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加工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75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驱动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链轮组,所述驱动电机和链轮组均设在底座上,并且链轮组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套设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连杆组件和两个搭接杆,所述连杆组件可转动的设置在底座上方,两个所述搭接杆呈对称设置在连杆组件的顶部两端并与其两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加工用上料装置,通过设计驱动电机驱动连杆组件来实现轴类工件的自动上料,速度快,效率高,增加了产量,增加了企业收益,同时不需要人工上料,减小了自动加工生产时的安全隐患,也降低了劳动轻度,节约了劳动力资源。

A feed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processing of shaft workpie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加工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加工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加工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产品中,轴类工件适用于一个或多个自动加工设备的零件维护操作中。轴类工件是五金配件中经常遇到的典型工件之一,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阶梯轴和异形轴三类;或分为实心轴、空心轴等。现有的轴类工件在进行自动加工时,通常通过人工上料的方式实现,不仅速度慢,效率低,产量小,劳动强度大,同时人工上料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而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速度快,效率高,产量大,安全性能高的轴类工件自动加工用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加工用上料装置。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框架结构,还包括驱动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在底座的顶部一端以驱动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在底座的上方以上料轴类工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链轮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在底座(1)的顶部一端以驱动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在底座(1)的上方以上料轴类工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2)和链轮组(3),所述驱动电机(2)和链轮组(3)均设在底座(1)上,并且链轮组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套设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连杆组件(4)和两个搭接杆(5),所述连杆组件(4)可转动的设置在底座(1)上方,两个所述搭接杆(5)呈对称设置在连杆组件(4)的顶部两端并与其两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在底座(1)的顶部一端以驱动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在底座(1)的上方以上料轴类工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2)和链轮组(3),所述驱动电机(2)和链轮组(3)均设在底座(1)上,并且链轮组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套设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连杆组件(4)和两个搭接杆(5),所述连杆组件(4)可转动的设置在底座(1)上方,两个所述搭接杆(5)呈对称设置在连杆组件(4)的顶部两端并与其两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是水平的,所述链轮组包括链条(6)、第一链轮(7)和第二链轮(8),所述第一链轮(7)设在驱动电机(2)输出端上,所述第二链轮(8)通过固定块(9)设在底座(1)上,所述链条(6)套设在第一链轮(7)和第二链轮(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4)包括两个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和一个第三连杆(12),每个所述第一连杆(10)均设在一个固定块(9)的侧壁上,并且其中一个第一连杆(10)与第二链轮(8)转动连接,每个第二连杆(11)均铰接设置在第一连杆(10)远离底座(1)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杆(12)水平设在两个第二连杆(11)之间,并均与每个第二连杆(11)远离第一连杆(10)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侧壁两端铰接设置有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艳
申请(专利权)人:云和县凯毅德电子设备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