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644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密封材的密接性、通过在面彼此间接合隔热面板而能够谋求提高耐久性及接合强度的隔热箱体。在通过介由密封材(37)接合多个隔热面板(23、23、24、24、25、26、27)组装而成的隔热箱体(6)中,隔热面板通过在合成树脂制的外面材(30)及内面材(31)之间发泡填充隔热材(32)而构成,同时,在介由密封材(37)对置的隔热面板中的一方的隔热面板的内面材(31)上,形成与另一方的隔热面板的内面材31的树脂成型时的脱模斜度对应的斜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介由密封材接合多个隔热面板组装而成的隔热箱体
技术介绍
以往,此种隔热箱体,用作构成冷藏库例如主要是车载用的冷藏库等的储藏室的本体。用作低温物流设备的车载用的冷藏库,通过在不锈钢等钢板制的外箱和内箱之间发泡填充隔热材,构成隔热箱体,作成将内箱内朝前面开口的储藏室,该前面开口形成由隔热门开关自如的构成(参照专利文献1。)。通常,车载用的冷藏库,由于用于以低温状态运输重量重的物品,所以在用于该车载用的冷藏库的隔热箱体中,要求隔热性、轻量和强度。因此,为谋求该隔热箱体的轻量化,在构成隔热箱体的外箱或内箱,使用FRP等合成树脂。此外,近年来,为降低生产成本,采取进口在国外生产的隔热箱体、再通过组装各部件来生产冷藏库的方式。此时,对于隔热箱体的运输成本,由于与以箱形状态运输相比,以隔热面板的状态运输的方式廉价,因此采用以隔热面板的状态运输。以往的隔热面板100,如图7所示,通过在由硬质合成树脂形成的外面材101和内面材102的之间发泡填充隔热材103而构成。此处,各隔热面板100,由于将角部与其它隔热面板100的角部对接,构成隔热箱体,因此在内面材102的侧角部形成缺口104。此时,在该内面材102的端面102A及缺口104的端面104A,形成为了在树脂成型时容易从模中取出的脱模斜度。另外,在组装隔热面板100而构成隔热箱体时,在成为各隔热面板100的接合面的角部夹入未图示的密封材,再利用预先在隔热面板100内埋入的螺母和螺栓,进行固定。专利文献1特开2002-267349号公报但是,在以往的隔热面板100中,在与另一方的隔热面板100的角部接合时,形成有脱模斜度的内面材102的端面102A及104A,如图7所示,由于与相对于外面材101或内面材102简直形成的面对置,因此即使加填密封材,密封性也差,会成为冷气泄露的原因。另外,由于各隔热面板100的接合部的对置面不是平行的,因此接合部受到冲击,存在隔热箱体的强度降低的问题。此外,组合固定各隔热面板100的螺母,由于以在隔热材103的发泡时埋入该隔热材103内的形式设置,所以存在不能准确地定位该螺母的固定位置,产生偏移的问题。因此,在各隔热面板100的组装时,难于接合固定隔热面板100彼此间,根据情况,要与隔热面板100一起进行交换,成为导致成本增加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以往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密封材的密接性的、通过在面彼此间接合隔热面板,能够谋求提高耐久性及接合强度的隔热箱体。本专利技术的隔热箱体,是通过介由密封材接合多个隔热面板,组装而成的隔热箱体,隔热面板,通过在合成树脂制的面材之间发泡填充隔热材而构成,同时,在介由密封材对置的隔热面板中的一方的隔热面板的面材上,形成与另一方的隔热面板的面材的树脂成型时的脱模斜度对应的斜度。第2项专利技术的隔热箱体,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利用螺栓和螺母接合各隔热面板,同时在隔热面板的面材上形成收纳螺母的凹部。第3项专利技术的隔热箱体,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在构成顶面的隔热面板上形成凹部。第4项专利技术的隔热箱体,在第2项专利技术中,在构成侧面的上述隔热面板上形成凹部。本专利技术的隔热箱体,由于是通过介由密封材接合多个隔热面板而组装成的隔热箱体,其中,隔热面板,通过在合成树脂制的面材之间发泡填充隔热材而构成,同时,在介由密封材对置的隔热面板中的一方的隔热面板的面材上,形成与另一方的隔热面板的面材的树脂成型时的脱模斜度对应的斜度,所以能够均匀地形成介由密封材对置的隔热面板的表面间的间隔。由此,能够提高密封材的密封性,由于能够在面彼此间接合隔热面板,所以能够谋求提高隔热箱体的耐久性和接合强度。