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水纸管的涂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29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水纸管的涂胶装置,其包括支架、进胶块、出胶块和出胶口,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进胶块上端面,所述进胶块包括进胶口、过滤器、上进胶通道,所述进胶口与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出口与上进胶通道连接,所述出胶块包括上出胶块和下出胶块,所述上出胶块包括第一限流片和下进胶通道,所述下出胶块包括第二限流片和凹槽,所述第二限流片与凹槽之间形成容胶腔,所述出胶口为上出胶块与下出胶块之间的一道细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进行纸管的缠绕成型,能够提高粘合质量,保证该胶水在纸带上涂布均匀,附有该胶水的纸带固化快,无需烘干步骤即可成型纸管,提高加工效率。

A gluing device for waterless paper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水纸管的涂胶装置
本技术涉及纸管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无水纸管的涂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工业用纸管通常采用纸带螺旋缠绕的方式来成型制造,在纸管缠绕前,胶管将大量粘胶滴在纸带上,采用多组滚轮配合,将粘胶压匀在纸带上,再进行缠绕成型,多余的粘胶可进行回收,这种上胶方式所使用的粘胶含水量较高,在纸管成型后需要进行烘干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加工,由于纸管烘干后的长度、壁厚及重量均会发生变化,给生产带来很大的不可控性,同时烘干增加人工搬运及烘干时间,在搬运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碰伤等情况,而且烘干后长度会缩短,还要再经过精切加工后才能作为成品,精切加工需要切除纸管的多余部分,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工业用纸管生产过程中,能够将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均匀涂布在纸带上的无水纸管的涂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水纸管的涂胶装置,包括支架、进胶块、出胶块和出胶口;所述进胶块包括进胶口、过滤器和上进胶通道;所述出胶块包括上出胶块和下出胶块,所述上出胶块包括第一限流片和下进胶通道;所述下出胶块包括第二限流片和凹槽;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进胶块的上端面;所述进胶口的入口设置在进胶块的上端面,并且位于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进胶口的出口与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出口与上进胶通道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限流片的一侧与所述上进胶通道的出口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下进胶通道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片的一侧和下进胶通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片的另一侧与凹槽之间形成容胶腔;所述出胶口为所述上出胶块与下出胶块之间形成的一道细缝;所述出胶口与所述容胶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无水纸管采用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进行粘合。进一步地,所述上出胶块和下出胶块均对应设置一个锥角,两个锥角之间形成的细缝作为所述出胶口。进一步地,所述上进胶通道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下进胶通道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流片具有与上进胶通道、下进胶通道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二限流片上具有与下进胶通道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限流片的通孔直径与下进胶通道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限流片的通孔直径小于下进胶通道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进胶口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进一步地,所述进胶块和上出胶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出胶块和下出胶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流片和第二限流片为铜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过滤器滤除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中的杂质,提高粘合质量,采用通道与限流片的配合以及设置容胶腔,保证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在装置内流通平稳,出胶口设置为细缝能够使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均匀涂布在纸带上,附有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的成型纸带固化快,无需烘干步骤即可进行下一步加工,提高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无水纸管的涂胶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无水纸管的涂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支架;2-进胶块;3-上出胶块;4-下出胶块;5-进胶口;6-出胶口;7-过滤器;8-上进胶通道;9-第一限流片;10-下进胶通道;11-第二限流片;12-凹槽;13-锥角。