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iFGD脱硫控制的通信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490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iFGD脱硫控制的通信盒,包括盒体以及盒盖,盒体的内部悬架设置有安装盒,盒体的后侧壁设有固定板上呈阵列形式排布插接有用于散热的多个热管,热管的内端插接在盒体的内部并分布在安装盒的四周,且热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片,安装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信模块,通信模块通过导线与iFGD智能化控制系统、多个脱硫DCS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MODBUS接口与iFGD智能优化控制器相连,通讯接口负责实时、安全、双向通讯,系统通过MODBUS从DCS系统得到控制所需的实时数据,通过iFGD智能优化控制器运算后,发出优化控制指令进行优化控制。

A communication box for FGD desulfurization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iFGD脱硫控制的通信盒
本技术涉及脱硫控制通信
,具体为一种用于iFGD脱硫控制的通信盒。
技术介绍
国内大部分电厂都开展了脱硫FGD的项目,基本所有的脱硫控制系统策略设计,都是采用运行人员手动设置PH值的方式去控制脱硫率,这样只实现了PH值的PID自动控制,脱硫率的控制还是处于开环调节状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锅炉负荷及烟气量、煤质中硫份、烟气温度、烟尘浓度、吸收剂品质等是经常变化的,这给运行人员带来很大的操作负担,在化工脱硫环境中,脱硫和DCS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端部分需要放置在脱硫现场,由于硫物质的存在,通信端部分的电子设备容易受到腐蚀侵害,严重制约设备使用寿命,因此通信端部分电子设备通常采用防腐箱通过隔绝危害物质起到防护作用,在硫物质存在的强腐蚀环境下,通信设备防护盒体一般为密闭式,且采用耐酸碱腐蚀的高分子材料,然而,通信端部分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热,高分子材料导热系数较低,传热较慢,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容易导致通信设备过热引发事故,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iFGD脱硫控制的通信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iFGD脱硫控制的通信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iFGD脱硫控制的通信盒,包括材质为钛合金的盒体以及盖设在盒体上的材质为钛合金的盒盖,所述盒盖闭合时通过锁扣件与盒体呈密封状态,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通过两端箍有的箍套悬架在盒体的内部,所述盒体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呈阵列形式排布插接有用于散热的多个热管,所述热管的内端插接在盒体的内部并分布在安装盒的四周,且所述热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信模块,所述安装盒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活动连接有用于双向输入与输出信号的第一端子板与第二端子板,所述第一端子板与第二端子板的下端均与通信模块上端插孔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端子板与第二端子板的上侧面均活动插接有多个导线,每个导线的外端从盒盖与盒体的连接处延伸至其外部,且位于第一端子板上的导线分别与多个脱硫DCS系统电连接,位于第二端子板上的导线与iFGD智能化控制系统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盒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片。优选的,所述盒盖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夹板,且两个上夹板分别与固定连接在盒体上的两个下夹板活动连接,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的夹持面均为橡胶面,所述导线处在上夹板与下夹板的夹持面之间。优选的,所述热管与固定板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橡胶套。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外部且位于散热片处固定罩有防尘罩。优选的,所述下夹板的下方且位于盒体的两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线板,所述排线板上设有多个线槽,所述导线通过挡块卡接在线槽的内部,所述挡块交错排布在线槽的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MODBUS接口与iFGD智能优化控制器相连,通讯接口负责实时、安全、双向通讯,系统通过MODBUS从DCS系统得到控制所需的实时数据,通过iFGD智能优化控制器运算后,发出优化控制指令进行优化控制;并且该装置采用密闭式钛合金盒体与盒盖,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因此在自身耐腐蚀的同时,并且安装盒悬置在盒体的内部,不与盒体发生接触,因此更加有效地阻隔腐蚀介质侵蚀至安装盒内部,保护了通信模块不被腐蚀;同时利用安装盒外侧的齿片可使通信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到盒体内部,然后再利用热管将热量导出,以及散热片可将热管带出的热量传递出去使热管外端快速冷凝,能够高效带走盒体内的热量,起到快速散热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闭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打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夹板、下夹板、排线板与导线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盒、热管与散热片处的结构示意图I;图5为本技术的安装盒、热管与散热片处的结构示意图II;图6为本技术的固定板、热管与橡胶套处的爆炸图;图7为本技术的盒体、安装盒、热管与散热片处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安装盒、通信模块、导线、第一端子板与第二端子板处的爆炸图;图9为本技术的盒体、防尘罩、热管与散热片处的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通讯流程简图。