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频双馈高增益全向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12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频双馈高增益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外罩、低频辐射部分和高频辐射部分;低频辐射部分包括第一低频振子、第二低频振子、第一同轴线缆和第二同轴线缆,第一同轴线缆一端与第一低频振子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低频振子相连,第二同轴线缆与第一低频振子相连,实现对低频的馈电。高频辐射部分包括第一高频振子、第二高频振子、第三高频振子、微带线、第三同轴线缆,微带线将第一高频振子、第二高频振子、第三高频振子连接起来,第三同轴线缆与第一高频振子相连,实现对高频的馈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适合批量生产,极大程度节省成本,且性能较好。

A high gain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with dual frequency and doubly f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频双馈高增益全向天线
本技术涉及移动通信天线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频双馈高增益全向天线。
技术介绍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已经尝到了WiFi给我们带来的便利,WiFi的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WiFi已经进入802.101ac时代,其拥有的两个工作频段:2.4G和5.8G,一方面解决了远距离常规数据传输需求及近距离高清视频的传输需求,另一方面也改善了传输信道的拥挤问题。因此,生产制造出可以工作在2.4G和5.8G双频段的天线十分必要。但目前常见的双频双馈天线高低频均采用同轴线缆连接馈电,一方面导致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不易生产;具体可参见公开号为CN206610911U的中国技术专利所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增益、高隔离且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双频双馈高增益全向天线。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频双馈高增益全向天线,包括:天线外罩,设置在天线外罩内的PCB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PCB板正方两面的低频辐射部分和高频辐射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频双馈高增益全向天线,包括:天线外罩,设置在天线外罩内的PCB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PCB板正方两面的低频辐射部分和高频辐射部分;所述低频辐射部分包括第一低频振子、第二低频振子、第一同轴线缆和第二同轴线缆,所述第一同轴线缆一端与所述第一低频振子相连,所述第一同轴线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低频振子相连,所述第二同轴线缆与所述第一低频振子相连,实现对低频的馈电;所述高频辐射部分包括第一高频振子、第二高频振子、第三高频振子和第三同轴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频振子和所述第二高频振子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高频阵子和所述第三高频振子之间均通过微带线连接,且所述第二高频振子的两个振子臂通过所述微带线短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频双馈高增益全向天线,包括:天线外罩,设置在天线外罩内的PCB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PCB板正方两面的低频辐射部分和高频辐射部分;所述低频辐射部分包括第一低频振子、第二低频振子、第一同轴线缆和第二同轴线缆,所述第一同轴线缆一端与所述第一低频振子相连,所述第一同轴线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低频振子相连,所述第二同轴线缆与所述第一低频振子相连,实现对低频的馈电;所述高频辐射部分包括第一高频振子、第二高频振子、第三高频振子和第三同轴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频振子和所述第二高频振子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高频阵子和所述第三高频振子之间均通过微带线连接,且所述第二高频振子的两个振子臂通过所述微带线短路;所述第三同轴线缆与所述第一高频振子连接,实现对高频的馈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频双馈高增益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同轴线缆与所述第一低频振子缝隙耦合馈电,所述第一同轴线缆与所述第二低频振子相连时,所述第一同轴线缆的内导体与所述第二低频振子的上臂焊接,所述第一同轴线缆的外导体与所述第二低频振子的下臂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频双馈高增益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同轴线缆的外导体与所述第一高频振子的下臂焊接,所述第三同轴线缆的内导体焊接连接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梁晓涓章玉涛陈志兴胡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