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分降温手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450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分降温手机壳,包括手机壳主体、可拆卸式散热组件,手机壳主体包括背板和边套,边套设置在背板的周侧并与背板一体成型,背板包括散热内层、变色中层、外层;背板上设有开孔和散热组件安装孔,散热组件可拆卸式安装在散热组件安装孔内;散热组件包括接触层、散热袋,所述接触层设置于所述散热袋一面,所述散热袋内放置有复合相变降温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同时壳体开有散热孔,使得手机产生的热量更容易散出,散热袋内复合相变降温材料,大大降低了手机因发热而出现卡顿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用机体验。

A detachable cooling mobile phon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分降温手机壳
本技术涉及手机壳
,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分降温手机壳。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和其功能的不断拓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运而生的手机游戏更成为了当代年轻人休闲放松、碎片化娱乐的主要途径。随着手机游戏品质的不断提升,手游对手机各方面的性能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长时间使用手机和进行手机游戏的过程中,高频率的输入输出使得手机处理器功耗加大,散热增大,而一体化手机的趋势限制了手机散热的途径,导致手机发烫,温度升高,成为使用者手中“烫手的山芋”。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科技美容这一行业做为新型产业新生而出,时尚IT品牌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针对手机品牌和功能的增加而呈多样化。将手机保护壳按质地分有PC壳,皮革,硅胶,布料,硬塑,皮套,金属钢化玻璃壳,软塑料,绒制,绸制等品类,这些手机壳的使用更不利于散热,使得手机机体过热反过来又导致手机内部的处理器运行速率降低,散热慢,影响用户使用,造成一个恶性循环,更有过热引起的手机电池爆炸事件时有发生。现在技术中已经出现可以降温的手机壳,通过在手机壳上设置诸如散热风扇、降温夹层等降温设施来额外给手机降温,以维持手机的温度,不使之上升。但是现有的降温手机壳具有以下几个弊端:第一,降温效果不理想,采用装设散热风扇加快空气流动来散热的方式,或者采用降温夹层的方式降温速度均比较慢,难以见效;另外散热风扇本身的运转也是需要额外的动力驱动的,这本身也会产生热量、消耗电量。第二,降温夹层无法持续循环降温使用,降温夹层里面的吸热物质不便于更换、添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分降温手机壳,用于解决现有的手机因散热性差,在使用过程中因热发烫导致手机使用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分降温手机壳,包括手机壳主体、可拆卸式散热组件,上述手机壳主体包括背板和边套,上述边套设置在上述背板的周侧并与上述背板一体成型,上述背板与上述边套组成放置手机的空腔,上述背板包括散热内层、变色中层、外层;上述背板的顶侧设有摄像头孔,侧面的上述边套上设有外凸的功能键腔;上述背板上开设有散热组件安装孔,上述散热组件可拆卸式安装在散热组件安装孔内。上述散热组件安装孔上壁面上均匀设有两个卡槽I,上述散热组件安装孔下壁面上设有两个与上述卡槽I相对应的卡槽II。上述散热组件包括接触层、散热袋,上述接触层设置于上述散热袋一面,上述散热袋内放置有复合相变降温材料;上述散热袋上端面均匀分布设置有两个凸块I,上述凸块I与上述卡槽I相适配,上述散热袋下端面均匀分布设置有两个凸块II,上述凸块II与上述卡槽II相适配;上述散热组件通过凸块I与卡槽I、凸块II与卡槽II的配合可拆卸的安装在上述背板上。上述复合相变降温材料采用质量比为21:1:4的石蜡、活性炭和膨胀石墨制作。上述接触层设置为导热的材料,包括金属铜、导热硅脂或软性硅胶导热垫中的任何一种。上述凸块I和凸块II材料均为弹性橡胶,上述卡槽I、卡槽II的深度均为0.2cm;上述凸块I的表面与卡槽I的内壁之间间隙为1mm-10mm,上述凸块II的表面与卡槽II的内壁之间间隙为1mm-10mm。上述散热内层为内置铜片结构的石墨烯层,上述变色中层采用含钴盐可逆热敏变色塑料,上述外层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料。上述背板上设置有开孔,上述开孔在上述背板上均匀排布,上述开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板,且过滤板的孔径为3μm-5μm。上述手机壳主体的边套和四角分别设置有加厚垫。