如果采用第2项专利技术,由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利用螺栓和螺母接合各隔热面板,同时在隔热面板的面材上形成收纳螺母的凹部,并且由于螺母不在发泡隔热材内、而在板材的外侧,所以即使产生尺寸误差,自由度也高。因此,能够只交换螺母,即使在螺母的安装位置产生偏差时,由于也不需要交换板整体,所以能够降低维修成本。如果采用第3项专利技术,由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在构成顶面的隔热面板上形成凹部,并且由于能够通过螺栓利用自重落入凹部进行定位,所以易于安装作业。如果采用第4项专利技术,由于在第2项专利技术中,在构成侧面的上述隔热面板上形成凹部,所以能够形成不易在凹部存水的构成。因此,在用作在外使用的车载用冷藏库的冷轧箱等中,特别有效。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冷藏库的斜视图。图2是图1的冷藏库的纵剖侧面图。图3是隔热箱体的斜视图。图4是顶面隔热面板和侧面隔热面板的接合部剖面图。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6是其它实施例的顶面隔热面板和侧面隔热面板的接合部放大剖面图。图7是构成以往的隔热箱体的隔热面板接合部的剖面图。图中1-冷藏库,6-隔热箱体,7-储藏室,23、24、25、26、27-隔热面板,30-外面材,31-内面材,31A-端面,32-隔热材,33-缺口,33A-端面,34、35-接合面,37-密封材,37A-安装孔,40-螺栓,41-螺母,42、44、47、50-安装孔,43、48-螺栓收容穴,45、49-凹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作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冷藏库1的斜视图,图2是图1的冷藏库1的纵剖侧面图。实施例的冷藏库1,是搭载在用于配送食品等需冷藏的物品的配送车辆车箱上的车载用冷藏库,在详细情况后述的本实施例中,由通过组装6片隔热面板23、23、24、25、26、27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隔热箱体6构成本体。另外,作成将该隔热箱体6内朝前面开口的储藏室7,该前面开口用设在隔热面板24上的隔热门5、5开关自如地封闭。此外,在隔热箱体6的底面四角,安装移动用的车轮8…,利用车轮8…进行在向配送车辆车箱的装卸作业。在储藏室7内,在底板14的下侧构成冷却室22,在该冷却室22内,拆装自如地安装有由别处的冷却装置冷却过的蓄冷剂R。从冷却室22的后端,上升形成在管路板16和隔热箱体6之间构成的排出管路17,在该排出管路17上端的冷气排出口18安装冷气循环用的送风机19。此外,在底板14的另一端形成有冷气吸入口21。冷藏库1,在由配送站等确保交流电源时,运转上述送风机19,由此用蓄冷剂R冷却的冷气沿排出管路17内吸起,从冷气排出口18排到储藏室7内。在储藏室7内循环冷却的冷气,从冷气吸入口21再次返回到冷却室22内,由蓄冷剂R冷却。另外,在装载在配送车辆上的状态下,交流电源不能确保。因此,在隔热箱体6上安装未图示的蓄电池,该蓄电池在与交流电源连接的期间进行充电。另外,在切断交流电源的情况下,利用该蓄电池的放电运转送风机19,与前述同样,在储藏室7内循环由蓄冷剂R冷却的冷气,来冷却配送物品。此外,20是形成在隔热箱体6的侧面上的移动用的把手。下面,参照图3~图5,说明本实施例的隔热箱体6。本实施例的隔热箱体6,如上所述,由6片隔热面板,即侧面隔热面板23、23、设有隔热门5、5的前面隔热面板24(在图3中省略隔热门5。)、背面隔热面板25、顶面隔热面板26、底面隔热面板27构成。各隔热面板,分别通过在由FRP等硬质合成树脂形成的外面材30和内面材31的之间发泡填充隔热材32而构成。本实施例的各隔热面板,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热箱体,是通过介由密封材接合多片隔热面板而组装成的隔热箱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隔热面板,通过在合成树脂制的面材之间发泡填充隔热材而构成,同时,在介由上述密封材对置的上述隔热面板中的一方的隔热面板的面材上,形成与另一方的隔热面板的 面材的树脂成型时的脱模斜度对应的斜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竹洋介池田秀也关口隆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