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载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力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过载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的安全性是衡量电子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过载保护是电子产品进行控制板设计时的一种保护机制。目前负载保护通过软件实现。微控制器对负载输出量进行采样,并经过AD转换电路读取采样值。微处理器根据采样值进行软件分析,确定是否需要输出关闭负载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软件实现方式中对负载输出量的处理存在耗时,造成微处理器响应延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载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实现了通过电路结构迅速进行过载保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过载保护电路,所述过载保护包括:开关电路、采样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均衡电路、自锁电路和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端口;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口通过所述均衡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口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口与负载驱动电路连接,当所述开关电路接收到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口发送的导通信号时,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载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n开关电路(10)、采样电路(20)、信号放大电路(30)、均衡电路(40)、自锁电路(50)和微控制单元(60);/n所述微控制单元(60)包括控制端口(61);/n所述开关电路(10)的输入端口通过所述均衡电路(40)与所述微控制单元(60)的控制端口(61)连接,所述开关电路(10)的输出端口与负载驱动电路连接,当所述开关电路(10)接收到所述微控制单元(60)的控制端口(61)发送的导通信号时,所述开关电路(10)导通,所述负载驱动电路工作;/n所述采样电路(20)的输入端口与所述负载驱动电路连接,所述采样电路(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载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
开关电路(10)、采样电路(20)、信号放大电路(30)、均衡电路(40)、自锁电路(50)和微控制单元(60);
所述微控制单元(60)包括控制端口(61);
所述开关电路(10)的输入端口通过所述均衡电路(40)与所述微控制单元(60)的控制端口(61)连接,所述开关电路(10)的输出端口与负载驱动电路连接,当所述开关电路(10)接收到所述微控制单元(60)的控制端口(61)发送的导通信号时,所述开关电路(10)导通,所述负载驱动电路工作;
所述采样电路(20)的输入端口与所述负载驱动电路连接,所述采样电路(20)的输出端口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0)连接,所述采样电路(20)对所述负载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进行采样,并将所述输出电流转换为采样电压发送至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0);
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0)的输入端口与所述采样电路(20)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0)的输出端口与所述自锁电路(50)连接,用于向所述自锁电路(50)输出放大后的采样电压;
所述自锁电路(50)的输入端口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0)连接,所述自锁电路(50)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开关电路(10)的输入端口连接,当所述放大后的采样电压达到第一电压值时,所述自锁电路(50)输出关断信号,所述均衡电路(40)均衡所述关断信号和所述微控制单元(60)的控制端口(61)发送的导通信号,所述开关电路(10)关断,所述负载驱动电路停止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电路(50)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51)、PNP型三极管(52)、第一分压电阻(53)、第二分压电阻(54);
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51)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一分压电阻(53)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0)连接,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5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51)的集电极与所述PNP型三极管(52)的基极和所述开关电路(10)的输入端口连接;
所述PNP型三极管(52)的基极与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5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52)的发射极与所述微控制单元(60)的控制端口(61)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5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51)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二分压电阻(54)并联在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5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
当所述第二分压电阻(54)的电压达到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51)的导通电压时,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51)导通,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51)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关断信号,所述开关电路(10)关断,所述负载驱动电路停止工作;同时,
所述PNP型三极管(52)的基极被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51)的集电极输出的低电平关断信号置低,所述PNP型三极管(52)在所述微控制单元(60)的控制端口(61)发出的导通信号作用下导通,所述PNP型三极管(52)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
当所述负载驱动电路停止工作,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51)在所述PNP型三极管(52)的集电极输出的高电平作用下持续导通,所述开关电路(10)保持关断,所述负载驱动电路保持停止工作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10)包括第二NPN型三极管(11)和P沟道MOS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沁,张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