本技术一种可拆分降温手机壳,手机壳主体单独使用时,手机热量通过背板上内置铜片结构、散热性能极佳的石墨烯层,很好的起到了散热效果,背板上的开孔也为散热提供了很好地辅助作用;手机壳体温度的变化使变色中层的颜色不断变化,人们可直接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手机壳是否需要降温处理,增加了使用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手机壳主体上可拆卸式散热组件,方便了使用者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组合方式;采用材料相变吸热这一简单的物理变化,使材料能够反复使用,增大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产品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拆分降温手机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截面图;图3为图1中散热组件2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手机壳主体;11-背板;111-散热内层;112-变色中层;113-外层;114-摄像头孔;115-开孔;12-边套;121-功能键腔;2-散热组件;21-接触层;22-散热袋;3-卡槽I;31-凸块I;4-卡槽II;41-凸块II。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拆分降温手机壳,包括手机壳主体1、可拆卸式散热组件2,手机壳主体1包括背板11和边套12,边套12设置在背板11的周侧并与背板11一体成型,背板11与边套12组成放置手机的空腔,手机壳主体1的边套12和四角分别设置有加厚垫,提高了防摔能力,提高对手机和手机屏幕的保护能力,提高手机使用安全,满足了用户需求,有利于市场推广;背板11包括散热内层111、变色中层112、外层113,散热内层111为内置铜片结构的石墨烯层,石墨烯是作用性能极佳的散热材料,很好的起到了散热效果,变色中层112采用含钴盐可逆热敏变色塑料,变色性能稳定,可以很好的及时监测手机壳的温度,外层113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料;背板11的顶侧设有摄像头孔114,侧面的边套12上设有外凸的功能键腔121;背板11上还设置有开孔115,开孔115在背板11上均匀排布,开孔1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板,且过滤板的孔径为3μm-5μm;背板11上开设有散热组件安装孔,散热组件安装孔上壁面上均匀设有两个卡槽I3,散热组件安装孔下壁面上设有两个与卡槽I3相对应的卡槽II4,卡槽I3、卡槽II4的深度均为0.2cm;散热组件2可拆卸式安装在散热组件安装孔内。散热组件2包括接触层21、散热袋22,接触层21设置于散热袋22一面,接触层21设置为导热的材料,散热袋22内放置有复合相变降温材料,复合相变降温材料采用质量比为21:1:4的石蜡、活性炭和膨胀石墨制作,采用导热的材料主要是利用它们良好的导热性将热量导流至降温袋22,降温袋22内的复合相变降温材料发生相变反应对手机产品进行降温;散热袋22上端面均匀分布设置有两个凸块I31,凸块I31与卡槽I3相适配,散热袋22下端面均匀分布设置有两个凸块II41,凸块II41与卡槽II4相适配;凸块I31和凸块II41材料均为弹性橡胶;凸块I31的表面与卡槽I3的内壁之间间隙为1mm-10mm,凸块II41的表面与卡槽II4的内壁之间间隙为1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分降温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壳主体(1)、可拆卸式散热组件(2),所述手机壳主体(1)包括背板(11)和边套(12),所述边套(12)设置在所述背板(11)的周侧并与所述背板(11)一体成型,所述背板(11)与所述边套(12)组成放置手机的空腔,所述背板(11)包括散热内层(111)、变色中层(112)、外层(113);所述背板(11)的顶侧设有摄像头孔(114),侧面的所述边套(12)上设有外凸的功能键腔(121);所述背板(11)上开设有散热组件安装孔,所述散热组件(2)可拆卸式安装在散热组件安装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分降温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壳主体(1)、可拆卸式散热组件(2),所述手机壳主体(1)包括背板(11)和边套(12),所述边套(12)设置在所述背板(11)的周侧并与所述背板(11)一体成型,所述背板(11)与所述边套(12)组成放置手机的空腔,所述背板(11)包括散热内层(111)、变色中层(112)、外层(113);所述背板(11)的顶侧设有摄像头孔(114),侧面的所述边套(12)上设有外凸的功能键腔(121);所述背板(11)上开设有散热组件安装孔,所述散热组件(2)可拆卸式安装在散热组件安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分降温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孔上壁面上均匀设有两个卡槽I(3),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孔下壁面上设有两个与所述卡槽I(3)相对应的卡槽II(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分降温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接触层(21)、散热袋(22),所述接触层(21)设置于所述散热袋(22)一面,所述散热袋(22)内放置有复合相变降温材料;所述散热袋(22)上端面均匀分布设置有两个凸块I(31),所述凸块I(31)与所述卡槽I(3)相适配,所述散热袋(22)下端面均匀分布设置有两个凸块II(41),所述凸块II(41)与所述卡槽II(4)相适配;所述散热组件(2)通过凸块I(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杨严承谕马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