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纤维增强缠绕管的承插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681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1:06
一种塑料纤维增强缠绕管的承插接头,包括缠绕管、连接套、至少一个定位构件和可插入连接套的前端中的连接头,缠绕管外表面上设置有纤维增强层,所述连接套的后端套设在缠绕管的前端上,所述定位构件设置在连接套后端且穿过连接套与缠绕管前端连接,所述连接头由缠绕管的后端部形成,所述连接头包括使连接头与连接套紧固连接的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定位构件使连接套与缠绕管固定连接,可以便于缠绕管在使用现场自由调节连接套的设置位置,满足缠绕管现场使用的要求;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接使用密封圈把连接头固定在连接套内,完成两根缠绕管的连接,该方式可以提高缠绕管之间的组装效率,节约安装成本。

Socket joint of plastic fiber reinforced wind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纤维增强缠绕管的承插接头
本技术涉及塑料缠绕管安装连接的接头,具体涉及一种塑料纤维增强缠绕管的承插接头。
技术介绍
缠绕管广泛应用于市政排水、排污、泄洪及农业灌溉引水中,它是一种直壁管,连接的方法通常有电热熔带连接、管卡连接、热收缩管连接、法兰连接,专利201020110810.X提供了缠绕管插接式水胀密封连接装置,它包括有左右两根对接的直壁缠绕管,在接缝处的左边缠绕管或右边缠绕管外圆上焊接有连接套,另一根缠绕管的一端插件在连接套的插接口中,在插接口的内圆周面上制有安装水胀密封圈的环形沟槽,在环形沟槽中安装水胀密封圈。这种结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当连接套直接焊接在缠绕管上,再运输到使用场地时,由于使用场地规格和缠绕管安装放置方式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偏差,所以容易出现第一根缠绕管上的连接套不能与第二根缠绕管的插件进行插接配合的现象;当缠绕管运输到使用场地时,再焊接连接套时,又要携带焊接工具,导致焊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塑料纤维增强缠绕管的承插接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纤维增强缠绕管的承插接头,包括缠绕管、连接套、至少一个定位构件和可插入连接套的前端中的连接头,缠绕管外表面上设置有纤维增强层,所述连接套的后端套设在缠绕管的前端上,所述定位构件设置在连接套后端且穿过连接套与缠绕管前端连接,所述连接头由缠绕管的后端部形成,所述连接头包括使连接头与连接套紧固连接的密封圈。在本技术中,所述纤维增强层包裹在缠绕管外表面以及连接套上。在本技术中,所述连接套包括套设在缠绕管前端上的第一连接端和可插入连接头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内径小于第二连接端的内径。在本技术中,所述密封圈包括与连接头的连接部和连接部上的翘起部,所述翘起部向缠绕管前端方向倾斜翘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定位构件使连接套与缠绕管固定连接,可以便于缠绕管在使用现场自由调节连接套的设置位置,满足缠绕管现场使用的要求;而且本技术直接使用密封圈把连接头固定在连接套内,完成两根缠绕管的连接,该方式可以提高缠绕管之间的组装效率,节约安装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两个缠绕管连接的示意图;图2为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照图1~2,一种塑料纤维增强缠绕管的承插接头,包括由塑料制成的缠绕管、连接套1、至少一个定位构件2和可插入连接套1的前端中的连接头3,缠绕管外表面上设置有纤维增强层4;所述连接套1的后端套设在缠绕管的前端上,所述定位构件2设置在连接套1后端且穿过连接套1与缠绕管前端连接,使连接套1与缠绕管前端形成固定连接,并且为了提高连接效果和密封性能,还可以在连接套1和缠绕管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粘接层,用于密封粘合连接套1和缠绕管的接触面之间的间隙;所述连接头3由缠绕管的后端部形成,所述连接头3包括使连接头3与连接套1紧固连接的密封圈5,密封圈5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固定在连接头3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层4包裹在缠绕管外表面以及连接套1上,可以加强连接套1与缠绕管连接固定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1包括套设在缠绕管前端上的第一连接端11和可插入连接头3的第二连接端12,所述第一连接端11的内径小于第二连接端12的内径,由此使第二连接端12与连接头3形成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连接端11上设有沉孔,所述定位构件2的头部设置在沉孔内,且另一端穿过沉孔连接在缠绕管的前端上,沉孔使得定位构件2的头部顶端不超出第一连接端11的外表面,更便于纤维增强层4包裹第一连接端11上,并且同时包裹定位构件2的头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5包括与连接头3的连接部和连接部上的翘起部6,所述翘起部6向缠绕管前端方向倾斜翘起,该结构使得第一根缠绕管上的连接头3插入第二根缠绕管上的连接套1时,向缠绕管前端方向倾斜翘起的翘起部6快速向下变形,使第一根缠绕管上的连接头3快速插入到第二根缠绕管上的连接套1中,并通过密封圈5的作用使第一根缠绕管上的连接头3固定在第二根缠绕管上的连接套1中;而且由于翘起部6的结构设置,在第一根缠绕管上的连接头3要退出第二根缠绕管上的连接套1时,翘起部6会由于反作用力的原因,翘起与连接套1的内壁剧烈摩擦,防止连接头3从连接套1中脱出。而且为了进一步加强连接头3和连接套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连接头3不易从连接套1中脱出,所述翘起部6上还可以设置有防脱凸起,防脱凸起位于翘起部6与连接套1的内壁接触的面上,并且使得翘起部6与连接套1的内壁接触的截面呈波浪形结构;同时防脱凸起还可以是在翘起部6上朝缠绕管前端方向倾斜设置,该结构有利于提高密封圈5的密封性,更便于连接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纤维增强缠绕管的承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管、连接套(1)、至少一个定位构件(2)和可插入连接套(1)的前端中的连接头(3),缠绕管外表面上设置有纤维增强层(4),所述连接套(1)的后端套设在缠绕管的前端上,所述定位构件(2)设置在连接套(1)后端且穿过连接套(1)与缠绕管前端连接,所述连接头(3)由缠绕管的后端部形成,所述连接头(3)包括使连接头(3)与连接套(1)紧固连接的密封圈(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纤维增强缠绕管的承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管、连接套(1)、至少一个定位构件(2)和可插入连接套(1)的前端中的连接头(3),缠绕管外表面上设置有纤维增强层(4),所述连接套(1)的后端套设在缠绕管的前端上,所述定位构件(2)设置在连接套(1)后端且穿过连接套(1)与缠绕管前端连接,所述连接头(3)由缠绕管的后端部形成,所述连接头(3)包括使连接头(3)与连接套(1)紧固连接的密封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纤维增强缠绕管的承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炎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瑞霖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