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塑胶产品外观拆件后组装产生间隙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塑料产品装配领域,具体是一种解决塑胶产品外观拆件后组装产生间隙的结构。
技术介绍
塑料产品一般都会包括多个塑料配件,将这些塑料配件组合起来即可得到塑料产品。在组合过程中,两个待装配的塑料配件连接处会有间隙,一般都在0.3MM-0.5MM之间。由于塑料配件在模具出模时出模方向不同,且因塑料的收缩性及变形等不定因素,产品最终设计都是留有间隙来做的。这样会使配合后的间隙大小不可控制,当存在这种间隙时,第一不够美观,第二容易藏留脏东西。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能够消除这种间隙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塑胶产品外观拆件后组装产生间隙的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解决塑胶产品外观拆件后组装产生间隙的结构,包括盖子、装配件、螺丝柱限位孔以及柱子;所述盖子的内部圆环装配一侧设置有柱子;所述装配件的一侧设置有与柱子配合的螺丝柱限位孔;所述盖子和装配件的装配侧边的斜度角度大小相同且斜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塑胶产品外观拆件后组装产生间隙的结构,包括盖子(1)、装配件(2)、螺丝柱限位孔(3)以及柱子(4);所述盖子(1)的内部圆环装配一侧设置有柱子(4);所述装配件(2)的一侧设置有与柱子(4)配合的螺丝柱限位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1)和装配件(2)的装配侧边的斜度角度大小相同且斜度角度在10到60度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塑胶产品外观拆件后组装产生间隙的结构,包括盖子(1)、装配件(2)、螺丝柱限位孔(3)以及柱子(4);所述盖子(1)的内部圆环装配一侧设置有柱子(4);所述装配件(2)的一侧设置有与柱子(4)配合的螺丝柱限位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1)和装配件(2)的装配侧边的斜度角度大小相同且斜度角度在10到60度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塑胶产品外观拆件后组装产生间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1)和装配件(2)的装配侧边的斜度角度大小为2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决塑胶产品外观拆件后组装产生间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柱限位孔(3)的开口侧方向与装配件(2)的装配方向相同且螺丝柱限位孔(3)为圆柱形卡槽;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帆,黄楚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