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照图1-2,一种无水纸管的涂胶装置,包括支架、进胶块、出胶块和出胶口;所述进胶块包括进胶口、过滤器和上进胶通道;所述出胶块包括上出胶块和下出胶块,所述上出胶块包括第一限流片和下进胶通道;所述下出胶块包括第二限流片和凹槽;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进胶块的上端面;所述进胶口的入口设置在进胶块的上端面,并且位于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进胶口的出口与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出口与上进胶通道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限流片的一侧与所述上进胶通道的出口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下进胶通道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片的一侧和下进胶通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片的另一侧与凹槽12之间形成容胶腔;所述出胶口为所述上出胶块与下出胶块之间形成的一道细缝;所述出胶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无水纸管的涂胶装置的支架将整个装置固定于工作位置上,进胶口连接外部的进胶管道,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从进胶口流入过滤器,经过过滤器过滤杂质后,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沿着上进胶通道流向上出胶块,在第一限流片的作用下,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的流量保持稳定,沿着下进胶通道流向下出胶块上第二限流片和凹槽形成的容胶腔,最后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从上出胶块和下出胶块之间的一道细缝流出,并涂布在纸带上,从而实现了均匀涂布。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过滤器滤除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中的杂质,提高粘合质量,通过容胶腔确保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的流量稳定,同时出胶口设置为细缝能够均匀地在纸带上涂布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附有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的纸带固化快,成型后的纸管无需进行烘干步骤,能够提高纸管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无水纸管采用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进行粘合。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无水纸管采用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进行粘合,可以减少后续加工步骤。进一步地,所述上出胶块和下出胶块均对应设置一个锥角,两个锥角之间形成的细缝作为所述出胶口。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锥角作为出胶口,能够防止出胶时粘胶横流。进一步地,所述上进胶通道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下进胶通道的直径。由上述描述可知,上进胶通道直径大于或者等于下进胶通道,可以保证粘胶从上进胶通道流入下进胶通道时,流量变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流片具有与上进胶通道、下进胶通道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二限流片上具有与下进胶通道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限流片的通孔直径与下进胶通道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限流片的通孔直径小于下进胶通道的直径。由上述描述可知,限流片设置与进胶通道一一对应的通孔,保证粘胶顺利通过限流片,并充分利用限流片的限流作用。进一步地,所述进胶口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由上述描述可知,进胶口的数量可以根据胶量的需求进行添加。进一步地,所述进胶块和上出胶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出胶块和下出胶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螺栓将进胶块、上出胶块和下出胶块固定连接,保证涂胶装置牢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流片和第二限流片为铜片。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铜片作为限流片,能够承受装置内部流量变化带来的冲击。请参照图1及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为:一种无水纸管的涂胶装置,包括支架1、进胶块2、出胶块和出胶口6,优选的,所述无水纸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水纸管的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进胶块、出胶块和出胶口;/n所述进胶块包括进胶口、过滤器和上进胶通道;/n所述出胶块包括上出胶块和下出胶块,所述上出胶块包括第一限流片和下进胶通道;/n所述下出胶块包括第二限流片和凹槽;/n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进胶块的上端面;/n所述进胶口的入口设置在进胶块的上端面,并且位于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进胶口的出口与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出口与上进胶通道的入口连接;/n所述第一限流片的一侧与所述上进胶通道的出口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下进胶通道的入口连接;/n所述第二限流片的一侧和下进胶通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片的另一侧与凹槽之间形成容胶腔;/n所述出胶口为所述上出胶块与下出胶块之间形成的一道细缝;/n所述出胶口与所述容胶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水纸管的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进胶块、出胶块和出胶口;
所述进胶块包括进胶口、过滤器和上进胶通道;
所述出胶块包括上出胶块和下出胶块,所述上出胶块包括第一限流片和下进胶通道;
所述下出胶块包括第二限流片和凹槽;
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进胶块的上端面;
所述进胶口的入口设置在进胶块的上端面,并且位于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进胶口的出口与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出口与上进胶通道的入口连接;
所述第一限流片的一侧与所述上进胶通道的出口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下进胶通道的入口连接;
所述第二限流片的一侧和下进胶通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片的另一侧与凹槽之间形成容胶腔;
所述出胶口为所述上出胶块与下出胶块之间形成的一道细缝;
所述出胶口与所述容胶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水纸管的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水纸管采用高温可熔化、不含水分的胶水进行粘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水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铁忠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高沧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