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腰驱动的多种玩法扭推式滑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85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腰驱动多种玩法的扭推式滑行板,包括:基板、偏压定向重力松刹脚轮、传力装置,基板窄端的下底面设置有第一倾斜凸台,基板宽端的下底面对称设置有第二倾斜凸台,第一倾斜凸台以及第二倾斜凸台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基板宽端尾部开设有滑行板提手位,第一倾斜凸台下底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倾斜凸台下底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动健身工具技术领域。该种扭腰驱动的多种玩法扭推式滑行板,克服目前滑行板所存在的缺点,实现通过扭腰力驱动滑行板滑行,从“玩”的形式、结构加以创新改变,使操作者能更容易、更安全、更稳定操控滑行板,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A kind of twisting and pushing slide board with various playing methods driven by twisting wai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腰驱动的多种玩法扭推式滑行板
本技术涉及运动健身工具
,具体为一种扭腰驱动的多种玩法扭推式滑行板。
技术介绍
轮滑板是一种休闲运动设备。常见的轮滑板有如图19所示:以四单向轮形式通过单脚划撑驱动实现惯性滑行,滑行时站姿为侧立;因为采用单向轮,左右扭动实现不了驱动滑行且生产成本偏高;如图20所示:以三单向轮形式通过单脚划撑驱动实现惯性滑行,滑行时站姿可正立可侧立,两轮向前方;此种轮滑板同样采用单向轮,左右扭动实现不了驱动滑行;如图21所示:以前后两万向轮扭轴形式,侧立通过两脚摆动前后板驱动实现滑行,滑行时站姿需侧立;虽采用万向轮,但由于滑行站姿限制,同样实现不了面朝前时,左右扭动的驱动滑行;使用难度高,需专业培训后方能上手且安全系数较低。关于上述轮滑板均存在玩法单一且使用者需具有一定的滑行技术。其刹车形式有以脚来摩擦地面达到刹车,有以翘起轮滑板使其与地面摩擦达到刹车,有设置于轮滑板上的刹车装置,这些刹车方式对使用者滑行技术要求较高且安全系数较低,对于非专业者只能望而止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提供一种扭腰驱动的多种玩法扭推式滑行板,克服目前滑行板所存在的缺点,实现通过扭腰力驱动滑行板滑行。从“玩”的形式、结构加以创新改变,使操作者能更容易、更安全、更稳定操控滑行板,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扭腰驱动多种玩法的扭推式滑行板,包括:基板、偏压定向重力松刹脚轮、传力装置,所述偏压定向重力松刹脚轮设置在基板底部,所述传力装置设置在基板顶部。所述基板窄端的下底面设置有第一倾斜凸台,所述基板宽端的下底面对称设置有第二倾斜凸台,所述基板宽端尾部开设有滑行板提手位。所述第一倾斜凸台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5°,所述第二倾斜凸台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5°,两对称所述第二倾斜凸台的倾斜面法向与滑行板前进方向的夹角为20°-90°。所述传力装置为传力鞍椅或摩擦传力垫。优选的,所述偏压定向重力松刹脚轮包括L形轮叉,所述L形轮叉的横臂两侧均对称设置有轨道孔及弹簧挡位,所述L形轮叉的横臂设置有刹车片,所述L形轮叉的竖臂内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L形轮叉竖臂顶端穿过第一轴承设置有连接销轴,所述L形轮叉竖臂与连接销轴通过第一螺杆固定连接,所述L形轮叉横臂两侧的轨道孔内各设置有游轮轴及游轮轴套,所述游轮轴上设置有第一弹簧定位销,所述游轮轴套上设置有第二弹簧定位销,所述第一弹簧定位销及第二弹簧定位销表面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游轮轴的表面设置有转轮及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分布在转轮两侧,所述游轮轴套与游轮轴之间通过第二螺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基板的底面开设有安装螺丝孔,所述传力装置靠近基板一侧设置有螺丝固定凸台,所述传力装置与基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螺丝为自攻螺丝。优选的,所述传力装置上表面设置有细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倾斜凸台以及第二倾斜凸台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倾斜凸台下底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倾斜凸台下底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均为阶梯孔,所述偏压定向重力松刹脚轮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之间均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扭腰驱动多种玩法的扭推式滑行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扭腰驱动多种玩法的扭推式滑行板,通过扭腰力传递给传力装置至基板,在基板底面呈等腰三角形分布设置第一倾斜凸台以及第二倾斜凸台底面安装的偏压定向重力松刹脚轮会产生向前的扭推力,即使在没有滑行的技术的基础上也能轻松、稳定、安全的驾驭;实现了使用、玩耍过程中增强腰部,腹部肌肉力量,改善腰椎及髋关节柔韧性,灵活性,使腰部肌肉牵张放松起到通经活络促进气血畅通,强腰固肾作用,利于健美形体的一种全新健身方式。(2)、该种扭腰驱动多种玩法的扭推式滑行板,通过基板顶面安装有传力装置,传力装置为传力鞍椅或摩擦传力垫,根据配用传力鞍椅或摩擦传力垫的不同,可使滑行板有两种状态之间转换,进而实现操控样式的增加,亦即增加了“玩”的多样化以及儿童与成人又用功能,节约成本,便于使用。(3)、该种扭腰驱动多种玩法的扭推式滑行板,通过传力装置与基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传力装置上表面设置有细槽,提高摩擦力及传递力,保证坐在传力鞍椅或站在摩擦传力垫上的稳定推进性。