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开利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蒸发器单元的侧面板布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82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气调节蒸发器单元,其具有主体,主体带有前侧面、后侧面、顶部和底部,所有的这些部分形成带有部分地开口的端部的外壳,空气调节蒸发器单元包括一对端盖,这些端盖由卡扣配合托架附接到主体上,卡扣配合托架位于单元的后部附近。附接到主体的阴托架包括相对的指部,这些指部限定通向槽穴的槽口,且这些盖托架中各包括柱,可将这种柱穿过该槽口而卡扣进入主体托架的槽穴中。位于单元的前部的单个紧固件将主体与盖互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大体涉及用于空气调节系统的蒸发器单元,尤其涉及用于 封闭空气调节系统端部的侧面^1结构的构造和安装。
技术介绍
在许多商业上的空气调节、加热和通风系统中,穿过空气分布或 调节单元将经过调节的空气流入内部空间。例如,通常称为分离系统的 一种普通类型的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单独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室 外单元包括压缩机、热交换机和风扇。室内单元包括热交换机和风扇。 在运行时,室内风扇通过室内或蒸发器单元的入口将空气吸入室内或 蒸发器单元,并在室内热交换机上方推动空气,然后穿过室内单元内 的出口开口将空气排出室内单元。室外风扇将室外空气吸入室外单元,并在室外热交换机上方循环 室外空气,然后再循环返回到室外环境。同时,压缩机使制冷流体穿 过室内/室外热交换机并在室内/室外热交换机之间循环。制冷剂在室 内热交换机从经过热交换机上方的空气吸收热以将空气冷却。同时, 在热交换机上方经过的空气在室外热交换机从穿过热交换机的制冷 剂吸收热。通常用大范围的冷却容量制造这种类型的分离型空气调节单元。 因此,室内单元的尺寸可从小型紧凑的相对窄的单元至大型单元,大 型单元的高度基本上与紧凑单元的高度相同。在制造这些单元时,尤其是在这些单元变得较大时,某些部件如 包括单元的前盖部分的制造在尺寸方面变得既烦瑣又笨重。在这些单 元的制造和组装期间,这种大的尺寸导致部件难以制造并难以处理。通常来讲,单元越大,需要的部件越多,而且紧固件也需要得越 多,以组装所有的这些部件。非常希望减少在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部 件和紧固件的数量。用于分离型空气调节系统的室内单元的普通方式是提供一种带 有绕在主体的顶部、前部和底部上的覆盖装置的细长主体,然后提供 单独的端部面板以覆盖细长主体的端部。由于这些端盖非常牢固地紧 固到主体上是重要的,所以这种附着过程通常涉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以及大量的紧固件。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空气调节系统的蒸发器单元包括主体,主体具有后面板和前 区段,后面板和前区段限定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主体限定穿过单元 的从该入口延伸到该出口的空气流动路径。蒸发器盘管支撑在主体中 并位于空气流动路径内。这种单元包括用于使空气流动的蒸发器风 扇,空气的流动沿着空气流动^各径并穿过蒸发器盘管,空气在蒸发器 盘管冷却,且水从蒸发器盘管去除,从而导致冷凝。一对安装托架安装在主体端部开口的后边缘上, 一对配合铰链托 架安装在端部面板的后边缘上,且铰链托架可容易地与安装托架接 合,以将端部面板铰合安装到主体。然后, 一对紧固件将主体的前边缘和开口互连至端部面板的前边缘。安装托架与4i链托架分别作为主 体和端部面板的一部分而整体形成。安装托架为阴型构造,铰链托架 为阳型构造,且用卡扣装置将这两种托架互连。在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中示出了优选实施例;不过,在并不脱离本 专利技术的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对该优选实施例进行其它各种修改和 结构选择。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发器单元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发器单元的分解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发器单元的右侧面的局部透视端视 图,且将端盖移去。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发器单元的左侧面的局部透视图, 且将端盖移去。