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台架引下线固定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19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台架引下线固定线夹,包括: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还具备主体、限位沟槽、限位推块、复位弹簧、自锁卡板、锁紧螺栓以及拆卸螺栓,所述限位沟槽开设在所述主体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限位沟槽与限位推块之间的压力将同一组的两个自锁机构分别固定在两个电力传输线上,由于采用了统一的固定方式,只将电力传输线之间进行固定,固定方式简便,节约了施工时间;同时通过这种固定方式能够设置统一的规范的引下线接地点,大大缩短了检修时停电的时间,保障了居民用电;还通过在装置内部设置的自锁机构,实现对电力传输线的自锁功能,有效避免了设备运行时线夹的松动,降低了安全隐患。

A fixed clamp for down lead of transformer st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台架引下线固定线夹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为一种变压器台架引下线固定线夹。
技术介绍
引下线,是从接闪器将雷电流引泄入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装设方式有设专用金属线沿建筑物外墙明敷;也有利用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如消防梯等)、金属烟囱、烟囱的金属爬梯等;还有利用建筑物内混凝土中的钢筋。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作引下线,均必须满足其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保证强大雷电流通过不熔化。利用建筑物的金属构件作引下线时,应将金属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以防产生反击现象,引起火灾;而10kV配变台区是配电线路连接的重要枢纽,并且引下线在该处的使用也比较多,因此保证其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极为重要。然而,现有技术中引下线的使用存在一些弊端,比如:1、现有技术中配变台区的引下线连接点较多,而且由于各个引下线安装位置的实际场景不一样,因此在安装引下线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对引下线进行固定,导致现场加工差异较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时间。2、现有技术中引下线位置没有设置规范的接地点,因此在检修的时候需要关闭上一级的总开关,导致停电范围扩大,影响居民用电。3、现有技术中在安装配电设施的时候,导线与10kV主干线连接处以及端子与变压器连接处均没有自锁结构,设备运行时线夹极易松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台架引下线固定线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台架引下线固定线夹,包括: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还具备主体、限位沟槽、限位推块、复位弹簧、自锁卡板、锁紧螺栓以及拆卸螺栓;所述限位沟槽开设在所述主体一端,所述限位推块设置在所述主体内部,所述限位推块一端与所述限位沟槽相配合,所述锁紧螺栓用于将所述限位推块推向所述限位沟槽,所述自锁卡板与所述限位推块通过单向齿条互相啮合,所述自锁卡板远离限位推块一侧面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将所述自锁卡板推向所述限位推块,所述拆卸螺栓用于拉动所述自锁卡板使其脱离所述限位推块;所述自锁卡板与所述限位推块之间利用单向齿条互相啮合,使得在通过锁紧螺栓将限位推块推向所述限位沟槽时能够将对所述限位沟槽内部的电线进行锁定。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贯穿安装在所述主体靠近所述限位沟槽一端,所述连接螺钉用于将两个所述自锁机构之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自锁固定罩,所述自锁固定罩同时套设在两个所述自锁机构外部,所述自锁固定罩用于限定两个所述自锁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进一步的,还包括:橡胶外壳,所述橡胶外壳同时包裹在所述自锁机构以及自锁固定罩外部。进一步的,还包括:转动座和螺栓盖,所述转动座设置在所述橡胶外壳外壁,所述螺栓盖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螺栓盖能够绕所述转动座旋转,所述螺栓盖用于覆盖所述拆卸螺栓。