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球面设定位置至通孔中心距离的量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16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测量球面设定位置至通孔中心距离的量规,只需要一个主量规和一个测量轴来完成球面设定位置至通孔中心距离的测量。还公开了采用该量规的方法。主量规和测量轴两者都是柱状结构,量具制造比较容易。量规可以在工作现场使用,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提高。通过测量轴穿入主量规的缺口来操作测量,便可完成测量尺寸是否合格的判断,测量方法简单。

A gauge for measuring the distance from the set position of the sphere to the center of the through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量球面设定位置至通孔中心距离的量规
本技术涉及机械量规测量领域,具体涉及测量球面设定位置至通孔中心距离的量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被测零件3如图1和图2所示。该被测零件3的本体3-1右侧设置盲孔3-2,盲孔3-2左侧设置与其同轴心线的球面3-3,盲孔3-2右侧设置与盲孔3-2轴心线垂直并相互贯通的通孔3-4。被测零件3盲孔3-2带盲孔预设直径D0,球面3-3带球面预设半径SR0和球面预设直径D1,通孔3-4带通孔预设直径D2。球面预设直径D1的设定位置与通孔3-4的中心线的交点之间的被测预设距离L0是一个必须控制在规定的最大尺寸和最小尺寸范围之内的距离。虽然被测预设距离L0是直线距离,但由于球面3-3上球面预设直径D1的设定位置是一个虚拟平面,因此常用的直线检测量具不能对该距离进行检测,即使在三坐标等检测仪器上也不能测出被测预设距离L0的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测量球面设定位置至通孔中心距离的量规,可以提高测量球面设定位置至通孔中心距离的准确性及测量效率。本技术公开了采用测量球面设定位置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测量球面设定位置至通孔中心距离的量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量规(1)和测量轴(2);/n所述主量规(1)包括同一轴心线的从左至右连接一体的定位球面(1-1)、连接轴(1-2)、定位轴(1-3)和手柄部(1-4),所述定位轴(1-3)上设有缺口(A);所述连接轴(1-2)的第二直径(D4)比定位轴(1-3)的第三直径(D5)小,所述定位轴(1-3)的第三直径(D5)等于被测零件(3)的本体(3-1)上的盲孔(3-2)的预设直径(D0)的最小值;/n所述测量轴(2)包括同一轴心线的从上至下连接一体的通端测量轴(2-1)、第一定位轴(2-2)、手柄部(2-3)、第二定位轴(2-4)和止端测量轴(2...

【技术特征摘要】
1.测量球面设定位置至通孔中心距离的量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量规(1)和测量轴(2);
所述主量规(1)包括同一轴心线的从左至右连接一体的定位球面(1-1)、连接轴(1-2)、定位轴(1-3)和手柄部(1-4),所述定位轴(1-3)上设有缺口(A);所述连接轴(1-2)的第二直径(D4)比定位轴(1-3)的第三直径(D5)小,所述定位轴(1-3)的第三直径(D5)等于被测零件(3)的本体(3-1)上的盲孔(3-2)的预设直径(D0)的最小值;
所述测量轴(2)包括同一轴心线的从上至下连接一体的通端测量轴(2-1)、第一定位轴(2-2)、手柄部(2-3)、第二定位轴(2-4)和止端测量轴(2-5);所述第一定位轴(2-2)的第五直径(D7)和第二定位轴(2-4)的第六直径(D8)相等且等于被测零件(3)的本体(3-1)上的与盲孔(3-2)垂直的通孔(3-4)的预设直径(D2)的最小值;测量轴(2)的止端测量轴(2-5)的第七直径(D9)比第二定位轴(2-4)的第六直径(D8)小;测量轴(2)的通端测量轴(2-1)的第四直径(D6)比第一定位轴(2-2)的第五直径(D7)小;
所述主量规(1)的定位球面(1-1)的设定位置至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琴黄坤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