图5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发器单元的局部透视图,且安装了侧面 板,但处于打开位置。图5B是图5A中的实施例的放大视图。图5C是图5A中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专利技术详述示于图中的体现在本专利技术中的蒸发器单元用11表示,蒸发器单 元11用其后侧面12贴靠在地面附近的墙壁的下部分而安装。这种系 统也可用其后侧面12贴靠房间的天花板而安装。不过,出于描述的 目的,将单元11描述为具有前侧面13、顶部14、左端部16、右端部 17和底部18。参看图2,以分解图示出的蒸发器单元包括在组装之前的所有的 各种部件。现对组装次序和方式进行描述。后面板21形成主结构性部件和蒸发器单元的外壳的一部分。首 先通过将上封闭组件22的上边缘接合在后面板21的上边缘上,然后 通过用紧固件23将这两个部件紧固在一起,来将上封闭组件22紧固 到后面板21上。用紧固件将左内侧面组件24和右内侧面组件26附 接到后面板21上。然后用紧固件28将风扇组件27紧固到后面板21 的下部分。组装过程的下一个步骤是通过将蒸发器盘管29的端部置于各自 的左内侧面组件24和右内侧面组件26中来将蒸发器盘管29安装到 外壳内。然后,用单个螺丝将蒸发器盘管29紧固在其安装位置,该 单个螺丝在蒸发器盘管29的每个端部并穿过内侧面组件进入管板中,这种管板在蒸发器盘管29的端部。这样就将蒸发器盘管29置于蒸发 器隔室内,该蒸发器隔室部分i也由后面板21以及左内侧面组件24和 右内侧面组件26限定。不过,仍必须将蒸发器隔室的端部封闭以免 气流穿过。这通过左封闭元件31和右封闭元件32来实现,左封闭元 件31和右封闭元件32仅简单地置于适当的位置而无需紧固件,然后 通过与排水盘33接合来保持在适当的位置,排水盘33还限定该蒸发 器隔室。用紧固件将排水盘33在每个端部紧固,以将各自的左内侧 面组件24和右内侧面组件26紧固到排水盘33。排水软管34附接到 排水盘33的排水元件上。然后将前面板36置于排水盘33上方并由 紧固件紧固在适当的位置,这些紧固件将前面板36附接到左内侧面 组件24和右内侧面组件26上,并且附接到后面板21的风扇盖板部 分。再回到单元的侧面,通过卡扣配合进入左内侧面组件24来安装 控制盒37,且步进电机38也紧固到该侧面组件24上。吹风机隔室部分地由后面才反21和风扇组件27形成,并在其内具 有空气进气开口。这种进气开口部分地通过格板39封闭,多个过滤 元件41置于格板39内。下一个步骤是将步进电机38连接到上封闭组件22上的水平放气 孑L(louver)机构,并且将水平放气孔42在其端部紧固到左内侧面组件 24和右内侧面组件26上,且在其中间部分紧固到上封闭组件22上。 然后将左端盖43和右端盖44分别紧固到各自的左内侧面组件24和 右内侧面组件26上,以完成组装过程。参看图3图中示出的蒸发器单元的右端部暴露,即将其右端盖移 去以示出带有一些内部部件的内侧面组件45,这些内部部件包括制冷 剂连接管46和冷凝排水管47,制冷剂连接管46提供至内热交换机内 的管的流体连通,冷凝排水管47在这种单元安装在天花板下的位置 时提供来自冷凝盘的冷凝物排放。 一对隔开的主体托架48和49位于 后侧面12附近,主体托架48和49分别在单元的顶部14和底部18附近。提供这些托架用于以下面所描述的方式紧固右端盖。类似地,单元的左端部16示于图4中,且将其盖移去以暴露带 有各种部件的内侧面组件50,这些部件例如蒸发器盘管51和电子控 制模块52。主体托架53和54同样位于后侧面12附近,主体托架53 和54分别在顶部14和底部18附近。图5A也示出了右端部17,但右端盖44如图中.所示的那样安装 到主体托架48和49上。在示出的位置中,右端盖44已附到主体托 架48和49上,但尚未将右端盖44向前旋转到封闭位置。右端盖44包括非常平的端壁57和侧壁58,侧壁58在端壁57的 所有侧面上从右端盖44基本上垂直伸出。在处于封闭位置时,侧壁 58的边缘5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空气调节系统的蒸发器单元,包括:主体,其具有含在其中的各种部件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端允许接近所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些,且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端具有后边缘和前边缘;一对安装托架,其附接到所述后边缘上并从所述后边缘附近向外延伸;以及盖,其具有大体与所述至少一个主体开口端的形状一致的形状,所述盖具有前边缘和后边缘以及一对盖托架,所述盖托架附接到所述后边缘上并从所述后边缘附近向外延伸,所述盖托架可支撑地附接到所述安装托架上;以及附接装置,用于将所述侧面板的前边缘附接到所述主体的前边缘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L莫雷斯VS佩凯泽
申请(专利权)人:开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