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层、立袋及除湿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329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层、立袋及除湿袋。所述复合层包括第一基层、支撑层和第二不织布层。第一基层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支撑层设置在第一表面上,且支撑层包括第一不织布层。第二不织布层设置在第二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层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而不易弯曲。

Composite layer, vertical bag and desiccant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层、立袋及除湿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层、立袋及除湿袋。
技术介绍
一般应用在去除空气中水分子的除湿用品,较常以除湿盒的形态实施。举例来说,除湿盒可包含盒体、隔板、透气膜、上盖及除湿剂(或干燥剂),其中隔板大多以横向的方式结合在盒体内部的中间处,以将盒体内部区隔成上方的容置空间及下方的储水空间;透气膜则是黏贴在上盖或盒体的开口处,以使空气中的水分子通过透气膜而进入到容置空间中。如此一来,可通过将除湿剂放入容置空间中再结合上覆于其上的上盖来组成除湿盒。然而,上述的除湿盒必须先以例如塑胶射出成型的方式来分别制造出盒体、隔板及上盖,然后再将上述构件进行组装等加工制程才得以制成,致使除湿盒的制造成本高且当消费者使用完除湿盒时,将制造出难以处理的垃圾。因此,随着环保意识逐渐提高,研发人员亟欲提出一种环保且制造成本低的除湿用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层,其具有高机械强度。本技术提供一种立袋,其能够自行站立。本技术提供一种除湿袋,其制造成本低且不会制造出难以处理的垃圾。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层,其包括第一基层、支撑层以及第二不织布层。第一基层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支撑层设置在第一表面上,且支撑层包括第一不织布层。第二不织布层设置在第二表面上。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其中支撑层和第二不织布层分别与第一基层直接接触。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复合层更包括,设置在支撑层和第一基层之间的缓冲层。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其中第一不织布层具有大于第二不织布层的机械强度。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其中第一不织布层可经由热压制程和/或针轧制程而具有大于第二不织布层的机械强度。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其中复合层具有拒水性(waterrepellence)和透气性。本技术提供一种立袋,其包括上述的复合层以及第二基层。第二基层设置在邻近复合层的第二不织布层的一侧,以与复合层构成具有容置空间的袋体。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其中袋体的底表面与复合层之间的夹角介于约45度至约90度的范围内。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其中袋体的底表面与第二基层之间的夹角介于约45度至约90度的范围内。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其中夹角θ1和夹角θ2都介于约70度至约90度的范围内。本技术提供一种除湿袋,其包括上述的立袋以及设置于容置空间中的除湿剂。基于上述,由于本技术所提出的复合层为多层结构且其中的支撑层具有高机械强度,致使复合层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而不易弯曲。再者,由于本技术所提出的立袋包括上述的复合层,故能够自行站立。另外,由于本技术所提出的除湿袋包括上述的立袋和除湿剂,如此可通过具有良好机械强度的支撑层来使除湿袋能够自行站立,故可省略例如以塑胶射出成型的方式来分别制造的盒体、隔板及上盖等构件,致使除湿袋的制造成本低且不会制造出难以处理的垃圾。除此之外,由于除湿袋能够自行站立,因此不需额外配置挂钩来将其悬吊于例如挂衣竿等物体上(藉此避免产生倾倒的问题),故具有更大的使用自由度及更宽广的应用范围。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复合层的剖面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袋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袋于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除湿袋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复合层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11:复合层20:立袋30:除湿袋102:第一基层104:支撑层106:第二不织布层108:缓冲层200:第二基层202:容置空间300:除湿剂S1:第一表面S2:第二表面CP:连接部分CP1:侧部分CP2:底部分OP:开口θ1、θ2: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本实施例的附图以更全面地阐述本技术。然而,本技术亦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体现,而不应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附图中的层与区域的厚度会为了清楚起见而放大。相同或相似的参考号码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下段落将不再一一赘述。另外,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应当理解,当诸如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元件。若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或“实质上”包括所提到的值和在所属
中技术人员能够确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考虑到所讨论的测量和与测量相关的误差的特定数量(即,测量系统的限制)。例如,“约”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再者,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或“实质上”可依光学性质、蚀刻性质或其它性质,来选择较可接受的偏差范围或标准偏差,而可不用一个标准偏差适用全部性质。使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仅为阐述例示性实施例,而非限制本技术。在此种情形中,除非在上下文中另有解释,否则单数形式包括多数形式。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复合层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复合层10可包括第一基层102、支撑层104以及第二不织布层106。复合层10可具有良好的拒水性和透气性。第一基层102可设置在支撑层104与第二不织布层106之间。举例来说,第一基层102可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其中支撑层104可设置在第一表面S1上,而第二不织布层106可设置在第一基层102的第二表面S2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层104和第二不织布层106可分别与第一基层102直接接触,以构成多层结构的复合层1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以三层结构的复合层10为示范性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复合层还可以包括例如后续将提到的缓冲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层102可为多孔性薄膜,其材料可例如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薄膜(PET)、聚四氟乙烯(PTFE)或其组合。支撑层104可设置在第一基层102的第一表面S1上且包括第一不织布层。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层104中的第一不织布层可不同于第二不织布层106。举例来说,支撑层104中的第一不织布层可通过针轧和热压制程而使其具有大于第二不织布层106的机械强度,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支撑层104中的第一不织布层也可仅通过热压制程而使其具有大于第二不织布层106的机械强度。基于上述,由于复合层10为多层结构且其中的支撑层104具有较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层,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基层,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n支撑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不织布层;以及/n第二不织布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26 TW 1082097751.一种复合层,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层,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支撑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不织布层;以及
第二不织布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和所述第二不织布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基层直接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缓冲层,设置在所述支撑层和所述第一基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织布层具有大于所述第二不织布层的机械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具有拒水性和透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俊铭
申请(专利权)人:泽丰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