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71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1:13
一种一次性注射器,针筒(4)上设置刻度板(5),针筒(4)远离刻度板(5)一侧设置拇指槽(18),针筒(4)远离受力板(8)的一侧设置紧固管(3),紧固管(3)上设置环形固定凹槽(11),环形固定凹槽(11)远离针筒(4)的一侧设置导管(2),导管(2)上靠近针筒(4)一侧设置固定板(13),导管(2)内部靠近环形固定凹槽(11)处设置环形凸块(12),导管(2)远离固定板(13)的一侧设置针栓(10),针栓(10)内部预置针管(1),针管(1)远离针栓处设置注射孔(14),针筒(4)远离注射孔(14)的一侧设置限位板(6),密封塞(9)一侧设置推杆(7),推杆(7)远离密封塞(9)的一侧设置折断槽(16)。

A disposable syri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医用注射器,具体涉及一次性注射器,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在临床治疗和护理操作中,一次性注射器应用非常广泛。早在15世纪,意大利人卡蒂内尔就提出了注射器的原理。医用注射器主要用于皮内试验、注射小剂量药液、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采血以及各种穿刺工作,使用针头抽取、注入气体或液体。现有技术生产的注射器在护士进行配置药品时,由于配药过程中药品剂量较大,推力过猛,压力过大,操作过程中注射器乳头与针头针栓脱落,导致药品浪费,容易对患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实用性较低。同时,现有技术生产的注射器在护士进行反复操作时,由于长时间握持针筒,吸取药液,推拉、折断推杆,会引起手指部位不适,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注射器。本技术本技术是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针管1、导管2、紧固管3、针筒4、刻度板5、限位板6、推杆7、受力板8、密封塞9、针栓10、环形固定凹槽11、环形凸块12、固定板13、注射孔14、拇指按压槽15、折断槽16、环抱压槽17、拇指槽18,针筒4上设置刻度板5,针筒4远离刻度板5一侧设置拇指槽18,针筒4远离受力板8的一侧设置紧固管3,紧固管3上设置环形固定凹槽11,环形固定凹槽11远离针筒4的一侧设置导管2,导管2上靠近针筒4一侧设置固定板13,导管2内部靠近环形固定凹槽11处设置环形凸块12,导管2远离固定板13的一侧设置针栓10,针栓10内部预置针管1,针管1远离针栓处设置注射孔14,针筒4远离注射孔14的一侧设置限位板6,密封塞9一侧设置推杆7,推杆7远离密封塞9的一侧设置折断槽16,折断槽16远离密封塞9一侧设置拇指按压槽15,拇指按压槽15远离折断槽16的一侧设置受力板8,受力板靠近拇指按压槽15一侧设置环抱压槽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地避免了注射器乳头与针头针栓脱落,导致浪费药品,导管与紧固管更加便于嵌套和安装,实用性更强,适合多种药品的配比、注射工作,注射器的结构设计更加符合人因工程原理,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缓解长时间操作带来的手部不适,有利于保证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导管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及对应名称为:1、针管;2、导管;3、紧固管;4、针筒;5、刻度板;6、限位板;7、推杆;8、受力板;9、密封塞;10、针栓;11、环形凹槽;12、环形凸块;13、固定板;14、注射孔;15、拇指按压槽;16、折断槽;17、环抱压槽,18、拇指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针管1、导管2、紧固管3、针筒4、刻度板5、限位板6、推杆7、受力板8、密封塞9、针栓10、环形固定凹槽11、环形凸块12、固定板13、注射孔14、拇指按压槽15、折断槽16、环抱压槽17、拇指槽18,针筒4上设置刻度板5,针筒4远离刻度板5一侧设置拇指槽18,针筒4远离受力板8的一侧设置紧固管3,紧固管3上设置环形固定凹槽11,环形固定凹槽11远离针筒4的一侧设置导管2,导管2上靠近针筒4一侧设置固定板13,导管2内部靠近环形固定凹槽11处设置环形凸块12,导管2远离固定板13的一侧设置针栓10,针栓10内部预置针管1,针管1远离针栓处设置注射孔14,针筒4远离注射孔14的一侧设置限位板6,密封塞9一侧设置推杆7,推杆7远离密封塞9的一侧设置折断槽16,折断槽16远离密封塞9一侧设置拇指按压槽15,拇指按压槽15远离折断槽16的一侧设置受力板8,受力板靠近拇指按压槽15一侧设置环抱压槽17。