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83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平面加热器,包括排列在加热器中的热线,其特征在于对应蒸发器冷气流入部分位置的平面加热器的热线比别的地方的热线排列的稠密一些,使得蒸发器冷气流入部分集中地受到热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冰箱,尤其涉及其除霜加热器。
技术介绍
一般电冰箱以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门和蒸发器作为基本构成部件形成冷冻循环。排出通过上述冷冻循环形成的冷气降低电冰箱内部温度,从而冷冻或冷藏保管食品。如图1所示,一般电冰箱包括电冰箱本体(100);在电冰箱本体(100)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冷冻、冷藏保管食物的冷冻室(110)及冷藏室(120);安装在电冰箱本体(100)一侧的开闭冷冻室(110)及冷藏室(120)的冷冻室门(130)及冷藏室门(140);上述冷冻室(110)及冷藏室(120)需要的冷气通过由压缩机(150)、冷凝器(图中未示)、膨胀阀门(图中未示)和蒸发器(160)组成的冷冻循环装置来提供。冷冻循环装置中蒸发器(160)的作用是吸收周围的热量后使冷媒蒸发成气体状态。上述冷冻室(110)及冷藏室(120)后面内壁(180)形成冷气排出口(190)(190a),排出蒸发器(160)产生的冷气。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冰箱工作过程如下。通过蒸发器(160)变成低温低压气体状态的冷媒流动到压缩机(150)上,低温低压的冷媒由压缩机(150)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上述压缩的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通过冷凝器的过程中冷凝成为高压的液体状态;然后高压液体状态的冷媒通过膨胀阀门时减小压力(绝热膨胀),使得其能够在蒸发器(160)易于蒸发;冷媒流入蒸发器(160)后吸收电冰箱内部的热量而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状态,冷却周围的空气的同时再次流入到压缩机(150)。这样形成完整的冷冻循环。冷媒通过蒸发器(160)进行热交换时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被冷却的空气(冷气)受到设置在蒸发器(160)上端的送风风扇(200)的驱动,通过上述冷气排出(190)(190a)流入电冰箱内部,并降低冷冻室(110)及冷藏室(120)的温度。蒸发器(160)的作用使冷媒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蒸发变成气体状态。如图2所示,蒸发器(160)包括冷媒流动的多个管道(161);在所述管道(161)表面间隔所定距离设置了散热片(162);为了防止管道(161)的移动,在管道(161)两端固定的管道支架(163);设置在管道支架(163)的前后侧的平面加热器(165),平面加热器(165)的作用是除掉由在电冰箱内循环后再次流入的冷气与冷媒的温度差而在管道(161)及散热片(162)上形成的霜。所述平面加热器(165)结构如1999年9月15日公开的大韩民国技术公开公告1999-36171号的电冰箱的除霜加热器(平面加热器)所述,把蒸发器(160)的构成部件之一的管道支架(163)的两侧的边角弯曲形成固定装置(164),通过固定装置(164)平面加热器(165)的发热面(图中未示)向蒸发器(160)插入,使平面加热器(165)与蒸发器(160)的前面及后面相互间隔所定距离。利用上述平面加热器除掉蒸发器上形成的霜的详细过程说明如下。在冷冻室(110)及冷藏室(120)循环后温度提高了的冷气(频繁开闭电冰箱门时与外部空气混合形成的低温湿度高的冷气)通过冷气管道(duct,210)重新供给到蒸发器(160)上再次冷却时,循环流过冷冻室(110)及冷藏室(120)后再次流入蒸发器(160)的冷气与流动到蒸发器(160)管道(161)的冷媒之间存在温度差,由于这个温度差在管道(161)及散热片(162)上形成霜。利用平面加热器(165)除掉霜的过程为首先停止电冰箱的冷冻循环,然后给平面加热器(165)接通电源,通过平面加热器(165)的发热作用除掉上述形成在管道(161)及散热片(162)上的霜。以往炉底加热器(siege heater,图中未示)的表面温度600℃以上,国际上为了冷媒(环保冷媒R-600a燃点温度494℃)的燃点安全性而规定的温度为394℃。而上述平面加热器的温度只能上升到80~100℃以下。所以防止了蒸发器(160)管道(161)内因冷媒温度过高而引起的爆炸危险,大大提高了冷媒的安全性。但是以往的面上加热器存在一些问题。如图3所示,把加热器的面积分为(A)(B)(C)3个部分,热线(167)的排列没有考虑到霜多的部位(A)与霜少的部位(B)(C),均以相同的间距成直线形态或成Z字形(zigzag)均匀的排列。蒸发器(160)中的冷媒流入部(A)即蒸发器(160)下端部形成相对较多的霜。但是由于上述热线(167)排列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只能均匀的作用于蒸发器(160)上。所以不能对蒸发器(160)下端部进行有效的除霜作用,进而导致蒸发器(160)上/下端部(C)(A)及中央部分(B)的除霜作用不均匀。由此降低了蒸发器(160)除霜效率。此外,由于蒸发器(160)上/下端部(C)(A)及中央部分(B)的不均匀的除霜作用,蒸发器(160)的除霜时间被延迟,增加了电冰箱的电力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电冰箱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面加热器,以均匀高效地除掉形成在蒸发器的管道与散热片上的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面加热器,包括排列在加热器中的热线,其特征在于对应蒸发器冷气流入部分位置的平面加热器的热线比别的地方的热线排列的稠密一些,使得蒸发器冷气流入部分集中地受到热量。所述的平面加热器,其中整个热线中占60-80%的热线稠密的排列在对应蒸发器冷气流入部分的位置上。本专利技术的平面加热器与对蒸发器各部分均匀加热的加热器相比,大大的缩短了蒸发器的除霜时间,并节省了电冰箱的电力消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一般电冰箱的简要结构示意图。图2是以往蒸发器前后侧的除霜加热器中设置有平面加热器的简要立体示意图。图3是以往平面加热器的热线排列状态示意图。图4是固定设置了本专利技术平面加热器的蒸发器的简要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平面加热器的热线排列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平面加热器除掉蒸发器上霜的平面加热器热传导特性的状态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60,360.蒸发器 161,361.管道(tube)162,362.散热片 163,363.管道支架(tube bracket)164.固定装置 165,365.平面加热器166,366.外壳(cover) 167,367.热线368.发热面 369.绝热面 A,A′.蒸发器下端部分(冷气流入部分)B.蒸发器中央部分C,C′.蒸发器上端部分(冷气流出部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图5所示,一种把热线(367)产生的热量均匀的作用于蒸发器(360)前后侧进行除霜作业的平面加热器(365)。对应蒸发器(360)冷气流入部分(A′)位置的平面加热器(365)的热线(367)比别的地方的热线(367)排列的稠密,使得冷气流入部分(A′)集中地收到更多的热量。下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平面加热器。本专利技术的平面加热器相比以往的平面加热器(165)的同一个发热面积对冷气流入部分(A′)与冷气流出部分(B′)(蒸发器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冷气流入侧的区域称为冷气流入部分,其相反侧称为冷气流出部分)的除霜作用更加有效,提高了蒸发器(360)的除霜效率。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位于冷气流入部分(A′)位置的平面加热器(365)的热线(367)稠密排列,使得产生较多霜的蒸发器(360)的冷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成赵南洙李将石金暻胤孙惠仁张源在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