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连接的PVC给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67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连接的PVC给水管,包括管体、插头端和插口端,所述管体的左侧设置为插口端,管体的右侧设置为插头端,管体包括管体内层和管体外层,管体内层和管体外层均为PVC材质,管体内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旋状的导流凸起,导流凸起的弧顶开设有孔洞,管体内层和管体外层之间通过加强层固定连接,加强层内设置有环形加强板,环形加强板内侧和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加强筋,加强筋远离弧形加强板的一端分别与管体内层和管体外层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降低水流产生的噪音,同时管体的韧性强,经久耐用,同时管体之间方便连接,安装效率高。

A convenient PVC water supply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连接的PVC给水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给水管,具体是一种方便连接的PVC给水管。
技术介绍
PVC是(Polyvinylchlorid)的简称,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的一种材料。这种表面膜的最上层是漆,中间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最下层是背涂粘合剂,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它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PVC管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给水管就常常使用PVC管,现代的PVC管存在着较多的缺陷,例如现代的PVC管韧性较差,受到外界的压力和内部水流长时间的冲击力,容易发生损坏,另外现代的PVC管之间连接不是非常方便,另外在用PVC管进行给水的时候,水流撞击PVC管内壁会产生震动,因此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现代的PVC管缺少降噪的措施。为此,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PVC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连接的PVC给水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连接的PVC给水管,包括管体、插头端和插口端,所述管体的左侧设置为插口端,管体的右侧设置为插头端,插头端的外径与插口端的内径相互配合设置;所述插头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凸起,插口端的内侧开设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管体的外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组梯形环,每组梯形环包括相邻设置的两个梯形环,每组梯形环之间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挡板,挡板远离管体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管体包括管体内层和管体外层,管体内层和管体外层均为PVC材质,管体内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旋状的导流凸起,导流凸起的高度为管体内层内径的十分之一,导流凸起的空腔高度为导流凸起高度的一半,导流凸起的弧顶开设有孔洞;所述管体内层和管体外层之间通过加强层固定连接,加强层内设置有环形加强板,环形加强板内侧和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加强筋,每组加强筋共有两个,两个加强筋之间的夹角为60°,加强筋与加强板之间形成镂空结构,加强筋远离弧形加强板的一端分别与管体内层和管体外层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相邻两个环形凹槽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环形凸起之间的距离相等。进一步的,所述插口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倒角斜面。进一步的,所述孔洞和导流凸起的径向形成30°的夹角。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加强板为玻璃纤维板。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加强筋形成三角形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管体的内侧设置有螺旋状的导流凸起,当水流在管体内流动的时候,空气会随着导流凸起内部的空间散开,不至于被压缩,而导致产生噪音,孔洞和导流凸起的径向形成30°的夹角,使得水流不容易进入到导流凸起内的空腔,管体内设置有加强层,加强层内设置有多组呈三角形结构的加强筋,三角形结构稳定,使得管体的韧性增强,降低管体的脆性,使得管体输送水流的时不容易发生破裂,延长给水管的使用寿命,另外管体外侧的每组梯形环之间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挡板,能够让管体能够承受来自外界较大的冲击力,从而从外部对给水管进行保护,使得给水管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得到提高,管体在进行连接的时候,将其中一个管体的插口端与另一根管难题的插头端相互对齐,然后通过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的配合,使得两根管体进行连接,另外通过改变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之间相互配合的数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伸长或者缩短两根管体的长度,倒角斜面能够减少插口端入口处和插头端进口端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方便连接的PVC给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方便连接的PVC给水管中管体的剖面图。