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底半环电极触片及其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278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底半环电极触片及其加工装置,所述电极触片(1、4)上部设有开口端(2、5),两侧开口端内收,呈环抱状,该开口端的端面为平滑曲线形;所述加工装置包括片料冲压模具(7),该片料冲压模具(7)包括第一凸模(701)、第二凸模(702)、第三凸模(703)和第一凹模(704),所述第一凹模(704)分别与第一凸模(701)、第二凸模(702)和第三凸模(703)相配合,所述第一凸模(701)的横向截面的两端为平滑曲线形;所述曲线形为凹字形或凸字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注塑牢固、更加适配耳蜗的形状、不易产生扭转、保证了与耳蜗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等优点。

Flat bottom half ring electrode contact and its proces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底半环电极触片及其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有源电刺激医疗器械领域和听觉植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平底半环电极触片及其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所用的人工耳蜗电极阵列采用的触点有三种,一种是球形,另一种是环形,还有一种是片形。球形触点电极阵列暴露面积小,功耗大,刺激不充分。环形触点电极阵列是整圈刺激,暴露面积虽然大,但是它会引起听觉神经以外的神经产生兴奋,影响刺激目的。片形触点电极阵列暴露面积介于球形触点电极阵与环形触点电极阵列之间,且不是整圈刺激,刺激效果好,功耗小。现有技术采用片形触点阵列,其触点为圆弧形片,粘附在硅胶表面,没有倒扣,容易脱落,且底部是圆弧形,植入时方向性不好,容易产生扭转,达不到对近蜗轴方向激效的目的,影响刺激效果。授权公布号为CN20875678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人工耳蜗微弯电极,该微弯电极的电极触点有两种包括:回勾形电极,其回勾处设置第一侧向孔和第二侧向孔,底部内侧通过第一焊点与刺激电极引线连接;U形电极,其U形两侧设置第三侧向孔和第四侧向孔,底部内侧通过第二焊点与刺激电极引线连接。这两种电极触点在保证合适的触点接触面积的基础上,使得电极触点与硅胶的注塑结合更加牢固。但该专利公开的电极触点仍存在以下缺点:1、触点接触面积较小;2、不能适配耳蜗的形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触点接触面积大且与硅胶注塑结合牢固的平底半环电极触片及其加工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平底半环电极触片,所述电极触片上部设有开口端,两侧开口端内收,呈环抱状,该开口端的端面为平滑曲线形。进一步地,所述曲线形为凹字形或凸字形。进一步地,所述凹字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凸起、第一凹槽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第一凹槽和第二凸起的连接处均为平滑的曲面。进一步地,所述凸字形包括中间凸起,该中间凸起与开口端边缘的连接处为平滑的曲面。进一步地,所述电极触片的底面为平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制作所述平底半环电极触片的加工装置,包括片料冲压模具,所述片料冲压模具包括第一凸模、第二凸模、第三凸模和第一凹模,所述第一凹模分别与第一凸模、第二凸模和第三凸模相配合,所述第一凸模的横向截面的两端为平滑曲线形。进一步地,所述曲线形为凹字形或凸字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模的纵向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第二凸模的纵向截面为类长方形,该类长方形为长方形底面两脚为圆弧的形状。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凸模的纵向截面为依次连接的长方形、连接段和类椭圆形,该类椭圆形为椭圆形的底面为平面的形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模包括纵向主截面形状为圆柱形,且依次连接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三个凹槽圆柱形截面的直径依次减小,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底面与侧面的连接处为平滑的曲面,所述第一凹槽分别与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相匹配,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三凸模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平底半环电极触片设有呈环抱状的内收开口端,两侧开口端的端面为平滑曲线形,该曲线形使得电极触片在注塑中不易移动,保证了触片的稳定。(2)本技术平底半环电极触片两侧开口端为平滑的凹字形或凸字形,在保证注塑牢固的基础上,更加适配耳蜗的形状。(3)本技术平底半环电极触片底部为平面,满足方向性刺激,避开刺激面神经。(4)本技术平底半环电极触片整体保证了与耳蜗有较大的接触面积。(5)本技术结构方便加,同时能方便焊接金属导丝。