所述固定板连接的导管嵌套在紧固管上,所述导管距所述固定板0.5厘米的地方设置有环形凸块,所述环形凸块高度为0.1厘米,直径为0.1厘米,所述环形凸块下方的所述紧固管内侧设置有所述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深度为0.12厘米,直径为0.12厘米,医护工作人员通过手握所述固定板向所述紧固管上嵌套,将所述环形凸块和所述环形凹槽连接固定,使用人员手握所述针筒时,将拇指放置在拇指槽中,使握持更加舒适,通过所述环抱压槽和所述受力板带动所述推杆移动,所述密封塞向靠近所述限位板的方向移动,所述限位板也采用了曲面设计,更加贴合手指,利于操作,液体药物通过所述针管上的所述注射孔进入所述导管,通过所述导管进入紧固管,根据针筒上的刻度板所示,当所述针筒内的药物量达到预定值时,医护工作人员停止移动所述推杆,通过所述针管将所述注射孔置入注射区域,通过所述受力板推动所述推杆,所述推杆带动所述密封塞移动,所述密封塞将所述针筒内部的药液通过所述注射孔注入患者注射区域。如图1、图2所示,导管2与固定板13通过粘胶连接,导管2与环形凸块12通过粘胶连接。如图1~图3所示,紧固管3与导管2通过环形卡槽连接。如图1、图3所示,针筒4与刻度板5通过印刷喷涂连接。如图1、图3所示,针筒4与推杆7均采用C型设计,限位板6采用曲面设计。如图1、图3所示,推杆7与拇指按压槽15和环抱压槽17均通过粘胶连接。如图1、图3所示,密封塞9与所述推杆7通过卡扣连接。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限位板6、密封塞9、导管2、针筒4、紧固管3,密封塞9一侧设置有推杆7,推杆7用于推动密封塞9,密封塞9用于完成注射工作,推杆7远离密封塞9的一侧设置有折断槽16,折断槽16用于注射完成后折断推杆,避免一次性医疗用品再回收的可能,推杆7远离折断槽16的一侧设置有拇指按压槽15,拇指按压槽15用于方便使用人员注射完毕后折断推杆7,推杆7靠近拇指按压槽16的一侧设置有环抱压槽17,环抱压槽17用于方便使用人员配比、吸取药液时握持推杆,靠近拇指按压槽15和环抱压槽17的一侧设置有受力板8,受力板8用于使用人员推动推杆7,针筒4上设置有刻度板5,刻度板5用于显示针筒4刻度,针筒4远离刻度板一侧设置有拇指槽18,拇指槽18用于使用人员放置拇指,针筒4远离受力板8的一侧设置有紧固管3,紧固管3远离针筒4的一侧设置有导管2,导管2上设置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用于将安装导管2安装在紧固管3上,也用于从紧固管3上拆卸导管2,紧固管3上设置有环形凹槽11,环形凹槽11用于固定导管2内设置的环形凸块12,环形凸块12用于固定导管2,导管2远离固定板13的一侧设置有针栓10,针栓内部预置有针管1,针管1用于吸取、注射药液,针管1远离针栓的一侧设置有注射孔14,注射孔14用于将药液注射到使用区域,针筒4远离注射孔14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6,限位板6用于固定针筒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针管(1)、导管(2)、紧固管(3)、针筒(4)、刻度板(5)、限位板(6)、推杆(7)、受力板(8)、密封塞(9)、针栓(10)、环形固定凹槽(11)、环形凸块(12)、固定板(13)、注射孔(14)、拇指按压槽(15)、折断槽(16)、环抱压槽(17)、拇指槽(18),其特征在于针筒(4)上设置刻度板(5),针筒(4)远离刻度板(5)一侧设置拇指槽(18),针筒(4)远离受力板(8)的一侧设置紧固管(3),紧固管(3)上设置环形固定凹槽(11),环形固定凹槽(11)远离针筒(4)的一侧设置导管(2),导管(2)上靠近针筒(4)一侧设置固定板(13),导管(2)内部靠近环形固定凹槽(11)处设置环形凸块(12),导管(2)远离固定板(13)的一侧设置针栓(10),针栓(10)内部预置针管(1),针管(1)远离针栓处设置注射孔(14),针筒(4)远离注射孔(14)的一侧设置限位板(6),密封塞(9)一侧设置推杆(7),推杆(7)远离密封塞(9)的一侧设置折断槽(16),折断槽(16)远离密封塞(9)一侧设置拇指按压槽(15),拇指按压槽(15)远离折断槽(16)的一侧设置受力板(8),受力板靠近拇指按压槽(15)一侧设置环抱压槽(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针管(1)、导管(2)、紧固管(3)、针筒(4)、刻度板(5)、限位板(6)、推杆(7)、受力板(8)、密封塞(9)、针栓(10)、环形固定凹槽(11)、环形凸块(12)、固定板(13)、注射孔(14)、拇指按压槽(15)、折断槽(16)、环抱压槽(17)、拇指槽(18),其特征在于针筒(4)上设置刻度板(5),针筒(4)远离刻度板(5)一侧设置拇指槽(18),针筒(4)远离受力板(8)的一侧设置紧固管(3),紧固管(3)上设置环形固定凹槽(11),环形固定凹槽(11)远离针筒(4)的一侧设置导管(2),导管(2)上靠近针筒(4)一侧设置固定板(13),导管(2)内部靠近环形固定凹槽(11)处设置环形凸块(12),导管(2)远离固定板(13)的一侧设置针栓(10),针栓(10)内部预置针管(1),针管(1)远离针栓处设置注射孔(14),针筒(4)远离注射孔(14)的一侧设置限位板(6),密封塞(9)一侧设置推杆(7),推杆(7)远离密封塞(9)的一侧设置折断槽(16),折断槽(16)远离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景芳陈家伟陈雨萱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