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614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蝶阀,包括有阀体,所述阀体的内壁上卡接连接有第一硬性密封圈,所述第一硬性密封圈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软性密封圈,所述第一软性密封圈的内壁上安装有多个抗压组件,多个所述抗压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二软性密封圈,所述第二软性密封圈的内壁上设有第二硬性密封圈,且多个所述抗压组件均包括有第一支撑板,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心处均设有转动轴,且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抗压组件,减轻了流体压力对密封圈的影响,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

A butterfly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蝶阀
本技术主要涉及蝶阀
,具体为一种蝶阀。
技术介绍
现有的蝶阀密封性较差,在高压环境下,容易出现流体泄漏的情况。例如专利号为201720730291.9的专利,虽然通过双层密封结构,提高了蝶阀的密封性能,但是在高压环境下,密封圈的密封性依旧较差,无法实现良好的密封环境。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在高压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流体泄漏的蝶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蝶阀,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蝶阀,包括有阀体,所述阀体的内壁上卡接连接有第一硬性密封圈,所述第一硬性密封圈的内壁上粘合连接有第一软性密封圈,所述第一软性密封圈的内壁上通过螺栓交错安装有多个抗压组件,多个所述抗压组件远离所述第一软性密封圈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软性密封圈,所述第二软性密封圈的内壁上粘合连接有第二硬性密封圈,且多个所述抗压组件均包括有第一支撑板,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心处均设有转动轴,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均通过每个所述转动轴与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侧均对称焊接固定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多个所述第二限位块远离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弹性柱,多个所述弹性柱的外壁上均套设有抗压弹簧,且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多个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通过胶粘粘合连接有橡胶板。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内壁上交错设有多个T型卡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硬性密封圈的外壁上交错焊接固定有多个T型卡块,每个所述T型卡块均与每个所述T型卡槽卡接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内侧设有阀杆,所述阀杆的两端均贯穿所述阀体的壳体通过滚珠轴承与所述阀体的内壁呈转动连接,所述阀杆的底端垂直贯穿设有蝶板,所述蝶板的外沿边与所述第二硬性密封圈的内壁相接触但不固定,且所述阀杆与所述蝶板连接处的外壁上套设有保护轴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硬性密封圈、所述第一软性密封圈、所述第二软性密封圈和所述第二硬性密封圈与所述阀杆的连接处均粘合连接有耐磨层。进一步的,所述阀杆延伸至所述阀体外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手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一,本技术提高了密封性,压力依次通过第二硬性密封圈和第二软性密封圈传递到抗压组件,通过抗压组件缓冲了压力,使第一硬性密封圈和第一软性密封圈受到较小的压力,不影响第一硬性密封圈和第一软性密封圈与阀体之间的紧密配合,提高了密封性;其二,本技术的第一硬性密封圈为金属材质,摩擦系数小且硬度高,减小了第一硬性密封圈与蝶板之间的磨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其三,本技术通过耐磨层减慢了第一硬性密封圈、第一软性密封圈、第二软性密封圈和第二硬性密封圈与阀杆连接处由于阀杆转动产生的磨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阀体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抗压组件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2中的A区放大图。附图标记:1、阀体;11、T型卡槽;2、转动机构;3、阀杆;31、保护轴套;4、手柄;5、蝶板;6、第一硬性密封圈;61、T型卡块;62、耐磨层;7、抗压组件;71、第一支撑板;711、第一限位块;72、第一支撑杆;73、弹性柱;74、抗压弹簧;75、第二支撑杆;76、转动轴;77、第二支撑板;771、第二限位块;772、橡胶板;8、第一软性密封圈;9、第二软性密封圈;10、第二硬性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着重参照附图1-4所示,一种蝶阀,包括有阀体1,所述阀体1的内壁上卡接连接有第一硬性密封圈6,所述第一硬性密封圈6的内壁上粘合连接有第一软性密封圈8,所述第一软性密封圈8的内壁上通过螺栓交错安装有多个抗压组件7,多个所述抗压组件7远离所述第一软性密封圈8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软性密封圈9,所述第二软性密封圈9的内壁上粘合连接有第二硬性密封圈10,且多个所述抗压组件7均包括有第一支撑板71,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71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72和第二支撑杆75,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72的中心处均设有转动轴76,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杆72均通过每个所述转动轴76与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75转动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72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75远离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71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77。请着重参照附图1-2所示,所述第一硬性密封圈6、所述第一软性密封圈8、所述第二软性密封圈9和所述第二硬性密封圈10与所述阀杆3的连接处均粘合连接有耐磨层62,所述阀杆3延伸至所述阀体1外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手柄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耐磨层62减慢了第一硬性密封圈6、第一软性密封圈8、第二软性密封圈9和第二硬性密封圈10与阀杆3连接处由于阀杆3转动产生的磨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其中第一硬性密封圈6和第二硬性密封圈10均为金属材质,通过转动机构2和手柄4实现了蝶阀的启闭和流量调节。请着重参照附图2所示,所述阀体1的内侧设有阀杆3,所述阀杆3的两端均贯穿所述阀体1的壳体通过滚珠轴承与所述阀体1的内壁呈转动连接,所述阀杆3的底端垂直贯穿设有蝶板5,所述蝶板5的外沿边与所述第二硬性密封圈10的内壁相接触但不固定,且所述阀杆3与所述蝶板5连接处的外壁上套设有保护轴套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保护轴套31减慢蝶板5与阀杆3之间由于转动产生的磨损,延长阀杆3的使用寿命。请着重参照附图3所示,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71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板77的内侧均对称焊接固定有第一限位块711和第二限位块771,多个所述第二限位块7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蝶阀,包括有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内壁上卡接连接有第一硬性密封圈(6),所述第一硬性密封圈(6)的内壁上粘合连接有第一软性密封圈(8),所述第一软性密封圈(8)的内壁上通过螺栓交错安装有多个抗压组件(7),多个所述抗压组件(7)远离所述第一软性密封圈(8)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软性密封圈(9),所述第二软性密封圈(9)的内壁上粘合连接有第二硬性密封圈(10),且多个所述抗压组件(7)均包括有第一支撑板(71),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71)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72)和第二支撑杆(75),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72)的中心处均设有转动轴(76),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杆(72)均通过每个所述转动轴(76)与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75)转动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72)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75)远离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71)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7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蝶阀,包括有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内壁上卡接连接有第一硬性密封圈(6),所述第一硬性密封圈(6)的内壁上粘合连接有第一软性密封圈(8),所述第一软性密封圈(8)的内壁上通过螺栓交错安装有多个抗压组件(7),多个所述抗压组件(7)远离所述第一软性密封圈(8)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软性密封圈(9),所述第二软性密封圈(9)的内壁上粘合连接有第二硬性密封圈(10),且多个所述抗压组件(7)均包括有第一支撑板(71),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71)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72)和第二支撑杆(75),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72)的中心处均设有转动轴(76),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杆(72)均通过每个所述转动轴(76)与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75)转动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72)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75)远离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71)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7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蝶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71)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板(77)的内侧均对称焊接固定有第一限位块(711)和第二限位块(771),多个所述第二限位块(771)远离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板(77)的一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弹性柱(73),多个所述弹性柱(73)的外壁上均套设有抗压弹簧(74),且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板(77)远离多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国来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宏业船舶配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