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储昊专利>正文

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281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包括:加压水池设置于智能建筑的顶部;主水管的一端连接于加压水池,主水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智能建筑的各层的分管路;每一层的分管路分别连接等间距设置的若干灭火器喷头;蓄水池的出口端通过回水管连通至加压水池;蓄水池的第一入口端连接有消防进水管;雨水回收系统的入口端设置于智能建筑的顶部,雨水回收系统的出口端通过过滤池连接于蓄水池的第二入口端;每一层均设置有视觉传感部分和烟雾传感部分;控制主机通信连接传感器部分,并且控制主机通信连接若干层的若干灭火器喷头以及加压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若干灭火器喷头,能够第一时间对发生火险进行灭火。

An intelligent fire protection system for high-rise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
本技术涉及的智能建筑的
,特别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是高层建筑的缺点易于导致防火救灾的困难,对于大多数云梯的高度来说无法及时触及发生火灾的楼层;而高层建筑一般都是商业大厦,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为现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能够及时对产生火险的楼层进行灭火处理,同时对人群进行引导。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其中,包括:加压水池,所述加压水池设置于智能建筑的顶部;主水管,所述主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加压水池,所述主水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智能建筑的各层的分管路;每一层的所述分管路分别连接等间距设置的若干灭火器喷头;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出口端通过回水管连通至所述加压水池,并且所述回水管设置有加压泵;所述蓄水池的第一入口端连接有消防进水管;雨水回收系统,所述雨水回收系统的入口端设置于所述智能建筑的顶部,所述雨水回收系统的出口端通过过滤池连接于所述蓄水池的第二入口端;传感器部分,所述传感器部分包括视觉传感部分和若干烟雾传感部分;每一层均设置有所述视觉传感部分和所述烟雾传感部分;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通信连接所述传感器部分,并且所述控制主机通信连接若干层的若干所述灭火器喷头以及所述加压泵。上述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其中,每一层的所述烟雾传感部分包括若干烟雾传感器装置,所述智能建筑的每一层的天花板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所述烟雾传感器装置;每一层的所述视觉传感部分包括若干视觉传感器装置,所述智能建筑的每一层的天花板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所述视觉传感器装置。上述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其中,若干所述分管路均呈连续Z字状分布于所述智能建筑的各楼层的顶部。上述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其中,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液位装置,所述过滤池的侧壁设置有泄压路,所述泄压路连接至下水道。上述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其中,所述视觉传感器装置包括摄像头、转向装置和伸缩装置;所述摄像头通过所述转向装置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的下端,所述伸缩装置的上端设置于天花板上。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若干灭火器喷头,能够第一时间对发生火险进行灭火。本技术通过设置视觉传感部分和烟雾传感部分,能有效提高火险测出的准确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的分管路和灭火器喷头在智能建筑的每层的布置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的视觉传感部分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的各部件的连接的示意图。附图中:1、加压水池;11、液位装置;2、主水管;21、分管路;22、灭火器喷头;3、蓄水池;31、回水管;32、加压泵;33、消防进水管;4、雨水回收系统;5、传感器部分;51、视觉传感部分;511、视觉传感器装置;5111、摄像头;5112、转向装置;51121、电机;5113、伸缩装置;52、烟雾传感部分;53、凹槽;521、烟雾传感器装置;6、控制主机;7、过滤池;71、泄压路;72、液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的分管路和灭火器喷头在智能建筑的每层的布置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的视觉传感部分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的各部件的连接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包括:加压水池1,加压水池1设置于智能建筑的顶部。