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电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346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架,它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电机支架。这种高度可调节的电机支架,包括电机座,电机座上设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电机座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连接,第二支撑杆包括筒体与杆体,杆体套接在筒体内,筒体内壁上设有第一摩擦层,杆体外壁上设有第二摩擦层,筒体上设有若干贯穿筒体的定位孔,筒体上还设有穿过定位孔的限位器,杆体上设有第一安装片,第一安装片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它通过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杆能够使电机支架能够适应不同的电机;高度调节结构的活动结构稳定性高,受电机振动影响小;支撑杆与电机座可拆卸连接,使支撑杆能够适应不同的电机座。

A motor bracket with adjustable h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电机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电机支架。
技术介绍
在风机中通常需要电机支架用于安装电机和防护网罩。防护网罩需要与电机上的扇叶保持一定距离,这使得不同风机需要不同高度的电机支架,普通的电机支架高度无法调节,对于不同的电机需要定制电机支架,费时费力,需要一种高度可调的电机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支撑杆高度的电机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电机支架,包括电机座,电机座上设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电机座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连接,第二支撑杆包括筒体与杆体,杆体套接在筒体内,筒体内壁上设有第一摩擦层,杆体外壁上设有第二摩擦层,筒体上设有若干贯穿筒体的定位孔,筒体上还设有穿过定位孔的限位器,杆体上设有第一安装片,第一安装片上设有第一安装孔。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支撑杆通过筒体与杆体的插接配合调节支撑杆的高度,通过定位孔可以准确的调整支撑杆的高度,保证各支撑杆高度的一致。第一摩擦层与第二摩擦层相配合,能够提高筒体与杆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筒体与杆体套接的稳定性,减小电机振动对套接结构的影响。第一安装孔用于固定防护网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定位孔呈矩形,限位器与定位孔相配合并由螺纹杆与限位片构成,螺纹杆处于限位片的中线上,限位片的长度与杆体的宽度相等,螺纹杆的长度大于限位片的长度,螺纹杆通过螺母固定。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传统的螺杆能够增大杆体与限位器的接触面积,提高筒体与杆体套接结构的稳定性。限位片的长度能够避免对限位器固定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螺纹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限位片的厚度。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螺纹杆的弧面与杆体直接接触,进一步提高筒体与杆体套接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摩擦层与第二摩擦层均具有弹性,第二摩擦层的直径大于第一摩擦层的直径。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摩擦层与第二摩擦层过盈配合,进一步提高筒体与杆体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筒体与杆体之间套接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电机座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第二安装片,第二安装片上也设有第二安装孔,电机座与第一支撑杆通过穿过两个第二安装孔的螺杆连接,螺杆通过螺母固定。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便于支撑杆与电机座之间的安装与拆卸,对于不同的电机底座可以使用相同的支撑杆,便于生产加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螺杆与第二安装孔之间和螺母与第二安装孔之间均设有垫片。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小电机振动对支撑杆与电机座之间连接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杆能够使电机支架能够适应不同的电机;高度调节结构的活动结构稳定性高,受电机振动影响小;支撑杆与电机座可拆卸连接,使支撑杆能够适应不同的电机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支撑杆的机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电机座,2-支撑杆,21-第一支撑杆,22-第二支撑杆,221-筒体,222-杆体,223-第一摩擦层,224-第二摩擦层,3-定位孔,4-限位器,41-限位片,42-螺纹杆,5-螺母,6-螺杆,7-第一安装片,71安装孔,8-第二安装孔,9-垫片。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电机支架,包括电机座1,电机座1上设有若干支撑杆2,支撑杆2包括第一支撑杆21与第二支撑杆22,第一支撑杆21与电机座1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杆21与第二支撑杆22焊接,第二支撑杆22包括筒体221与杆体222,杆体222套接在筒体221内,筒体221内壁上粘接有第一摩擦层223,杆体222外壁上粘接有第二摩擦层224,筒体221上铣削有若干贯穿筒体221的定位孔3,筒体221上还设有穿过定位孔3的限位器4,杆体222上设有第一安装片7,第一安装片7上铣削有第一安装孔71。支撑杆2通过筒体221与杆体222的插接配合调节支撑杆2的高度,通过定位孔3可以准确的调整支撑杆2的高度,保证各支撑杆2高度的一致。第一摩擦层223与第二摩擦层224相配合,能够提高筒体221与杆体222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筒体221与杆体222套接的稳定性,减小电机振动对套接结构的影响。第一安装孔71用于固定防护网罩。定位孔3呈矩形,限位器4与定位孔3相配合并由螺纹杆42与限位片41构成,螺纹杆42处于限位片42的中线上,限位片42的长度与杆体222的宽度相等,螺纹杆42的长度大于限位片41的长度,螺纹杆42通过螺母固定,相对于传统的螺杆能够增大杆体222与限位器4的接触面积,提高筒体221与杆体222套接结构的稳定性。限位片41的长度能够避免对限位器4固定的影响。螺纹杆42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限位片41的厚度,能够避免螺纹杆42的弧面与杆体222直接接触,进一步提高筒体221与杆体222套接结构的稳定性。第一摩擦层223与第二摩擦层224均具有弹性,具体设置为海绵。第二摩擦层224的直径大于第一摩擦层223的直径,使第一摩擦层223与第二摩擦层224过盈配合,进一步提高筒体221与杆体222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筒体221与杆体222之间套接结构的稳定性。电机座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支撑杆21上焊接有第二安装片8,第二安装片8上也铣削有第二安装孔,电机座1与第一支撑杆通过穿过两个第二安装孔的螺杆6连接,螺杆6通过螺母5固定,能够便于支撑杆2与电机座1之间的安装与拆卸,对于不同的电机座1可以使用相同的支撑杆2,便于生产加工。螺杆6与第二安装孔之间和螺母5与第二安装孔之间均设有垫片9,能够减小电机振动对支撑杆2与电机座1之间连接的影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电机支架,包括电机座(1),电机座(1)上设有若干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包括第一支撑杆(21)与第二支撑杆(22),第一支撑杆(21)与电机座(1)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杆(21)与第二支撑杆(22)连接,第二支撑杆(22)包括筒体(221)与杆体(222),杆体(222)套接在筒体(221)内,筒体(221)内壁上设有第一摩擦层(223),杆体(222)外壁上设有第二摩擦层(224),筒体(221)上设有若干贯穿筒体(221)的定位孔(3),筒体(221)上还设有穿过定位孔(3)的限位器(4),杆体(222)上设有第一安装片(7),第一安装片(7)上设有第一安装孔(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电机支架,包括电机座(1),电机座(1)上设有若干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包括第一支撑杆(21)与第二支撑杆(22),第一支撑杆(21)与电机座(1)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杆(21)与第二支撑杆(22)连接,第二支撑杆(22)包括筒体(221)与杆体(222),杆体(222)套接在筒体(221)内,筒体(221)内壁上设有第一摩擦层(223),杆体(222)外壁上设有第二摩擦层(224),筒体(221)上设有若干贯穿筒体(221)的定位孔(3),筒体(221)上还设有穿过定位孔(3)的限位器(4),杆体(222)上设有第一安装片(7),第一安装片(7)上设有第一安装孔(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3)呈矩形,限位器(4)与定位孔(3)相配合并由螺纹杆(42)与限位片(41)构成,螺纹杆(42)处于限位片(41)的中线上,限位片(41)的长度与杆体(2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清江杨金萍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正清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