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继成专利>正文

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12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对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所述第一电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缆,且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的连接处固定有对接套,所述对接套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且对接套的下表面通过焊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对接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夹持机构,使用后在对电缆进行稳定夹持以及方便操作的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卡板对电缆表皮造成损伤的电缆对接装置,整体上结构精妙,工作人员也可独立完成对接工作,大大提高了对接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固定装置,通过固定卡座和支撑杆、底座等几个部件的互相结合,提高了对接装置一定的稳定性,为电缆对接提供了辅助结构。

A butt joint device for cabl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对接
,具体是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随着城市建设要求的提高,电缆线路的运用也越来越多,因此运行中电缆故障发生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其中以中间接头故障居多,电缆中间接头是连接两段电缆的接续部分,由于安装质量、材料质量及材料老化等问题,容易引发电缆中间接头故障。但是,现有的电缆对接装置在现场制作时不能按照要求对接,且电缆对接时无法快速、准确、牢固的实现对接,操作繁琐,容易发生漏电,在安装时不同的地形也对电缆的对接造成影响,严重还可导致其他后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包括第一电缆、第二电缆和对接套,所述第一电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缆,且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的连接处固定有对接套,所述对接套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且对接套的下表面通过焊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对接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夹持机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卡座、第一底座、合页、支撑杆和第二底座,所述对接套的下表面通过焊接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通过卡槽连接有固定卡座,所述固定卡座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合页。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长度宽度均相等,且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别对称且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杆呈长条状,且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卡座数量为两个,且固定卡座以合页为中心为基准呈对称设置,所述固定卡座上表面与支撑杆的下表面垂直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紧固套、下卡板、第二紧固套、上卡板、弹性垫层、操作孔和连接部,所述第一电缆的右侧外表面通过粘结套接有第一紧固套,所述第二电缆的左侧外表面通过粘结套接有第二紧固套,所述第一紧固套的右侧和第二紧固套的左侧均设置有上卡板和下卡板,所述上卡板的上表面通过铰接连接于对接套的内壁,所述下卡板的下表面通过铰接连接于对接套的内壁,所诉上卡板和下卡板的内壁贴附有弹性垫层,且上卡板和下卡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连接部,所述操作孔开设于连接部的中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部以操作孔的圆心为基准呈对称设置,所述上卡板的下端和下卡板的上端均设置为半圆形结构,且上卡板和下卡板的半圆形为互通结构,所述第一紧固套和第二紧固套的直径大于上卡板和下卡板的直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部的内壁和第一紧固套、第二紧固套的外壁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弹性垫层为橡胶材质的构件,所述第一紧固套和第二紧固套的内壁直径与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紧固套和第二紧固套均为绝缘材质,且第一紧固套和第二紧固套均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固定装置,通过固定卡座和支撑杆、底座等几个部件的互相结合,提高了对接装置一定的稳定性,为电缆对接提供了辅助结构,可以在对接时减小震动,避免了因地形等其他因素对电缆对接时产生的影响,固定卡座和合页的配合设置使底座灵活安装使用可折叠,便于携带。