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制冰机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2464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连续制冰机控制装置,它包括传感器、判断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光报警电路及它们的电源电路,由水位监测器和冰满监测器与微处理器相连,输出端有光报警和压缩机控制电路及齿轮电机控制电路,实现正常条件下的连续制冰的自动控制。由蒸发温度监测器和冷凝温度监测器与微处理器相连,输出端有光报警、压缩机控制电路、齿轮电机控制电路和风扇电机启停控制电路,进入非正常环境的报警、停机和人工复位监控。(*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装置,特别是关于制冰机连续制冰的控制装置。现有的饮食及保鲜用冰块,除可用电冰箱或冰柜制冰外,有专门的制冰机制冰块,其方法都用格状冰模注入水,冷冻成冰后,将冰块取出。从格状冰模取出冰块既费时费力也不卫生。一种制冰机采用电加热冰模办法,以定时通电加热进行脱模。另一种制冰机采用喷淋方法制冰,在冰块成形后,通过热气阀转换,用压缩机排出的热气通至蒸发器,以加快脱模进程。上述二种制冰机都是以耗费能源为代价,且都是间断性制冰,无法进行连续性的制冰过程。现今宾馆、酒店、超市、餐饮业需要一种连续不断出冰的机器,这种制冰机除了象电冰箱那样能自动循环制冷外,还要不断地加水,不断地取出冰块。此外环境温度,电机运转速度都对连续性制冰过程影响很大。因此为实现连续性自动制冰,还需要设计一种专门的控制机构以保证连续制冰机的正常工作。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自动连续制冰的要求而设计一种连续制冰机的控制装置。本技术采用下述设计方案实现上述目标。连续制冰机控制装置,它包括传感器、判断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光报警电路及它们的电源电路,一冷凝温度监测器,由冷凝温度传感器与高温保护判断电路和低温保护判断电路相并联后与微处理器输入端相连;一蒸发温度监测器,由蒸发温度传感器通过蒸发温度判断电路与微处理器输入端相连;一水位监测器,由水位检测电极通过水位判断电路与微处理器输入端相连;一冰满监测器,由一对光路检测器通过冰满判断电路与微处理器输入端相连;一电机运转监测器,由电机运转传感器通过电机运转信号电路与微处理器输入端相连接;一接于微处理器输出端的压缩机工作控制器,通过压缩机控制电路与压缩机接触器相连;一接于微处理器输出端的齿轮电机控制器,通过齿轮电机控制电路与齿轮电机相连。上述设计方案的优点是确保制冰机能在制冰系统正常情况,能连续不断地制冰。如在正常制冰过程中,当有冰块遮挡冰满传感器的光线时,机器将停止工作并有报警灯亮,警示冰满。当取走冰块没冰块遮挡冰满传感器的光线时,机器将自动恢复工作。水位监测器也同样原理,水箱无水时,机器停止工作,并光报警,水箱中再次来水时,机器将自动恢复工作;如果制冰机不能连续出冰,则该控制系统能以光警示故障可能发生的具体部位或状态,以提示操作人员排除故障,使其恢复正常工作。如当冷凝器温度高于+72℃时,机器将停止工作,进入高温保护状态,环境温度警示灯亮,告知操作人员排除冷凝器故障后,重新启动。再如开机10分钟后蒸发温度没有降至-1℃以下,机器也停止工作。当电机转速低于1300转/分或转向反向时,制冰机也停止工作,待电机转速正常或转向正向时,重新启动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控制系统框图。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图。图3为微处理器对水位监测与系统控制流程图。本技术所说的制冰机包括压缩制冷系统,送水制冰系统和旋转送冰系统,这三部分的工作状态既是独立工作的又是相互牵制彼此影响的,如图1所示,对压缩制冷系统而言,冷凝温度的高低和蒸发器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制冰的效果。对送水制冰系统而言,若贮水箱中无水,即使制冷系统正常也出不了冰。而对于旋转送冰机构而言,即使制冷系统和送水系统在正常工作,驱动电机转动方向相反或转速低于1300转/分,机器也无法出冰。为保证制冰机能连续不断的制出冰,本实施例设有水位探测器,冰满传感器,电机运转传感器,蒸发温度传感器和冷凝温度传感器。各传感器通过接头P1~P5与相应的判断电路相接。控制器的输出包括一组的光报警灯,压缩机、齿轮电机和风机电机的控制电路及与它们相接的接头P6。水位探测器由设于水箱中的一对电极和设于电路板上的水位判断电路(1)组成,用监测水箱中有无水。水位判断电路由运放U2A和外围的电阻组成电压比较器,U2A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二级管D1、电容C1与接头P1相接,其负相输入端由电阻R4、R5组成的基准分压,R6为负相反馈电阻,其输出端接入微处理器(8)的PA2脚。