(6)本技术加工制作方法简单可靠,能够获得满足要求的平底半环电极触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两侧开口端为平滑凹字形的平底半环电极触片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两侧开口端为平滑凹字形的平底半环电极触片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两侧开口端为平滑凹字形的平底半环电极触片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两侧开口端为平滑凹字形的平底半环电极触片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两侧开口端为平滑凹字形的平底半环电极触片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两侧开口端为平滑凸字形的平底半环电极触片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两侧开口端为平滑凸字形的平底半环电极触片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两侧开口端为平滑凸字形的平底半环电极触片主视图;图9为本技术两侧开口端为平滑凸字形的平底半环电极触片左视图;图10为本技术两侧开口端为平滑凸字形的平底半环电极触片仰视图;图11为本技术片料冲压模具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第一凹模截面图;图13为本技术第一凸模截面图;图14为本技术第二凸模截面图;图15为本技术第三凸模截面图;图16为本技术仿形管截面图;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激光切割器对仿形管进行切割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两侧开口端为平滑凹字形的平底半环电极触片,该电极触片1上部设有开口端2,两侧开口端内收,呈环抱状,该开口端为平滑的凹字形201。如图4所示,凹字形20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凸起2011、第一凹槽2012和第二凸起2013,所述第一凸起2011、第一凹槽2012和第二凸起2013的连接处均为平滑的曲面。如图3所示,电极触片的底面3为平面。实施例2如图6、图7、图8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两侧开口端为平滑凸字形的平底半环电极触片,所述电极触片4上部设有开口端5,两侧开口端内收,呈环抱状,该开口端为平滑的凸字形501。如图9所示,凸字形501包括中间凸起5011,该中间凸起与开口端边缘的连接处为平滑的曲面。如图8所示,所述电极触片的底面6为平面。本实施例可通过以下方法制作平底半环电极触片,包括以下步骤:S1:如图16所示,获取仿形管9,该仿形管的截面为类椭圆形,该类椭圆形为椭圆形的底边为直线的形状;S2:如图17所示,采用激光切割器8对仿形管进行切割,切割过程中将仿形管轴向进给并且左右转动,获取两侧开口端为平滑凸字形的平底半环电极触片或两侧开口端为平滑凹字形的平底半环电极触片。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平底半环电极触片的加工装置,包括片料冲压模具7。如图11所示,片料冲压模具7包括第一凸模701、第二凸模702、第三凸模703和第一凹模704。第一凹模704分别与第一凸模701、第二凸模702和第三凸模703相配合。第一凸模701的横向截面的两端为平滑的凹字形201或平滑的凸字形5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底半环电极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触片(1、4)上部设有开口端(2、5),两侧开口端内收,呈环抱状,该开口端的端面为平滑曲线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底半环电极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触片(1、4)上部设有开口端(2、5),两侧开口端内收,呈环抱状,该开口端的端面为平滑曲线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底半环电极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形为凹字形(201)或凸字形(5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底半环电极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字形(20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凸起(2011)、第一凹槽(2012)和第二凸起(2013),所述第一凸起(2011)、第一凹槽(2012)和第二凸起(2013)的连接处均为平滑的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底半环电极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字形(501)包括中间凸起(5011),该中间凸起与开口端边缘的连接处为平滑的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底半环电极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触片的底面(3、6)为平面。


6.一种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平底半环电极触片的加工装置,包括片料冲压模具(7),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料冲压模具(7)包括第一凸模(701)、第二凸模(702)、第三凸模(703)和第一凹模(704),所述第一凹模(704)分别与第一凸模(701)、第二凸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宇祥张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聆人工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