L形滑槽41的A区域43滑出,滑到L形滑槽41的B区域44,滑键34滑出A区域43后,操纵盘面板1的面板固定销5脱离操纵盘底板2的底板卡槽6,操纵盘面板1和操纵盘底板2解除锁合,滑键34滑到B区域44后,操纵盘面板1可以开始旋转,滑键34滑到B区域44的末端时,操纵盘面板1完全打开,达到最大可旋转角度。本技术的安装过程如下:步骤一:将所述铰链主体3的固定件31通过两颗螺丝固定在操纵盘面板1的衬板上,操纵盘面板1的上部和下部各安装一个铰链主体3;步骤二:将所述铰链附件4通过四颗螺丝固定在操纵盘底板2上,操纵盘底板2的上部和下部各安装一个铰链附件4;步骤三:将所述铰链主体3的滑键34卡入铰链附件4的L形滑槽41的A区域43,并向下按压操纵盘面板1,将操纵盘面板1的面板固定销5卡入操纵盘底板2的底板卡槽6的U形开口内,卡合后安装完成。本技术结构简单,在维修保养时不需要把操纵盘面板1从操纵盘底板2上取下来,只要打开操纵盘面板1就可以进行维修,维修保养时不需插拔控制柜与操纵盘面板1之间的连线接线端子,维修保养方便,同时缩短了维修保养用时,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铰链组件的安装位置,操纵盘面板1可以实现左开门或右开门,安装灵活。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阐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不同形式但效果相同的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同形式修改同样落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所限定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的壁挂式电梯操纵盘,包括相连的操纵盘面板和操纵盘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盘面板通过上下两组结构相同的铰链组件与操纵盘底板连接,所述铰链组件包括铰链主体及与铰链主体配合使用的铰链附件,所述铰链附件连接固定在操纵盘底板上,所述铰链附件设有L形滑槽,所述铰链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件、铰链转轴和连接件,所述固定件连接固定在操纵盘面板的内侧面,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铰链转轴,另一端连接滑键,所述滑键嵌入L形滑槽中,所述操纵盘面板内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面板固定销,所述操纵盘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与面板固定销配合使用的底板卡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的壁挂式电梯操纵盘,包括相连的操纵盘面板和操纵盘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盘面板通过上下两组结构相同的铰链组件与操纵盘底板连接,所述铰链组件包括铰链主体及与铰链主体配合使用的铰链附件,所述铰链附件连接固定在操纵盘底板上,所述铰链附件设有L形滑槽,所述铰链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件、铰链转轴和连接件,所述固定件连接固定在操纵盘面板的内侧面,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铰链转轴,另一端连接滑键,所述滑键嵌入L形滑槽中,所述操纵盘面板内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面板固定销,所述操纵盘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与面板固定销配合使用的底板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壁挂式电梯操纵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附件的两边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所述操纵盘底板上,所述铰链附件的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铰链附件面板,所述铰链附件面板上设有镂空的L形开口,所述L形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福太杨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贝思特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