当水箱无水(或阻值大于20兆欧)时电极悬空,点信号开路,检测电路输出端为高电平。水箱有水时电极间有检测信号通过,检测电路输出端为低电平,即无信号输入至微处理器的输入端PA2。电阻R1还输入交流信号使水电阻具稳定特性。冰满监测器由一对光路检测器、接头P5和设于电路板上的冰满判断电路(2)组成,用于监测出冰口是否被冰块阻塞。冰满判断电路由运放U2B和外围电路组成,U2B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电容C3与接头P5相接,由电阻R7、R9、R10组成基准分压接于其负相输入端,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PA3输入脚相接。光路检测器由一发光管和一接收管组成,三级管N1输入触发信号TUCH,发光管发出交变光信号,冰满时,光路被隔断,接收管无信号电压,电压比较器输出高电平,不堵塞时接收管有信号输入,电压比较器输出低电平。电机旋转监测器,由电机传感器,接头P2和电阻R14~R17组成的电机转动信号电路(3)组成,电机运转传感器设于齿轮电机支架上的二个并列放置的霍尔元件和设于电机转子上的磁铁组成。转子转动,当磁铁靠近霍尔传感器时向微处理器输出低电平,在磁铁远离霍尔传感器时向微处理器(8)输出高电平,电机连续转动霍尔传感器输出一周期性的矩形波信号,测量此信号的周期推算出齿轮电机的转速,当转速低于1300转/分时,微处理器(8)将发出指令信号。由于两个霍尔元件的位置不同,它们将向微处理器(8)输出相同波形但相位不同的两路矩形波,微处理器(8)判定两信号的相位可确定齿轮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蒸发温度监测器,由蒸发温度传感器通接头P3与蒸发温度判断电路(4)相连组成,由感温半导元件或热敏电阻设于盘旋的蒸发管之间作温度传感器。蒸发温度判断电路(4)由运放U5B与电阻R41~R45组成,由R43、R44和可变电阻R42组成的基准分压接入U5B的正相输入端,其负相输入端通过P3与温度传感器相连,U5B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8)的PB1脚相接。当蒸发器温度高于-1℃时输出高电平至微处理器输入端PB1。冷凝温度监测器,由设于冷凝器散热片的感温元件或热敏电阻作冷凝温度传感器,冷凝温度判断电路由运放U5D组成缓冲放大电路,其输出分别接入三个电压比较器的负相端,分别判断+2℃、+35℃和+72℃三点温度低温(+2℃)判断保护电路(6)由电阻R33、R34设定的基准分压输入U5C正相输入端,使其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2℃时输出端输出高电平。高温(+72℃)判断保护电路(5)由电阻R37、R38设定的基准分压输入U2D正相输入端,使其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72℃时输出高电平,风机启停判断电路(7)由电阻R48~R50组成的基准分压输入至U5A的正相输入端,使其在冷凝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为+35℃时,输出高电平。微处理器电路(8)的输入端还接有电容C4、C5电阻R13和振荡晶体组成的时钟电路及电阻R60电容C9按键S1的转换开关。微处理器电路的输出端PD0~PD7为一组光报警电路,如冰满显示灯LED2,水位警示灯LED3,环境温度告示灯LED4,电机故障指示灯LED5,另一组输出端为PB5、PB6、PB7,分别为风机控制电路、齿轮电机控制电路和压缩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压缩机控制电路(9)由电阻R23,三级管N3和继电器K1组成,PB7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连续制冰机控制装置,它包括传感器、判断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光报警电路及它们的电源电路,其特征是:一冷凝温度监测器,由冷凝温度传感器与高温保护判断电路(5)和低温保护判断电路(6)相并联后与微处理器(8)输入端相连;一蒸发温度监测器,由蒸发温度传感器通过蒸发温度判断电路(4)与微处理器输入端相连;一水位监测器,由水位检测电极通过水位判断电路(1)与微处理器输入端相连;一冰满监测器,由一对光路检测器通过冰满判断电路(2)与微处理器输入端相连;一电机运转监测器,由电机运转传感器通过电机转动信号电路(3)与微处理器输入端相连接;一接于微处理器输出端的压缩机工作控制器,通过压缩机控制电路(9)与压缩机接触器相连;一接于微处理器输出端的齿轮电机控制器,通过齿轮电机控制电路(10)与齿轮电机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南洋酒店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