图中:1、盒体,2、盒盖,3、安装盒,4、箍套,5、齿片,6、固定板,7、热管,8、散热片,9、上夹板,10、下夹板,11、通信模块,12、盖板,13、第一端子板,14、第二端子板,15、导线,16、橡胶套,17、锁扣件,18、防尘罩,19、排线板,20、线槽,21、挡块,22、夹持面,23、插头,24、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0,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iFGD脱硫控制的通信盒,包括材质为钛合金的盒体1以及盖设在盒体1上的材质为钛合金的盒盖2,盒体1的下侧设有支架,支架起到支撑盒体1的作用,所述盒盖2闭合时通过锁扣件17与盒体1呈密封状态,锁扣件17有合页与锁扣组成,合页扣在锁扣上后,可以将盒盖2在闭合的状态下固定在盒体1上,所述盒体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盒3,所述安装盒3通过两端箍有的箍套4悬架在盒体1的内部,安装盒3悬置在盒体1的内部,不与盒体1发生接触,继而会更加有效地阻隔腐蚀介质侵蚀至安装盒3内部,有效的防止不免了安装盒3内部的装置不被腐蚀,所述盒体1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呈阵列形式排布插接有用于散热的多个热管7,热管7是利用蒸发制冷,使得热管7两端温度差很大,使热量快速传导,热管7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热管7内部是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管壁有吸液芯,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热管7一段为蒸发端(位于盒体1内部的一端),另外一段为冷凝端(位于盒体1外部的一端),当热管7一端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止,起到热传递的作用,按照上述原理,热管7将盒体1内部的热量传递到外部实现密封散热的效果,所述热管7的内端插接在盒体1的内部并分布在安装盒3的四周,且所述热管7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片8,散热片8的材质为铝材,由于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热管7的热量可以快速的传递给散热片8,通过外界空气的流动使散热片8上的热量风冷掉,继而加快热管7的冷凝速度;所述安装盒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信模块11,通信模块11采用OPC/MODBUS等通讯协议,OPC/MODBUS等通讯协议可以进行实时双向安全的通讯,所述安装盒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iFGD脱硫控制的通信盒,包括材质为钛合金的盒体(1)以及盖设在盒体(1)上的材质为钛合金的盒盖(2),所述盒盖(2)闭合时通过锁扣件(17)与盒体(1)呈密封状态,所述盒体(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盒(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3)通过两端箍有的箍套(4)悬架在盒体(1)的内部,所述盒体(1)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呈阵列形式排布插接有用于散热的多个热管(7),所述热管(7)的内端插接在盒体(1)的内部并分布在安装盒(3)的四周,且所述热管(7)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片(8);/n所述安装盒(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信模块(11),所述安装盒(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上活动连接有用于双向输入与输出信号的第一端子板(13)与第二端子板(14),所述第一端子板(13)与第二端子板(14)的下端均与通信模块(11)上端插孔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端子板(13)与第二端子板(14)的上侧面均活动插接有多个导线(15),每个导线(15)的外端从盒盖(2)与盒体(1)的连接处延伸至其外部,且位于第一端子板(13)上的导线(15)分别与多个脱硫DCS系统电连接,位于第二端子板(14)上的导线(15)与iFGD智能化控制系统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iFGD脱硫控制的通信盒,包括材质为钛合金的盒体(1)以及盖设在盒体(1)上的材质为钛合金的盒盖(2),所述盒盖(2)闭合时通过锁扣件(17)与盒体(1)呈密封状态,所述盒体(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盒(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3)通过两端箍有的箍套(4)悬架在盒体(1)的内部,所述盒体(1)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呈阵列形式排布插接有用于散热的多个热管(7),所述热管(7)的内端插接在盒体(1)的内部并分布在安装盒(3)的四周,且所述热管(7)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片(8);
所述安装盒(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信模块(11),所述安装盒(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上活动连接有用于双向输入与输出信号的第一端子板(13)与第二端子板(14),所述第一端子板(13)与第二端子板(14)的下端均与通信模块(11)上端插孔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端子板(13)与第二端子板(14)的上侧面均活动插接有多个导线(15),每个导线(15)的外端从盒盖(2)与盒体(1)的连接处延伸至其外部,且位于第一端子板(13)上的导线(15)分别与多个脱硫DCS系统电连接,位于第二端子板(14)上的导线(15)与iFGD智能化控制系统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林张玉江胡长松刘刚陈国栋陈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