进一步的,还包括:锁紧旋钮,所述锁紧旋钮固定套设在所述锁紧螺栓外部,所述锁紧旋钮用于辅助旋拧所述缩锁紧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由于采用了统一的固定方式,只将电力传输线之间进行固定,固定方式简便,节约了施工时间;2、本技术通过利用限位沟槽与限位推块之间的压力将同一组的两个自锁机构分别固定在两个电力传输线上,通过这种固定方式能够设置统一的规范的引下线接地点,大大缩短了检修时停电的时间,保障了居民用电;3、本技术通过在装置内部设置的自锁机构,实现对电力传输线的自锁功能,有效避免了设备运行时线夹的松动,降低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台架引下线固定线夹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台架引下线固定线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台架引下线固定线夹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台架引下线固定线夹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台架引下线固定线夹的自锁机构组装后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台架引下线固定线夹的自锁机构组装后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台架引下线固定线夹的自锁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1-橡胶外壳;112-锁紧旋钮;121-转动座;122-螺栓盖;13-自锁固定罩;141-主体;142-限位沟槽;143-限位推块;144-复位弹簧;145-自锁卡板;146-锁紧螺栓;147-拆卸螺栓;15-连接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7,一种变压器台架引下线固定线夹,包括:橡胶外壳111、锁紧旋钮112、转动座121、螺栓盖122、自锁固定罩13、连接螺钉15以及自锁机构14,其中,自锁机构14还具备主体141、限位沟槽142、限位推块143、复位弹簧144、自锁卡板145、锁紧螺栓146以及拆卸螺栓147;其中,橡胶外壳111同时包裹在自锁机构14以及自锁固定罩13外部,由于橡胶材质具备一定的弹性,因此在自锁机构14外部整体设置橡胶外壳111的时候,橡胶外壳111能够将自锁机构14紧密的包裹,有效的避免雨水进入自锁机构14内部导致自锁机构14发生锈蚀,同时橡胶为绝缘材质,避免工作人员接触自锁机构14时由于漏电产生的危险;进一步的,螺栓盖122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转动座121上,螺栓盖122能够绕转动座121旋转,螺栓盖122用于覆盖拆卸螺栓147,当使用者需要解锁自锁机构14的时候,能够通过打开螺栓盖122将拆卸螺栓147暴露在外,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拉动拆卸螺栓147解除对电力输电线的锁定,而当工作人员不需要解锁自锁机构14的时候,只需盖上螺栓盖122,通过螺栓盖122保护拆卸螺栓147不会受到雨淋,避免拆卸螺栓147发生锈蚀;其中,限位沟槽142开设在主体141一端,限位沟槽142是在主体141内部开设的一个弧形圆槽,且该圆槽能够与如引下线、高压电线等电力传输线相契合,使得这些电力传输线能够正好放置在限位沟槽142内部,且不会受到限位沟槽142的侧壁挤压;限位推块143设置在主体141内部,限位推块143一端与限位沟槽142相配合,由于限位推块143靠近限位沟槽142一端也开设一个与电力传输线直径相同的圆弧,因此在利用限位推块143将电力传输线固定在限位沟槽142内部时,限位推块143也正好能够与电力传输线相契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电力传输线不会受到不规则挤压;其中,锁紧螺栓146用于将限位推块143推向限位沟槽142,其中,锁紧螺栓146与主体141远离限位沟槽142的一端之间进行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台架引下线固定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还具备主体、限位沟槽、限位推块、复位弹簧、自锁卡板、锁紧螺栓以及拆卸螺栓;/n所述限位沟槽开设在所述主体一端,所述限位推块设置在所述主体内部,所述限位推块一端与所述限位沟槽相配合,所述锁紧螺栓用于将所述限位推块推向所述限位沟槽,所述自锁卡板与所述限位推块通过单向齿条互相啮合,所述自锁卡板远离限位推块一侧面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将所述自锁卡板推向所述限位推块,所述拆卸螺栓用于拉动所述自锁卡板使其脱离所述限位推块;/n所述自锁卡板与所述限位推块之间利用单向齿条互相啮合,使得在通过锁紧螺栓将限位推块推向所述限位沟槽时能够将对所述限位沟槽内部的电线进行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台架引下线固定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还具备主体、限位沟槽、限位推块、复位弹簧、自锁卡板、锁紧螺栓以及拆卸螺栓;
所述限位沟槽开设在所述主体一端,所述限位推块设置在所述主体内部,所述限位推块一端与所述限位沟槽相配合,所述锁紧螺栓用于将所述限位推块推向所述限位沟槽,所述自锁卡板与所述限位推块通过单向齿条互相啮合,所述自锁卡板远离限位推块一侧面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将所述自锁卡板推向所述限位推块,所述拆卸螺栓用于拉动所述自锁卡板使其脱离所述限位推块;
所述自锁卡板与所述限位推块之间利用单向齿条互相啮合,使得在通过锁紧螺栓将限位推块推向所述限位沟槽时能够将对所述限位沟槽内部的电线进行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台架引下线固定线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贯穿安装在所述主体靠近所述限位沟槽一端,所述连接螺钉用于将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王师国冯泳狄龙戴堃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