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采集终端备电系统的光伏组件角度调整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采集终端备电系统的光伏组件角度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采集终端备电系统是一款可以在电网长期断电情况下保持电能表和专变采集终端供电的设备,通过“光伏+储能+逆变”模式实现三种等级交流电压(220V/100V/57.7V)的同时输出,可以满足现有各种电压等级的专变采集终端及电能表供电。产品具有电网智能检测、自动投切、可分时供电等技术优势,并且具有供电时间长、体积小、免维护、能源清洁等实用特点。可应用于季节性停电的场合为电能表和专变终端供电,保证上线率和数据采集成功率,如小水电、工厂、矿场、农电等多种场合。具有,能源清洁,持续可靠,技术成熟,供电稳定,离网供电,不需维护等优点。采集终端备电系统一般与光伏板一起安装于杆柱上,这样可有效避免光伏板被建筑物遮挡,便于光伏板采集太阳光能。在采集光能过程中,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因此当光伏板固定不动时,在一天中,太阳照射光伏板的角度会发生变化,而该角度影响采集光能的效率,最佳的角度是光伏板垂直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采集终端备电系统的光伏组件角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传动盒;所述支架包括套接在杆柱(18)上的第一固定圈(1)和第二固定圈(2),以及一端固定于杆柱(18)上的第一支撑杆(7)和第二支撑杆(8);第一固定圈(1)和第二固定圈(2)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连接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所述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均为圆弧形,其底部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杆(7)和第二支撑杆(8);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的截面均为“工”字形,其两侧分别形成滑轮槽(301)和齿槽(303),顶部形成滚珠槽(302);所述齿槽(303)底部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采集终端备电系统的光伏组件角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传动盒;所述支架包括套接在杆柱(18)上的第一固定圈(1)和第二固定圈(2),以及一端固定于杆柱(18)上的第一支撑杆(7)和第二支撑杆(8);第一固定圈(1)和第二固定圈(2)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连接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所述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均为圆弧形,其底部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杆(7)和第二支撑杆(8);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的截面均为“工”字形,其两侧分别形成滑轮槽(301)和齿槽(303),顶部形成滚珠槽(302);所述齿槽(303)底部形成齿牙(304);所述传动盒包括沿第一轨道(3)滑动的第一传动盒(5)和沿第二轨道(4)滑动的第二传动盒(6);所述传动盒内部均设有电机(504)和直齿轮(507),直齿轮(507)与第一轨道(3)或第二轨道(4)上的齿槽(303)内的齿牙(304)啮合;电机(504)通过传动机构驱动直齿轮(507)转动并沿齿槽(303)移动,从而带动整个传动盒沿第一轨道(3)或第二轨道(4)移动;所述支架还包括用于固定光伏板(19)的背板(20),所述背板(20)与第一传动盒(5)和第二传动盒(6)均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采集终端备电系统的光伏组件角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盒包括封闭的电机腔(501)和半封闭的齿轮腔(503),电机腔(501)和齿轮腔(503)之间设有隔板(502);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嵌套于电机(504)的转子(509)上的第一锥齿轮(510),与第一锥齿轮(510)啮合的第二锥齿轮(511),连接第二锥齿轮(511)与直齿轮(507)的传动轴(508),传动轴(508)与隔板(502)之间设有防水轴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采集终端备电系统的光伏组件角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02)位于齿轮腔(503)的一侧安装有多个沿滚珠槽(302)滑动的万向滚珠(505),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尔敏,张亮,吴小东,魏鑫,魏凯,贾婕,贾钦,卢耀文,邹文文,罗天健,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武威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