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基站用交流配电防雷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223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基站用交流配电防雷箱,包括配电箱和防雷外壳,所述配电箱的外围罩接有防雷外壳,且防雷外壳底端焊接有插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防雷外壳、防护门、插柱、剪型杆、避雷针、侧耳、绝缘层构成防雷机构,通过将防雷外壳罩接在配电箱外表面,促使防雷外壳底端焊接的插柱插入配电箱所在的地面,当配电箱遭受雷击时,防雷外壳顶面边缘处的避雷针以及多个避雷针通过剪型杆连接的避雷针形成多基点引导雷电的方式,能够全面覆盖配电箱顶面可能被雷击的位置,将雷电通过防雷外壳本身和插柱的作用下引入地面,配合防雷外壳内表面设有绝缘层,能够有效避免雷电导入配电箱中,从而提高配电箱防雷以及防护的效果。

An AC distribu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box for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基站用交流配电防雷箱
本技术涉及防雷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通信基站用交流配电防雷箱。
技术介绍
通信基站,又名无线基站,根据其服务范围大小及用户多少,发射功率从几瓦到上百瓦不等。一般情况下,基站天线被安装在离地面15-50米的建筑物或发射塔上,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有限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基站是移动通信中组成蜂窝小区的基本单元,完成移动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用户之间的通信和管理功能,而通信基站通常配备有配电箱。现有通讯基站的配电箱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所处位置和暴露安装的缘故,易受雷电的侵扰,导致配电箱受雷击而失去作用,现有配电箱防雷通常采用箱体的顶面安装避雷针的方式,虽然能够引导雷电,但是残余的雷电会透过配电箱,侵蚀内部电路,且雷击的角度无法琢磨,箱体不设避雷针的位置受雷击时无法进行有效引导,导致避雷效果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种通信基站用交流配电防雷箱用以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基站用交流配电防雷箱,包括配电箱(1)和防雷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1)的外围罩接有防雷外壳(2),且防雷外壳(2)底端焊接有插柱(4),所述防雷外壳(2)顶面的边缘处焊接有多个避雷针(6),且多个避雷针(6)之间焊接有剪型杆(5),所述剪型杆(5)的交接点焊接有另一个避雷针(6),所述配电箱(1)的前端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防护门(3),且防护门(3)的一端焊接有侧耳(9),所述侧耳(9)的表面开设有贯穿孔,所述防雷外壳(2)的前端表面对应侧耳(9)的贯穿孔焊接有锁柱(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基站用交流配电防雷箱,包括配电箱(1)和防雷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1)的外围罩接有防雷外壳(2),且防雷外壳(2)底端焊接有插柱(4),所述防雷外壳(2)顶面的边缘处焊接有多个避雷针(6),且多个避雷针(6)之间焊接有剪型杆(5),所述剪型杆(5)的交接点焊接有另一个避雷针(6),所述配电箱(1)的前端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防护门(3),且防护门(3)的一端焊接有侧耳(9),所述侧耳(9)的表面开设有贯穿孔,所述防雷外壳(2)的前端表面对应侧耳(9)的贯穿孔焊接有锁柱(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用交流配电防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1)的顶面焊接有螺纹柱(8),所述防雷外壳(2)的顶面对应螺纹柱(8)开设有通孔(11),所述螺纹柱(8)的顶端贯穿防雷外壳(2)的通孔(11)螺纹连接有螺纹套(7),且螺纹套(7)的外表面套接有绝缘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宁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邦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