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设备壳体的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16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38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设备壳体的检具。该检具用于检测待检测壳体中待检测孔和待检测面的相对位置,待检测面位于待检测孔一侧的外边缘,检具包括:孔定位部及面定位部。孔定位部用于与待检测孔定位配合。面定位部与孔定位部连接,用于与待检测面定位配合。孔定位部与面定位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待检测孔与待检测面的位置公差要求设定。在检测时,通过判断面定位部与待检测壳体的待检测面是否定位配合,以及孔定位部与待检测孔是否定位配合,进而确定待检测壳体是否合格。该检具的结构简单,检测方式简单,不受待检测壳体的结构影响,采用该检具进行检测,利于提升待检测壳体的合格率。

Inspection tool for equipment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设备壳体的检具
本公开涉及机械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设备壳体的检具。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包括中框、设于中框一面的显示屏、以及设于中框另一面的后盖,中框上设有组装元器件的安装孔。随着对高屏占比的追求,面向显示屏的中框端部的宽度越来越窄,而背离显示屏的中框端部需要与后盖粘结而遮挡部分安装孔,并形成倒扣结构。举例而言,中框设有前置摄像孔,背离显示屏的中框端部遮挡部分前置摄像孔并形成倒扣结构,倒扣结构还遮挡其与前置摄像孔之间的定位面,这不利于采用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检测定位面与前置摄像孔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不能确定中框是否合格,容易造成前置摄像模组的偏心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用于设备壳体的检具。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设备壳体的检具,用于检测待检测壳体中待检测孔和待检测面的相对位置,所述待检测面设于所述待检测孔一侧的外边缘,所述检具包括:孔定位部,用于与所述待检测孔定位配合;以及面定位部,与所述孔定位部连接,用于与所述待检测面定位配合;所述孔定位部与所述面定位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所述待检测孔与所述待检测面的位置公差要求设定。可选地,所述检具包括第一定位柱、以及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的一端连接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沿径向向外凸出于所述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的部分侧面形成所述面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柱的部分侧面形成所述孔定位部。可选地,所述面定位部包括弧形面、平面或异形面。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柱沿周向的外轮廓与所述待检测孔沿周向的至少1/2的内壁定位配合。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柱包括圆柱、椭圆柱、方形柱或多边形柱。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柱为实心柱或空心柱。可选地,所述检具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二定位柱背离所述第一定位柱的一端连接。可选地,所述手柄与所述面定位部沿纵向分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柱的轴线两侧。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柱背离所述第二定位柱的端部设为倒角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柱背离所述第一定位柱的端部设为倒角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柱面向所述第一定位柱的端部设为倒角结构。可选地,所述待检测壳体包括中框,所述待检测孔包括设于所述中框的前置摄像孔,所述待检测面包括设于所述前置摄像孔外的定位面,用于对组装于所述前置摄像孔内的摄像模组定位。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壳体的检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壳体的检具,在检测时,通过判断面定位部与待检测壳体的待检测面是否定位配合,以及孔定位部与待检测孔是否定位配合,进而确定待检测壳体是否合格。该检具的结构简单,检测方式简单,不受待检测壳体的结构影响,采用该检具进行检测,利于提升待检测壳体的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中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中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图3所示为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中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所示为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模组与中框组装后的局部剖视图;图5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检具与待检测壳体配合时的局部剖视图;图6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检具的剖视图;图7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检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公开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图1所示为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中框1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中框1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图3所示为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中框110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所示为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模组120与中框110组装后的局部剖视图。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考图1至图4,电子设备包括中框110、设于中框110一面的显示屏、以及设于中框110另一面的后盖,中框110上设有组装元器件的安装孔,比如前置摄像孔111。随着对高屏占比的追求,在制造中框110时,使中框110面向显示屏的端部的宽度越来越窄,并且前置摄像孔111越来越靠近中框110的边缘,而中框110背离显示屏的端部需要与后盖粘结,因此中框110端部的宽度较宽,沿前置摄像孔111的轴线方向观察,中框110的端部遮挡部分前置摄像孔111,形成倒扣结构112。倒扣结构112与前置摄像孔111之间设有定位面113,定位面113设于前置摄像孔111一侧的外边缘,定位面113未遮挡前置摄像孔111,用于对摄像模组120定位,以使摄像模组120准确地组装于前置摄像孔111中。参考图3,摄像模组120组装于中框110后,摄像模组120的侧壁与定位面113配合定位。沿前置摄像孔111的轴线方向,倒扣结构112遮挡定位面113及部分前置摄像孔111,采用CCD图像传感器无法检测定位面113与前置摄像孔111之间的相对位置尺寸。由于摄像模组120基于定位面113安装于前置摄像孔111内,并且在摄像模组120安装于前置摄像孔111后,不易调整摄像模组120的位置,当定位面113与前置摄像孔111之间的距离偏大或偏小时,容易导致摄像模组120在前置摄像孔111内偏心,进而降低电子设备的产品合格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设备壳体的检具,用于检测待检测壳体中待检测孔和待检测面的相对位置,待检测面设于待检测孔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检测壳体包括中框,待检测孔包括设于中框的前置摄像孔,待检测面包括设于前置摄像孔外的定位面,用于对组装于前置摄像孔内的摄像模组定位。中框的端部遮挡定位面及部分前置摄像孔,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设备壳体的检具,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待检测壳体中待检测孔和待检测面的相对位置,所述待检测面位于所述待检测孔一侧的外边缘,所述检具包括:/n孔定位部,用于与所述待检测孔定位配合;以及/n面定位部,与所述孔定位部连接,用于与所述待检测面定位配合;/n所述孔定位部与所述面定位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所述待检测孔与所述待检测面的位置公差要求设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设备壳体的检具,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待检测壳体中待检测孔和待检测面的相对位置,所述待检测面位于所述待检测孔一侧的外边缘,所述检具包括:
孔定位部,用于与所述待检测孔定位配合;以及
面定位部,与所述孔定位部连接,用于与所述待检测面定位配合;
所述孔定位部与所述面定位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所述待检测孔与所述待检测面的位置公差要求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具包括第一定位柱、以及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的一端连接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沿径向向外凸出于所述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的部分侧面形成所述面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柱的部分侧面形成所述孔定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定位部包括弧形面、平面或异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沿周向的外轮廓与所述待检测孔沿周向的至少1/2的内壁定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许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