主水管2,主水管2的一端连接于加压水池1,主水管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智能建筑的各层的分管路21;每一层的分管路21连接等间距设置的若干灭火器喷头22。蓄水池3,蓄水池3的出口端通过回水管31连通至加压水池1,并且回水管31设置有加压泵32;蓄水池3的第一入口端连接有消防进水管33。雨水回收系统4,雨水回收系统4的入口端设置于智能建筑的顶部,雨水回收系统4的出口端通过过滤池7连接于蓄水池3的第二入口端。传感器部分5,传感器部分5包括视觉传感部分51和若干烟雾传感部分52;每一层均设置有视觉传感部分51和烟雾传感部分52。控制主机6,控制主机6通信连接传感器部分5,并且控制主机6通信连接若干层的若干灭火器喷头22以及加压泵32。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层的烟雾传感部分52包括若干烟雾传感器装置521,智能建筑的每一层的天花板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烟雾传感器装置521;每一层的视觉传感部分51包括若干视觉传感器装置511,智能建筑的每一层的天花板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视觉传感器装置511。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所示,若干分管路21均呈连续Z字状分布于智能建筑的各楼层的顶部。通过连续的Z字状设置,使得楼层的每一处均位于分管路21的若干灭火器喷头22的喷射范围内。图2中仅画出了部分数量的灭火器喷头22的设置。具体的,若干灭火器喷头22沿着分管路21的延伸方向等间距的设置。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过滤池7内设置有液位装置72,过滤池7的侧壁设置有泄压路71,泄压路71连接至下水道。由于大雨的情况下,雨水的集聚速度会远超过滤池7过滤的速度,因此易导致雨水溢满出过滤池,引起倒灌,因此通过设置液位装置72,使得雨水能够从一侧的泄压路71排泄出。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视觉传感器装置511包括摄像头5111、转向装置5112和伸缩装置5113;摄像头5111通过转向装置5112设置于伸缩装置5113的下端,伸缩装置5113的上端设置于天花板上。具体的,摄像头5111通过横向转动装置连接于转向装置5112,从而使得摄像头5111可以拍摄到一个完整的朝下的半球体的视野范围;转向装置5112通过内部设置的电机51121进行驱动;同理,伸缩装置5113实质为电机转轴,视觉传感器装置511的侧壁设置有外螺纹,设置视觉传感器装置511的天花板上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凹槽53,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匹配,使得视觉传感器装置511可以旋转的伸缩于凹槽53内。当火险情扩大时,可以通过将视觉传感器装置511伸缩于凹槽53内,减少对视觉传感器装置511的损坏。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加压水池1设置有液位装置11,当液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加压水池,所述加压水池设置于智能建筑的顶部;/n主水管,所述主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加压水池,所述主水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智能建筑的各层的分管路;每一层的所述分管路分别连接等间距设置的若干灭火器喷头;/n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出口端通过回水管连通至所述加压水池,并且所述回水管设置有加压泵;所述蓄水池的第一入口端连接有消防进水管;/n雨水回收系统,所述雨水回收系统的入口端设置于所述智能建筑的顶部,所述雨水回收系统的出口端通过过滤池连接于所述蓄水池的第二入口端;/n传感器部分,所述传感器部分包括视觉传感部分和若干烟雾传感部分;每一层均设置有所述视觉传感部分和所述烟雾传感部分;/n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通信连接所述传感器部分,并且所述控制主机通信连接若干层的若干所述灭火器喷头以及所述加压泵;若干路灯由所述控制主机控制,所述控制主机当发现发生火险时,通过若干路灯进行逐个闪亮熄灭,从而起到指示逃生方向的目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的智能防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压水池,所述加压水池设置于智能建筑的顶部;
主水管,所述主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加压水池,所述主水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智能建筑的各层的分管路;每一层的所述分管路分别连接等间距设置的若干灭火器喷头;
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出口端通过回水管连通至所述加压水池,并且所述回水管设置有加压泵;所述蓄水池的第一入口端连接有消防进水管;
雨水回收系统,所述雨水回收系统的入口端设置于所述智能建筑的顶部,所述雨水回收系统的出口端通过过滤池连接于所述蓄水池的第二入口端;
传感器部分,所述传感器部分包括视觉传感部分和若干烟雾传感部分;每一层均设置有所述视觉传感部分和所述烟雾传感部分;
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通信连接所述传感器部分,并且所述控制主机通信连接若干层的若干所述灭火器喷头以及所述加压泵;若干路灯由所述控制主机控制,所述控制主机当发现发生火险时,通过若干路灯进行逐个闪亮熄灭,从而起到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储昊
申请(专利权)人:蔡储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