2、本技术通过设置夹持机构,操作孔及卡板的采用,使用方便且稳定性好,使用后在对电缆进行稳定夹持以及方便操作的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卡板对电缆表皮造成损伤的电缆对接装置,整体上结构精妙,操作简单,工作人员也可独立完成对接工作,大大提高了对接效率,为电缆对接提供了安全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中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连接的侧视图;图中:1、第一电缆;2、第一紧固套;3、下卡板;4、固定卡座;5、第一底座;6、合页;7、支撑杆;8、第二底座;9、第二紧固套;10、第二电缆;11、上卡板;12、弹性垫层;13、夹持机构;14、操作孔;15、连接部;16、对接套;17、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包括第一电缆1、第二电缆10和对接套16,第一电缆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缆10,且第一电缆1和第二电缆10的连接处固定有对接套16,对接套16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且对接套16的下表面通过焊接有固定装置17,对接套16的下表面通过焊接固定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底部通过卡槽连接有固定卡座4,固定卡座4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底座5,第一底座5和第二底座8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合页6,第一底座5和第二底座8的长度宽度均相等,且第一底座5和第二底座8分别对称且平行设置,支撑杆7呈长条状,且支撑杆7的数量为两个,固定卡座4数量为两个,且固定卡座4以合页6为中心为基准呈对称设置,固定卡座4上表面与支撑杆7的下表面垂直连接,固定卡座和合页的配合使用使底座灵活安装使用可折叠,方便携带,加强了对接套16的实用操作性。在图1和图3中:对接套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夹持机构13,第一电缆1的右侧外表面通过粘结套接有第一紧固套2,第二电缆10的左侧外表面通过粘结套接有第二紧固套9,第一紧固套2和第二紧固套9的内壁直径与第一电缆1和第二电缆10的直径相等,第一紧固套2和第二紧固套9均为绝缘材质和中空的管状结构,第一紧固套2的右侧和第二紧固套9的左侧均设置有上卡板11和下卡板3,上卡板11的上表面通过铰接连接于对接套16的内壁,下卡板3的下表面通过铰接连接于对接套16的内壁,所诉上卡板11和下卡板3的内壁贴附有弹性垫层12,且上卡板11和下卡板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连接部15,操作孔14开设于连接部15的中间,连接部15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部15以操作孔14的圆心为基准呈对称设置,连接部15的内壁和第一紧固套2、第二紧固套9的外壁均设置有螺纹,弹性垫层12为橡胶材质的构件,上卡板11的下端和下卡板3的上端均设置为半圆形结构,且上卡板11和下卡板3的半圆形为互通结构,第一紧固套2和第二紧固套9的直径大于上卡板11和下卡板3的直径,在第一紧固套2、第二紧固套9伸入对接套16内后,通过设置卡板可以使得第一电缆1、第二电缆10接头不会脱离对接套16,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第一电缆1和第二电缆10上分别安装第一紧固套2和第二紧固套9,在第一紧固套2、第二紧固套9伸入对接套16内后,通过转动使第一紧固套2、第二紧固套9与连接部15通过螺纹连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一电缆1和第二电缆10上接头直接与对接套16连接,避免了第一电缆1和第二电缆10接头的破损,使得连接安全可靠,不易脱落,操作孔14的开设更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对接,能够对电缆进行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包括第一电缆(1)、第二电缆(10)和对接套(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缆(10),且第一电缆(1)和第二电缆(10)的连接处固定有对接套(16),所述对接套(16)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且对接套(16)的下表面通过焊接有固定装置(17),所述对接套(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夹持机构(13);所述夹持机构(13)包括第一紧固套(2)、下卡板(3)、第二紧固套(9)、上卡板(11)、弹性垫层(12)、操作孔(14)和连接部(15),所述第一电缆(1)的右侧外表面通过粘结套接有第一紧固套(2),所述第二电缆(10)的左侧外表面通过粘结套接有第二紧固套(9),所述第一紧固套(2)的右侧和第二紧固套(9)的左侧均设置有上卡板(11)和下卡板(3),所述上卡板(11)的上表面通过铰接连接于对接套(16)的内壁,所述下卡板(3)的下表面通过铰接连接于对接套(16)的内壁,所诉上卡板(11)和下卡板(3)的内壁贴附有弹性垫层(12),且上卡板(11)和下卡板(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连接部(15),所述操作孔(14)开设于连接部(15)的中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包括第一电缆(1)、第二电缆(10)和对接套(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缆(10),且第一电缆(1)和第二电缆(10)的连接处固定有对接套(16),所述对接套(16)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且对接套(16)的下表面通过焊接有固定装置(17),所述对接套(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夹持机构(13);所述夹持机构(13)包括第一紧固套(2)、下卡板(3)、第二紧固套(9)、上卡板(11)、弹性垫层(12)、操作孔(14)和连接部(15),所述第一电缆(1)的右侧外表面通过粘结套接有第一紧固套(2),所述第二电缆(10)的左侧外表面通过粘结套接有第二紧固套(9),所述第一紧固套(2)的右侧和第二紧固套(9)的左侧均设置有上卡板(11)和下卡板(3),所述上卡板(11)的上表面通过铰接连接于对接套(16)的内壁,所述下卡板(3)的下表面通过铰接连接于对接套(16)的内壁,所诉上卡板(11)和下卡板(3)的内壁贴附有弹性垫层(12),且上卡板(11)和下卡板(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连接部(15),所述操作孔(14)开设于连接部(15)的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7)包括固定卡座(4)、第一底座(5)、合页(6)、支撑杆(7)和第二底座(8),所述对接套(16)的下表面通过焊接固定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底部通过卡槽连接有固定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元粉何继成
申请(专利权)人:何继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