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71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该触控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可视触控区和周边线路区;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可视触控区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电极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周边线路区的多条金属引线,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多条金属引线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由不同材料构成。通过将双层电极设置为不同的电极材料,不仅能够改善触控面板因阻抗过高而无法制作大尺寸触摸屏的缺点,还可以避免出现遮蔽视效和透光率较低的问题。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容式触控面板技术中,一般情况下,双层电极均是由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构成,但是由于透明导电材料的电阻率一般仍较金属导电材料高,从而会造成讯号不好,故无法应用于大尺寸触摸屏。同时,双层电极还可以均是由金属线路交织而成的金属网格(metalmesh)构成,但是双层metalmesh的金属线会出现遮蔽视效和透光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双层电极设置为不同的电极材料,不仅能够改善触控面板因阻抗过高而无法制作大尺寸触摸屏的缺点,还可以避免出现遮蔽视效和透光率较低的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可视触控区和周边线路区;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可视触控区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电极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周边线路区的多条金属引线,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多条金属引线电性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由不同材料构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由金属网格构成,所述第二电极由氧化铟锡构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引线由10nm至100nm的铜粉末或银粉末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而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引线的宽度不大于15μm或不大于10μ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基板,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多个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多个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基板,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通过架桥方式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任一表面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与所述基板贴合的盖板;其中,所述基板和所述盖板中的任意一者由硬质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质材料选自玻璃;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或聚氨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面板;以及与所述触控面板电性连接的触控芯片。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可视触控区和周边线路区;在所述基板的可视触控区制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电极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电极,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由不同材料构成;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的端部设置对位靶标;利用影像对位系统使3D打印机对准所述对位靶标;以及所述3D打印机根据接收的预设电路图形,在所述基板的周边线路区作喷印图型,以形成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的端部电连接的多条金属引线,所述多条金属引线的宽度不大于15μm或不大于10μm。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3D打印机喷印图型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3D打印机中装载打印原料;其中,所述打印原料包括10nm至100nm的铜粉末或银粉末。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通过将双层电极设置为不同的电极材料,不仅能够改善触控面板因阻抗过高而无法制作大尺寸触摸屏的缺点,还可以避免出现遮蔽视效和透光率较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7和图8所示为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触控面板包括:基板12,基板12包括可视触控区和周边线路区;设置在基板12的可视触控区的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多个第一电极13和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多个第二电极14;以及设置在基板12的周边线路区的多条金属引线15,多个第一电极13和多个第二电极14分别与多条金属引线15电性连接。应当理解,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可以是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中的任意一种,当第一电极13为感应电极时,第二电极14为驱动电极;当第一电极13为驱动电极时,第二电极14为感应电极,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应当理解,多个第一电极13和多个第二电极14布设在基板12的可视触控区,可视触控区是指基板12的中心区域,等同于触控屏的显示区域;多条金属引线15布设在基板12的周边走线区,周边走线区是指围绕基板12的中心区域的边缘区域。一个第一电极13与一条金属引线15电性连接,一个第二电极14与一条金属引线15电性连接,由此所形成的多条金属引线15都汇集在触控面板的某个侧面(可以为触控面板的上侧、下侧、左侧或者右侧)的中央,以与触控芯片连接,从而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触控芯片连接起来。在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由不同材料构成。由于由同一材料构成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可能会出现阻抗过高、遮蔽视效或者透光率不够好等缺点,因此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可以由不同材料构成,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并不限定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分别具体由何种材料构成,只要可以规避上述提到的缺点即可。应当理解,多个第一电极13沿第一方向A延伸,任意相邻的两第一电极13互不相连,多个第二电极14沿第二方向B延伸,任意相邻的两第二电极14互不相连。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并不限定该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的实际轮廓结构,其轮廓结构可以是条形、菱形或三角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设计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的轮廓结构;同时,本技术实施例也并不限定该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的实际内部图案,其内部图案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网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设计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的内部图案。还应当理解,第一方向A或第二方向B可以是X轴方向(横向)或Y轴方向(纵向),即,当第一方向A是X轴方向(横向),那么第二方向B就是指Y轴方向(纵向),当第一方向A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可视触控区和周边线路区;/n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可视触控区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电极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电极;以及/n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周边线路区的多条金属引线,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多条金属引线电性连接;/n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由不同材料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可视触控区和周边线路区;
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可视触控区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电极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电极;以及
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周边线路区的多条金属引线,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多条金属引线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由不同材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由金属网格构成,所述第二电极由氧化铟锡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引线由10nm至100nm的铜粉末或银粉末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引线的宽度不大于15μm或不大于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基板,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胜智吕育仁吴家慧薛玉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变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