图3为方便连接的PVC给水管中导流凸起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方便连接的PVC给水管,包括管体7、插头端9和插口端2,所述管体7的左侧设置为插口端2,管体7的右侧设置为插头端9,插头端9的外径与插口端2的内径相互配合设置;所述插头端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凸起8,插口端2的内侧开设有多个环形凹槽3,相邻两个环形凹槽3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环形凸起8之间的距离相等,插口端2的开口处设置有倒角斜面1;所述管体7的外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组梯形环4,每组梯形环4包括相邻设置的两个梯形环4,每组梯形环4之间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挡板5,挡板5远离管体7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所述管体7包括管体内层12和管体外层10,管体内层12和管体外层10均为PVC材质,管体内层1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旋状的导流凸起13,导流凸起13的高度为管体内层12内径的十分之一,导流凸起13的空腔高度为导流凸起13高度的一半,导流凸起13的弧顶开设有孔洞16,孔洞16和导流凸起13的径向形成30°的夹角;所述管体内层12和管体外层10之间通过加强层11固定连接,加强层11内设置有环形加强板14,环形加强板14为玻璃纤维板,环形加强板14内侧和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加强筋15,每组加强筋15共有两个,两个加强筋15形成三角形结构,两个加强筋15之间的夹角为60°,加强筋15与加强板14之间形成镂空结构,加强筋15远离弧形加强板14的一端分别与管体内层12和管体外层10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管体7的内侧设置有螺旋状的导流凸起13,当水流在管体7内流动的时候,空气会随着导流凸起13内部的空间散开,不至于被压缩,而导致产生噪音,孔洞16和导流凸起13的径向形成30°的夹角,使得水流不容易进入到导流凸起13内的空腔,管体7内设置有加强层11,加强层11内设置有多组呈三角形结构的加强筋15,三角形结构稳定,使得管体7的韧性增强,降低管体7的脆性,使得管体7输送水流的时不容易发生破裂,延长给水管的使用寿命,另外管体7外侧的每组梯形环4之间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挡板5,能够让管体7能够承受来自外界较大的冲击力,从而从外部对给水管进行保护,使得给水管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得到提高,管体7在进行连接的时候,将其中一个管体7的插口端2与另一根管难题7的插头端9相互对齐,然后通过环形凸起8和环形凹槽3的配合,使得两根管体7进行连接,另外通过改变环形凸起8和环形凹槽3之间相互配合的数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伸长或者缩短两根管体7的长度,倒角斜面1能够减少插口端2入口处和插头端9进口端的磨损。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连接的PVC给水管,包括管体、插头端和插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左侧设置为插口端,管体的右侧设置为插头端,插头端的外径与插口端的内径相互配合设置;所述插头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凸起,插口端的内侧开设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管体的外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组梯形环,每组梯形环包括相邻设置的两个梯形环,每组梯形环之间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挡板,挡板远离管体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管体包括管体内层和管体外层,管体内层和管体外层均为PVC材质,管体内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旋状的导流凸起,导流凸起的高度为管体内层内径的十分之一,导流凸起的空腔高度为导流凸起高度的一半,导流凸起的弧顶开设有孔洞;所述管体内层和管体外层之间通过加强层固定连接,加强层内设置有环形加强板,环形加强板内侧和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加强筋,每组加强筋共有两个,两个加强筋之间的夹角为60°,加强筋与加强板之间形成镂空结构,加强筋远离弧形加强板的一端分别与管体内层和管体外层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连接的PVC给水管,包括管体、插头端和插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左侧设置为插口端,管体的右侧设置为插头端,插头端的外径与插口端的内径相互配合设置;所述插头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凸起,插口端的内侧开设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管体的外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组梯形环,每组梯形环包括相邻设置的两个梯形环,每组梯形环之间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挡板,挡板远离管体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管体包括管体内层和管体外层,管体内层和管体外层均为PVC材质,管体内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旋状的导流凸起,导流凸起的高度为管体内层内径的十分之一,导流凸起的空腔高度为导流凸起高度的一半,导流凸起的弧顶开设有孔洞;所述管体内层和管体外层之间通过加强层固定连接,加强层内设置有环形加强板,环形加强板内侧和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加强筋,每组加强筋共有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联景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