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嵌入式芯片的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40998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芯片的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单元、信号采集电路、电源转换电路、逆变器、继电器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光纤通信模块和故障报警模块,主控单元的核心控制器为型号为STM32的嵌入式芯片,信号采集电路、显示模块、光纤通信模块和故障报警模块与主控单元电连接;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全钒液电池的电压信号、电流信号以及温度信号后发送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通过光纤通信模块与上位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电池侧实时数据监测及保护,可以广泛应用于电池领域。

An all vanadium liquid flow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embedded c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嵌入式芯片的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嵌入式芯片的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全钒液流电池(VanadiumFlowBattery,缩写VFB)是绿色的产业化的新型液流电池之一。钒电池具有容量大,功率和容量独立设计,循环寿命长,绿色环保以及安全性高等特点,在光伏发电、后备电源、智能电网、军用蓄电等领域都有宽泛的使用前景。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缩写BMS)是电池与用户之间的纽带,可以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充和过放,延长电池的寿命。国内外相关行业对BMS的研究和开发大部分都集中在电动汽车电池上。全钒液流电池由于推广较晚、推广范围较窄、控制设备昂贵以及调试环境欠缺的限制条件,钒电池的BMS研制较晚。随着钒电池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公司也开始重视钒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大部分研究机构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一样,大多采用西门子S7-200型号PLC对钒流电池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信息的采集,但是PLC端口有限,扩展成本较高且增加智能化接口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芯片的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以保证全钒液流电运行可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单元、信号采集电路、电源转换电路、逆变器、继电器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光纤通信模块和故障报警模块,所述主控单元的核心控制器为型号为STM32的嵌入式芯片,所述信号采集电路、显示模块、光纤通信模块和故障报警模块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全钒液电池的电压信号、电流信号以及温度信号后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系统电源转换为低压直流电为系统供电,所述逆变器用于将系统电源进行逆变转换后为钒电池中的循环泵供电,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主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循环泵和系统电源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所述光纤通信模块与上位机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芯片的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实现了电压、电流、温度等信号的采集以及工作状态的监测和控制,并能存储和远程上传数据。该系统利用霍尔传感器实现电压电流的采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采用STM32,成本低,扩展空间大;此外,系统在硬件电路设计中采取滤波保证采集数据的精度,采用光耦加继电器双重隔离保证可靠性。系统经过实验室测试和现场联机测试,运行稳定,可投入批量研制和生产。总之,本技术不仅可实现电池侧实时数据监测以及保护,还能存储和远程电脑和手机同时访问数据,并且端口扩展简单且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为全钒液流储能电池(VFB)的工作原理图;图3为信号采集电路和主控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电源转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保护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继电器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为电堆,2为正极电解液,3为负极电解液,4为正泵,5为负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单元、信号采集电路、电源转换电路、备用锂电池、逆变器、继电器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光纤通信模块和故障报警模块。其中,所述信号采集电路、显示模块、光纤通信模块和故障报警模块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全钒液电池的电压信号、电流信号以及温度信号后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系统电源转换为低压直流电为系统供电,所述逆变器用于将系统电源进行逆变转换后为钒电池中的循环泵供电,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主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循环泵和系统电源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所述光纤通信模块与上位机连接。故障报警模块包括指示灯和蜂鸣器,其通过指示灯的颜色变化和蜂鸣声提示故障,便于操作人员及时排除故障。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采用昆仑通泰的屏,基于MCGS组态软件进行上位机开发。上位机软件可以实时的监控电池的工作状态、采集的相关参数、运行曲线、故障点以及进行参数校准。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按钮、霍尔电压传感器、霍尔电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霍尔电压传感器用于直接监测钒电池的两端电压,电流传感器直接套在电池的供电线路上,用于采集钒电池的电流信号,温度传感器放置钒电池侧,用于钒电池测量温度。如图2所示,为全钒液流储能电池(VFB)的工作原理图;VFB是一种不同价态钒离子作为正负极电活性物质,活性物质溶解于支持电解质中呈液态循环流动的新型氧化还原储能液流电池。VFB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整个储能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的电解液,外接循环泵,电堆以及相关管路组成。其工作原理:通过外接正负两个交流循环泵,把储液罐中的电解液泵入电堆内部,使其在不同的储液罐和半电池的闭合回路中循环流动,在两个氧化还原电对的电势差的作用下,进入半电池的电解液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电池完成充放电。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的核心控制器为型号为STM32的嵌入式芯片,本实施例中,面向5kW30kWh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而设计,电池的功率为5KW,电堆电压为48V,容量可达30KWh。本实施例中,对VFB进行端电压采集时,需要将端电压的电压信号转换为0~3V的电压信号,然后系统对0~3V的电压信号进行采集。对VFB进行运行电流采集时,利用霍尔电流传感器也是将电流转换成0~3V的电压信号,然后系统对0~3V的电压信号进行采集。本实施例采用DS18B20进行电堆温度采集,采集的温度值转换成电阻值,再将电阻值转换成电压值输入值系统。STM32自带12位18通道的ADC转换器,因此,采集到的电压、电流和温度信号经过转换后进入STM32内置的ADC中进行转换。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转换模块和第二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用于将48V直流电压的系统电源转换为24V直流电压后给所述主控模块的继电器控制模块内的继电器供电,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用于将24V直流电压转换为5V直流电压后给所述信号采集电路供电。如图4所示,为电源转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保护电路,如图5所示,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多个独立设置的光耦TLP250,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一个光耦TLP250与所述继电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单元、信号采集电路、电源转换电路、逆变器、继电器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光纤通信模块和故障报警模块,/n所述主控单元的核心控制器为型号为STM32的嵌入式芯片,所述信号采集电路、显示模块、光纤通信模块和故障报警模块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全钒液电池的电压信号、电流信号以及温度信号后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系统电源转换为低压直流电为系统供电,所述逆变器用于将系统电源进行逆变转换后为钒电池中的循环泵供电,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主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循环泵和系统电源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所述光纤通信模块与上位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单元、信号采集电路、电源转换电路、逆变器、继电器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光纤通信模块和故障报警模块,
所述主控单元的核心控制器为型号为STM32的嵌入式芯片,所述信号采集电路、显示模块、光纤通信模块和故障报警模块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全钒液电池的电压信号、电流信号以及温度信号后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系统电源转换为低压直流电为系统供电,所述逆变器用于将系统电源进行逆变转换后为钒电池中的循环泵供电,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主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循环泵和系统电源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所述光纤通信模块与上位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按钮、霍尔电压传感器、霍尔电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霍尔电压传感器用于直接监测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青牛慧芳张文冯杰王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