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柯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2364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包括清除本体,所述清除本体的左端固定设置有清除头,所述清除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吸取腔,所述吸取腔的两端与清除本体的外部均连通,所述清除头的中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清除本体的中部贯穿设有连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通孔、充气囊、活塞和清除块,使得按压充气囊,充气囊通过连通孔推动活塞移动,活塞带动清除块移动至清除头外部,便于对气管内壁的痰痂进行刮蹭清除,同时在插接过程中不会对患者呼吸道造成额外损伤,使用效果更好,还通过设置吸取腔、安装座和吸取管,使得吸取管在吸取机的作用下通过吸取腔对气管内部的痰液进行吸取清除,保证患者呼吸顺畅,便于使用。

A device for removing sputum scab in respiratory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呼吸科
,具体为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内科包括呼吸道感染、咳嗽、咳痰、流涕、咽喉痛、胸痛和肺炎等,当气管和支气管受到刺激甚至发炎时,分泌液大量增加,无法被上皮细胞纤毛扇走,则形成痰液,痰液如果没有及时吸出,加上下呼吸道分泌物水分蒸发较快,易形成痰痂附着在气管壁上,极难吸出清除,给病患带来痛苦;传统的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目前,现有的绝大多数痰痂清除装置都是通过刮爪直接对气管内壁进行刮蹭清除,在操作插拔的过程中刮爪容易对呼吸道造成额外伤害,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包括清除本体,所述清除本体的左端固定设置有清除头,所述清除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吸取腔,所述吸取腔的两端与清除本体的外部均连通,所述清除头的中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清除本体的中部贯穿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内部与活动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连通孔的右端活动设置有充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包括清除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本体(1)的左端固定设置有清除头(2),所述清除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吸取腔(3),所述吸取腔(3)的两端与清除本体(1)的外部均连通,所述清除头(2)的中部开设有活动腔(6),所述清除本体(1)的中部贯穿设有连通孔(7),所述连通孔(7)的内部与活动腔(6)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连通孔(7)的右端活动设置有充气囊(8),所述清除头(2)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包括清除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本体(1)的左端固定设置有清除头(2),所述清除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吸取腔(3),所述吸取腔(3)的两端与清除本体(1)的外部均连通,所述清除头(2)的中部开设有活动腔(6),所述清除本体(1)的中部贯穿设有连通孔(7),所述连通孔(7)的内部与活动腔(6)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连通孔(7)的右端活动设置有充气囊(8),所述清除头(2)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腔(3)左侧的底端为向下扩形开口,所述清除本体(1)右侧面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的内部与吸取腔(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安装座(4)的表面活动设置有吸取管(5),所述吸取管(5)远离安装座(4)的一端与吸引机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8)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密封块(9),所述密封块(9)的左侧面与清除本体(1)的右侧面紧密贴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柯王有才蔡江红
申请(专利权)人:杨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