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电缆设备防凝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60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电缆设备防凝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凝露传感器和控制模块,且凝露传感器与控制模块为电性连接,所述壳体正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槽内固定安装有挡架,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进气槽。通过将卡接条和安装板插入至设备散热槽内,再翻转卡接条,使其通过连接轴转动,并通过接触条与设备的外部搭接,吸盘与设备内部相吸附,安装板插在设备的散热槽内,配重片悬垂在底部使卡接条不易转动而滑离设备的散热槽,且便于与固定的板片状结构的顶部相搭接固定,从而达到了便于灵活地安装和拆离的效果,实现了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装配和维护的目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An improved anti condensation device for cabl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电缆设备防凝露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凝露
,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电缆设备防凝露装置。
技术介绍
防凝露装置是根据电气柜内久聚潮湿空气的除湿治理而研制,并按体积小、便携安装的设计原则,模块化结构设计,除湿方式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通过在局部制造凝露条件降低柜内的相对湿度,直接排出凝结的水份,本装置电源还采用AC-DC宽范围开关电源模块供电,可确保装置在较低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安装原则是安全绝缘距离内,柜壁中下,加热器对面,电源及电源敷设方便,凝结水的排出问题,敷设排水管道,可将所有的除湿装置的凝结水汇集并排出室外;而电缆设备中的多数电气控制设备,也容易出现凝露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防凝露装置难以在电缆设备内灵活地安装和拆离,不便于操作人员的装配和维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电缆设备防凝露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市场上的防凝露装置难以在电缆设备内灵活地安装和拆离,不便于操作人员的装配和维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型电缆设备防凝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凝露传感器和控制模块,且凝露传感器与控制模块为电性连接,所述壳体正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槽内固定安装有挡架,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进气槽,所述壳体内壁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表面套接有鼓风扇叶,所述壳体内壁的壁面固定安装有电热丝,且电热丝和驱动电机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壳体表面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壳体背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背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卡接条,所述卡接条靠近安装板的一面粘接有接触条,所述卡接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配重片。进一步的,所述吸盘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进一步的,所述接触条采用氟橡胶材质制成,所述配重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电热丝位于鼓风扇叶的前侧。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槽的数量为多个,且进气槽贯穿壳体的表面和内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改进型电缆设备防凝露装置,通过将卡接条和安装板插入至设备散热槽内,再翻转卡接条,使其通过连接轴转动,并通过接触条与设备的外部搭接,吸盘与设备内部相吸附,安装板插在设备的散热槽内,配重片悬垂在底部使卡接条不易转动而滑离设备的散热槽,且便于与固定的板片状结构的顶部相搭接固定,从而达到了便于灵活地安装和拆离的效果,实现了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装配和维护的目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剖图;图3为本技术卡接条结构俯剖图。图中:1、壳体;2、凝露传感器;3、控制模块;4、通槽;5、挡架;6、进气槽;7、驱动电机;8、驱动轴;9、鼓风扇叶;10、电热丝;11、吸盘;12、安装板;13、连接轴;14、卡接条;15、接触条;16、配重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改进型电缆设备防凝露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凝露传感器2和控制模块3,且凝露传感器2与控制模块3为电性连接,壳体1正面开设有通槽4,通槽4的槽内固定安装有挡架5,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进气槽6,进气槽6的数量为多个,且进气槽6贯穿壳体1的表面和内壁,壳体1内壁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轴8,驱动轴8的表面套接有鼓风扇叶9,壳体1内壁的壁面固定安装有电热丝10,且电热丝10和驱动电机8均与控制模块3电性连接,电热丝10位于鼓风扇叶9的前侧,壳体1表面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吸盘11,吸盘1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壳体1背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2,安装板12背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轴13,连接轴1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卡接条14,卡接条14靠近安装板12的一面粘接有接触条15,卡接条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配重片16,接触条15采用氟橡胶材质制成,配重片16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通过凝露传感器2进行感测,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3,当湿度较大时,控制模块3则控制驱动电机7和电热丝10启动,使驱动电机7驱动驱动轴8和鼓风扇叶9转动,鼓出气流,通过电热丝10鼓出壳体,从而加快壳体1外部环境湿度的降低,从而防凝露,通过将卡接条14和安装板12插入至设备散热槽内,再翻转卡接条14,使其通过连接轴13转动,并通过接触条15与设备的外部搭接,吸盘11与设备内部相吸附,安装板12插在设备的散热槽内,配重片16悬垂在底部使卡接条14不易转动而滑离设备的散热槽,且便于与固定的板片状结构的顶部相搭接固定,从而达到了便于灵活地安装和拆离的效果,实现了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装配和维护的目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在使用时,通过凝露传感器2进行感测,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3,当湿度较大时,控制模块3则控制驱动电机7和电热丝10启动,使驱动电机7驱动驱动轴8和鼓风扇叶9转动,鼓出气流,通过电热丝10鼓出壳体,从而加快壳体1外部环境湿度的降低,从而防凝露。综上所述,该改进型电缆设备防凝露装置,通过将卡接条14和安装板12插入至设备散热槽内,再翻转卡接条14,使其通过连接轴13转动,并通过接触条15与设备的外部搭接,吸盘11与设备内部相吸附,安装板12插在设备的散热槽内,配重片16悬垂在底部使卡接条14不易转动而滑离设备的散热槽,且便于与固定的板片状结构的顶部相搭接固定,从而达到了便于灵活地安装和拆离的效果,实现了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装配和维护的目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防凝露装置难以在电缆设备内灵活地安装和拆离,不便于操作人员的装配和维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的问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电缆设备防凝露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凝露传感器(2)和控制模块(3),且凝露传感器(2)与控制模块(3)为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正面开设有通槽(4),所述通槽(4)的槽内固定安装有挡架(5),所述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进气槽(6),所述壳体(1)内壁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轴(8),所述驱动轴(8)的表面套接有鼓风扇叶(9),所述壳体(1)内壁的壁面固定安装有电热丝(10),且电热丝(10)和驱动电机(8)均与控制模块(3)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表面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吸盘(11),所述壳体(1)背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背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轴(13),所述连接轴(1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卡接条(14),所述卡接条(14)靠近安装板(12)的一面粘接有接触条(15),所述卡接条(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配重片(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电缆设备防凝露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凝露传感器(2)和控制模块(3),且凝露传感器(2)与控制模块(3)为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正面开设有通槽(4),所述通槽(4)的槽内固定安装有挡架(5),所述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进气槽(6),所述壳体(1)内壁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轴(8),所述驱动轴(8)的表面套接有鼓风扇叶(9),所述壳体(1)内壁的壁面固定安装有电热丝(10),且电热丝(10)和驱动电机(8)均与控制模块(3)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表面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吸盘(11),所述壳体(1)背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背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轴(13),所述连接轴(13)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明红
申请(专利权)人:海安禧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