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屏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71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屏及显示装置。所述电容屏包括盖板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贴合于所述盖板,所述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和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呈柔性,其自所述传感器本体向外延伸形成,所述传感器本体包括功能区和位于所述功能区四周的非功能区,所述功能区设有导电层,所述非功能区设有边缘走线,所述弯折部上设有信号走线,所述边缘走线分别与所述导电层和所述信号走线电连接。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电容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弯折部的设置,使传感器与FPC绑定时,使绑定区外移,从而实现了电容屏的边框变窄,尤其适用于大尺寸的电容屏和显示装置。

A capacitive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屏和显示装置
本技术属于显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屏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大尺寸电容屏,如图1~3所示,包括盖板1′和SENSOR(传感器)2′,传感器2′包括功能区(对应电容屏的视窗区)21′和非功能区(对应电容屏的边框区)22′,功能区21′内设有导电层211′,非功能区22′内既设有与导电层211′电连接的边缘走线221′,还设有与边缘走线电连接的信号走线222′,该信号走线222′是用于与FPC(柔性电路板)3′绑定的,然后FPC弯折后引出信号走线与主控板连接。因此,电容屏的SENSOR与FPC的绑定是在电容屏的边框区进行,由于SENSOR与FPC的绑定区G′会存在一定的绑定宽度,而这个绑定宽度存在于边框宽度W′内,这样使得总体边框就会比较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屏和显示装置,可实现窄边框,以解决目前大尺寸电容屏的边框区较宽的问题。一种电容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贴合于所述盖板后方,所述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和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呈柔性,其自所述传感器本体向外延伸形成,所述传感器本体包括功能区和位于所述功能区外周的非功能区,所述功能区设有导电层,所述非功能区设有边缘走线,所述弯折部上设有信号走线,所述边缘走线与所述导电层和所述信号走线电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容屏,由于传感器本体的功能区对应于电容屏的视窗区,其非功能区对应于电容屏的边框区,其通过弯折部的设置,一方面由于弯折部是柔性的,当FPC与主控板连接时,弯折部呈弯折状态与FPC连接,代替了原FPC的弯折;另一方面将信号走线设置在传感器本体之外(即边框区之外),用于传感器的信号走线与FPC绑定的绑定区外移(绑定区移出了边框区),使边框区省去了绑定宽度所占用的边框宽度,从而实现了电容屏的边框变窄,尤其适用于大尺寸的电容屏。可以在传感器的一个边设置弯折部,设置了弯折部的一边,电容屏的这一边框变窄(对于不设弯折部的一边,信号走线仍然设置在非功能区,绑定区仍然在边框区内);也可以优选地在多个边都设置弯折部,使得电容屏的多个边框变窄。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本体包括第一导电膜本体和第二导电膜本体,所述第一导电膜本体贴合于所述盖板,所述第二导电膜本体贴合于所述第一导电膜本体,所述第一导电膜本体包括位于功能区的第一导电层和位于非功能区的第一边缘走线,所述第一边缘走线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膜本体包括位于功能区的第二导电层和位于非功能区的第二边缘走线,所述第二边缘走线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每个弯折部自所述第一导电膜本体或第二导电膜本体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弯折部上设有第一信号走线或第二信号走线,所述第一信号走线与所述第一边缘走线电连接,或所述第二信号走线与所述第二边缘走线电连接。这是传感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即传感器一般包括TX导电膜和RX导电膜,第一导电膜本体和第二导电膜本体按功能划分可以分别属于TX导电膜和RX导电膜的一部分,弯折部可以是TX导电膜的一部分,也可以是RX导电膜的一部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传感器还可以只包括一个导电膜,该导电膜具有两个面,每个面分别具有TX导电面或RX导电面。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本体还包括第一光学胶层和第二光学胶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膜本体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第二光学胶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膜本体与所述第二导电膜本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包括一个第一弯折部和两个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自所述第一导电膜本体的上边缘或下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弯折部自所述第二导电膜本体的左边缘或右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导电膜本体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一体成型组成第一导电膜,所述第二导电膜本体与所述两个第二弯折部一体成型组成第二导电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膜和所述第二导电膜均为柔性导电膜。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容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FPC,所述FPC与所述弯折部电连接。