(4)、该种扭腰驱动多种玩法的扭推式滑行板,通过第一倾斜凸台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5度,第二倾斜凸台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5度,两对称第二倾斜凸台的倾斜面法向与滑行板前进方向的夹角为20°-90°,设计此倾角可实现以下两个功能:①有效保证人坐或站于滑行板上通过扭腰力推进的同时,压力重心偏向需要转弯的一侧,便能控制滑行板改变前行方向,提高滑行板的灵活性、可玩性以及可控性;②当向下压力增加后,后面两个滑轮前行力相互抵消,从而降低使用者停止扭腰驱动时由惯性产生向前滑行的速度,增加了安全性,又能达到“只有不断扭腰才能前行,停止扭动便很快停止滑行”锻炼腰部肌肉的效果。(5)、该种扭腰驱动多种玩法的扭推式滑行板,通过L形轮叉的横臂两侧均对称设置有轨道孔及弹簧挡位,L形轮叉的横臂设置有刹车片,L形轮叉横臂两侧的轨道孔内各设置有游轮轴及游轮轴套,游轮轴的表面设置有转轮及第二轴承,在默认状态下由于弹簧的作用使转轮与刹车片摩擦,此时滑行板为刹车状态;当坐上人或站上人时,由于重力及轨道孔的作用下弹簧被压缩,转轮脱离刹车片,此时滑行板为松刹状态,实现“载人自动松、下车自动刹”的人性化设计,增加了滑行板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俯视角度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仰视角度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倾斜凸台与第二倾斜凸台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倾斜凸台与第二倾斜凸台的倾斜面法向与滑行板前进方向的夹角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滑行板配用传力装置为传力鞍椅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滑行板配用传力装置为摩擦传力垫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滑行板配用传力装置为传力鞍椅坐姿扭腰推进的玩法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滑行板配用传力装置为摩擦传力垫直接坐姿扭腰推进的玩法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滑行板配用传力装置为摩擦传力垫屈膝正立扭腰推进的玩法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滑行板配用传力装置为摩擦传力垫屈膝侧立扭腰推进的玩法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偏压定向重力松刹脚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偏压定向重力松刹脚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偏压定向重力松刹脚轮在重力的作用下松刹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出的另一种方案的斜视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俯斜视图的分解示意图;图16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腰驱动多种玩法的扭推式滑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偏压定向重力松刹脚轮(2)、传力装置(3),所述偏压定向重力松刹脚轮(2)设置在基板(1)底部,所述传力装置(3)设置在基板(1)顶部;/n所述基板(1)窄端的下底面设置有第一倾斜凸台(11),所述基板(1)宽端的下底面对称设置有第二倾斜凸台(12),所述基板(1)宽端尾部开设有滑行板提手位(13);/n所述第一倾斜凸台(11)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5°,所述第二倾斜凸台(12)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5°,两对称所述第二倾斜凸台(12)的倾斜面法向与滑行板前进方向的夹角为20°-90°;/n所述传力装置(3)为传力鞍椅或摩擦传力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腰驱动多种玩法的扭推式滑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偏压定向重力松刹脚轮(2)、传力装置(3),所述偏压定向重力松刹脚轮(2)设置在基板(1)底部,所述传力装置(3)设置在基板(1)顶部;
所述基板(1)窄端的下底面设置有第一倾斜凸台(11),所述基板(1)宽端的下底面对称设置有第二倾斜凸台(12),所述基板(1)宽端尾部开设有滑行板提手位(13);
所述第一倾斜凸台(11)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5°,所述第二倾斜凸台(12)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5°,两对称所述第二倾斜凸台(12)的倾斜面法向与滑行板前进方向的夹角为20°-90°;
所述传力装置(3)为传力鞍椅或摩擦传力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腰驱动多种玩法的扭推式滑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定向重力松刹脚轮(2)包括L形轮叉(21),所述L形轮叉(21)的横臂两侧均对称设置有轨道孔(213)及弹簧挡位(215),所述L形轮叉(21)的横臂设置有刹车片(214),所述L形轮叉(21)的竖臂内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2),所述L形轮叉(21)竖臂顶端穿过第一轴承(22)设置有连接销轴(23),所述L形轮叉(21)竖臂与连接销轴(23)通过第一螺杆(24)固定连接,所述L形轮叉(21)横臂两侧的轨道孔(213)内各设置有游轮轴(27)及游轮轴套(29),所述游轮轴(27)上设置有第一弹簧定位销(27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仪鸿
申请(专利权)人:好男人家庭用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