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面冲击地压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557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煤炭开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工作面冲击地压预警装置,包括外壳、微震传感组件、应力传感组件和处理组件,所述微震传感组件包括第一微震传感器、第一微震采集仪、第一导线、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第二微震传感器、第二微震采集仪、第二导线和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微震采集仪用来采集微震传感器获取到的微震信号,应力采集仪用来采集所述钻孔应力计获取的应力,微震采集仪和应力采集仪采集到的微震信号和应力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传输到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数据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预警信号通过报警器语音提示现场施工人员危险信息,让现场施工人员及时实施防护措施,减少设备的损坏,降低生产成本。

An early warning device for working face rockbur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作面冲击地压预警装置
本技术属于煤炭开采
,尤其涉及一种工作面冲击地压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煤矿的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煤矿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日趋复杂,岩爆灾害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制约煤矿安全开采的关键因素,冲击地压(在非煤矿开采中也称为“岩爆”)是矿井动力灾害的典型现象,具有突然,猛烈的特征,常常导致设备损坏,巷道不稳定,人员伤亡等,1933年,辽宁省胜利煤矿成为中国第一个遭受冲击地压的煤矿,此后全国各矿区(井)都有发生岩爆事故的报道,根据相关研究记录,1985年,中国只有32个煤矿发生冲击地压灾害,到2019年,有200多个岩爆矿井,在2004-2019年期间,煤矿发生了37起重大灾害,造成340多人死亡,数千人受伤,冲击灾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煤岩体变形和破裂动态演变引起的突发性动态灾害,准确监测和预警,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缓解危险和压力,是防止冲击灾害发生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作面冲击地压预警装置,旨在解决工作面冲击地压预警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作面冲击地压预警装置,包括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作面冲击地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微震传感组件(2)、应力传感组件(3)和处理组件(4),所述微震传感组件(2)包括第一微震传感器(21)、第一微震采集仪(22)、第一导线(23)、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24)、第二微震传感器(25)、第二微震采集仪(26)、第二导线(27)和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28),所述第一微震采集仪(22)与所述第一导线(23)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微震采集仪(22)位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所述第一微震传感器(21)与所述第一导线(23)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微震传感器(21)位于所述第一导线(23)远离所述第一微震采集仪(22)的一端,所述第一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面冲击地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微震传感组件(2)、应力传感组件(3)和处理组件(4),所述微震传感组件(2)包括第一微震传感器(21)、第一微震采集仪(22)、第一导线(23)、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24)、第二微震传感器(25)、第二微震采集仪(26)、第二导线(27)和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28),所述第一微震采集仪(22)与所述第一导线(23)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微震采集仪(22)位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所述第一微震传感器(21)与所述第一导线(23)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微震传感器(21)位于所述第一导线(23)远离所述第一微震采集仪(22)的一端,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24)与所述第一微震采集仪(22)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24)位于所述第一微震采集仪(22)的一侧,所述第二微震采集仪(26)与所述第二导线(27)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微震采集仪(26)位于所述第一微震采集仪(22)的一侧,所述第二微震传感器(25)与所述第二导线(27)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微震传感器(25)位于所述第二导线(27)远离所述第二微震采集仪(26)的一端,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28)与所述第二微震采集仪(26)固定连接,且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28)位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24)的一侧;
所述应力传感组件(3)包括钻孔应力计(31)、应力采集仪(32)、第三导线(33)和第三无线信号发射器(34),所述钻孔应力计(31)与所述第三导线(33)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导线(33)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宇王彦军白锋明灿王浩森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银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