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洞灌浆深度的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238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洞灌浆深度的检测系统,包括若干个设置在隧道内的灌浆孔、计算机、与计算机电连接的雷达主机和与雷达主机电连接的收发天线,所述的灌浆孔的底部设置有信号反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利用信号反射装置与雷达主机配合使用,便于利用雷达的探测原理对灌浆深度进行检测,通过移动雷达主机能够实现对隧道全线路进行检测,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工作强度低的优点,并且不需要破坏已经浇筑形成的结构以及原有的灌浆孔,若检测不合格,还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灌浆以满足施工要求。

A detection system for grouting depth of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洞灌浆深度的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隧洞灌浆深度的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隧洞灌浆深度的检测是针对隧洞衬砌背后灌浆围岩进行的,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对灌浆孔孔深的检查来判断灌浆深度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对灌浆孔进行验孔操作简单、直观,但是由于灌浆孔多,如果验孔较少,则不能反映总体的灌浆深度是否达到设计标准深度,但若对所有孔进行验孔,则工作量太大难以完成,并且传统的验孔方式有测量精度低以及不能采用计算进行进数字记录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雷达技术被引入隧道检测,地质雷达有采集速度快、采集方便、数据精度高、对构筑物无损害的特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隧道检测。地质雷达是通过介质界面介电常数的差异来识别地层的,但是由于灌浆岩体与未灌浆岩体介电常数差异小,无法准确判断判断灌浆深度,因此不能适用于灌浆深度的检测,必须加以改进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洞灌浆深度的检测系统,用于提高检测灌浆深度时的精度。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隧洞灌浆深度的检测系统,包括若干个设置在隧道内的灌浆孔、计算机、与计算机电连接的雷达主机和与雷达主机电连接的收发天线,所述的灌浆孔的底部设置有信号反射装置。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采用金属柱。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金属柱的钉入一端为圆锥形或楔形。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的外表面涂覆有防锈层。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灌浆孔沿同一条直线排列。本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利用信号反射装置与雷达主机配合使用,便于利用雷达的探测原理对灌浆深度进行检测,通过移动雷达主机能够实现对隧道全线路进行检测,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工作强度低的优点,并且不需要破坏已经浇筑形成的结构以及原有的灌浆孔,若检测不合格,还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灌浆以满足施工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信号反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初衬,2-二衬,3-围岩,4-收发天线,5-雷达主机,6-计算机,7-信号反射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隧洞灌浆深度的检测系统,包括若干个设置在隧道内的灌浆孔、计算机6、与计算机6电连接的雷达主机5和与雷达主机电连接的收发天线4,所述的灌浆孔的底部设置有信号反射装置7。施工隧道时,初衬1、二衬2施工完成后,通过注浆孔向初衬1外侧的围岩3范围内注浆以填补围岩3内的缝隙,避免出现漏水的现象,并增加周围围岩3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注浆范围需要满足一定的深度要求,将信号反射装置设置在灌浆孔的底部。收发天线4朝围岩3的范围内发射电磁波,发射出的电磁波遇到信号反射装置7产生反射,反射的电磁波由收发天线4接收,通过发射、接收电磁波之间的时间差和电磁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可以算出注浆深度。收发天线4与信号反射装置7之间的距离,再减去收发天线4与隧道表面的距离就能够得到灌浆孔的深度,默认灌浆孔的深度等于灌浆深度。根据测出的灌浆深度就能够判断钻出的灌浆孔是否满足施工要求,从而在施工人员不负责任、施工失误等原因导致某些灌浆孔钻孔深度不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能够检测出不符合施工要求的灌浆孔以便于进行处理。由于灌浆所用的浆液扩散范围较小,一条隧道内可能会有上千甚至更多的灌浆孔,如果采用传统的检测方法,会使工作量增加,并且数据难以统计,采用本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效率,并且数据容易统计存储,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7采用金属柱。采用具有一定长度的金属柱便于将信号反射装置7钉入围岩3内,并有助于使其保持固定,防止信号反射装置7松动或脱落而影响位置精度,从而避免信号接收受到影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柱的钉入一端为圆锥形或楔形。以此能够方便信号反射装置7钉入到围岩3内,利用圆锥形或楔形的端部结构能够使信号反射装置7与围岩3之间相互产生挤压的作用,从而能够增加信号反射装置7与围岩3之间的连接强度,以防止信号反射装置7松动或脱落。在信号反射装置7的外表面涂覆有防锈层。避免信号反射装置7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导致外表面产生金属氧化物而影响信号的反射。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灌浆孔沿同一条直线排列,在灌浆时便于使灌注的浆液均匀分布,有利于形成厚度均匀的灌浆区。检测时,监测系统沿着相邻灌浆孔的连线进行检测,将灌浆孔沿同一条直线排列也便于后期对灌浆区域的检测。灌浆孔一般沿着隧道的长度方向两米设置一环,每一环设置八个孔,使每一环的灌浆孔按照相同的位置分布,沿着隧道的长度方向,同一高度的灌浆孔就能够沿着同一直线排列。本实施例中,其它未描述的内容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赘述。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洞灌浆深度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设置在隧道内的灌浆孔、计算机(6)、与计算机(6)电连接的雷达主机(5)和与雷达主机电连接的收发天线(4),所述的灌浆孔的底部设置有信号反射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洞灌浆深度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设置在隧道内的灌浆孔、计算机(6)、与计算机(6)电连接的雷达主机(5)和与雷达主机电连接的收发天线(4),所述的灌浆孔的底部设置有信号反射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洞灌浆深度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7)采用金属柱。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松罗利罗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