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每个弯折部包括汇集部、过渡部和N个连接部,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每个连接部自传感器本体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传感器本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连接每个连接部及所述汇集部,所述汇集部由所述过渡部向外延伸形成。这种实施方式下,电容屏边框可以变得更窄,尤其适用于当电容屏尺寸太大边缘走线太多时,每一导电膜只伸出一个弯折区后的边框仍然无法满足需求时,通过弯折部的这个结构可以使边缘走线分多段伸出来以便获得更窄的边框。进一步地,所述边缘走线被划分为N股,所述信号走线被相应地划分为N股,每股信号走线起始于每个连接部,并与每股边缘走线电连接,N股信号走线延伸经过所述过渡部,并于所述汇集部汇集终止。即,边缘走线分多段伸出,但可以不用多段绑定,通过在汇集部汇集后,仍然只需要绑定一次,从而节省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容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和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传感器本体贴合于所述盖板,所述弯折部呈柔性,其自传感器本体一体化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弯折部外露于所述盖板,所述弯折部外露于所述盖板部分设置有绑定区。该电容屏中,只需要将绑定区设置在盖板外部即可实现电容屏的窄边框。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电容屏。由于电容屏边框可以做得很窄,从而增大了显示屏占比,使产品更具有竞争力。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电容屏后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D部位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的电容屏中FPC弯折后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1一种实施方式的框电容屏后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E部位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传感器示意图;图7为图4中的电容屏分解示意图;图8为图4的电容屏中FPC弯折后的B-B向剖视图;图9为图4的电容屏中FPC弯折后的C-C向部分剖视图;图10为实施例1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容屏后视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的传感器示意图;其中:1-盖板,2-传感器,21-传感器本体,211-功能区,2111-导电层,212-非功能区,2121-边缘走线,213-第一光学胶层,214-第一导电膜本体,2141-第一边缘走线,215-第二光学胶层,216-第二导电膜本体,2161-第二边缘走线,22-弯折部,221-第一弯折部,222-第二弯折部,223-信号走线,2231-第一信号走线,2232-第二信号走线,224-绝缘层,225-汇集部,226-过渡部,227-连接部,3-FPC。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4~7所示,图4为本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容屏后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E部位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传感器示意图,图7为图4中的电容屏分解示意图。一种电容屏,包括盖板1和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贴合于所述盖板后方,所述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和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呈柔性,其自所述传感器本体向外延伸形成,所述传感器本体包括功能区和位于所述功能区外周的非功能区,所述功能区设有导电层,所述非功能区设有边缘走线,所述弯折部上设有信号走线,所述边缘走线与所述导电层和所述信号走线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贴合于所述盖板后方,所述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和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呈柔性,其自所述传感器本体向外延伸形成,所述传感器本体包括功能区和位于所述功能区外周的非功能区,所述功能区设有导电层,所述非功能区设有边缘走线,所述弯折部上设有信号走线,所述边缘走线与所述导电层和所述信号走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本体包括第一导电膜本体和第二导电膜本体,所述第一导电膜本体贴合于所述盖板,所述第二导电膜本体贴合于所述第一导电膜本体,所述第一导电膜本体包括位于功能区的第一导电层和位于非功能区的第一边缘走线,所述第一边缘走线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膜本体包括位于功能区的第二导电层和位于非功能区的第二边缘走线,所述第二边缘走线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每个弯折部自所述第一导电膜本体或第二导电膜本体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弯折部上设有第一信号走线或第二信号走线,所述第一信号走线与所述第一边缘走线电连接,或所述第二信号走线与所述第二边缘走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本体还包括第一光学胶层和第二光学胶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膜本体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第二光学胶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膜本体与所述第二导电膜本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一个第一弯折部和两个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自所述第一导电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营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