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小儿肛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362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小儿肛管,包括软肛管、第一管芯和第二管芯,软肛管上配备有第一管芯和第二管芯,软肛管的尾端设置有限位块和把手,软肛管的内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座和导向座,安装座和导向座上设置有用于粉碎大便的第一管芯,第一管芯包括前端圆柱形粉碎管、第一中端圆柱形螺纹管和第一尾端圆柱形旋转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小儿肛管,可有效固定软肛管,防止软肛管从小儿肛门处掉落,通过第一管芯可向肛门内注入水或石蜡油,湿润大便,便于圆形齿轮状的前端圆柱形粉碎管对坚硬的大便进行钻孔及粉碎,掏耳勺状的前端圆柱形掏管可将粉碎后的大便掏出,可有效解决小儿便秘的问题,不需要临床医生或护士用手抠,操作简单且便利。

A new type of anal canal for childr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小儿肛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小儿肛管。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小儿大便干燥,尤其是新生儿及小婴儿因喂奶粉出现便秘,轻度的给予改善饮食及口服药物,几天不排便的就给予开塞露或其他润滑剂用一次性肛管灌肠,如碰到大便干燥,像塞子一样堵在肛门,肛管不能进到肛门里润肠,小婴儿易扭动,肛门及肠粘膜比较娇嫩,用比较硬的肛管易损伤婴儿,如果给予口服润滑药物促排泄到达直肠时间很长,有可能会引起患儿腹痛、哭闹或肠穿孔等。目前小儿肛管排气排便使用的是成人导尿管,较硬,损伤肠粘膜,三甲医院新生儿使用是软皮管,但遇到像大便坚硬的堵在肛门的,任何肛管进不去的时候,临床医生或护士是用手一点一点抠出来的,因此,急需一种新型小儿肛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小儿肛管,可有效解决小儿便秘的问题,不需要临床医生或护士用手抠,操作简单且便利,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小儿肛管,包括软肛管、第一管芯和第二管芯,所述软肛管上配备有第一管芯和第二管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小儿肛管,包括软肛管(1)、第一管芯(2)和第二管芯(3),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肛管(1)上配备有第一管芯(2)和第二管芯(3),所述软肛管(1)的尾端设置有限位块(11)和把手(12),所述把手(12)位于限位块(11)的一侧,所述限位块(11)对称分布在软肛管(1)的圆周面上,所述软肛管(1)的内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座(13)和导向座(14),所述安装座(13)和导向座(14)上设置有用于粉碎大便的第一管芯(2),所述第一管芯(2)包括前端圆柱形粉碎管(21)、第一中端圆柱形螺纹管(22)和第一尾端圆柱形旋转管(23),所述前端圆柱形粉碎管(21)与第一中端圆柱形螺纹管(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小儿肛管,包括软肛管(1)、第一管芯(2)和第二管芯(3),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肛管(1)上配备有第一管芯(2)和第二管芯(3),所述软肛管(1)的尾端设置有限位块(11)和把手(12),所述把手(12)位于限位块(11)的一侧,所述限位块(11)对称分布在软肛管(1)的圆周面上,所述软肛管(1)的内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座(13)和导向座(14),所述安装座(13)和导向座(14)上设置有用于粉碎大便的第一管芯(2),所述第一管芯(2)包括前端圆柱形粉碎管(21)、第一中端圆柱形螺纹管(22)和第一尾端圆柱形旋转管(23),所述前端圆柱形粉碎管(21)与第一中端圆柱形螺纹管(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端圆柱形螺纹管(22)安装在安装座(13)上且与安装座(1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中端圆柱形螺纹管(22)远离前端圆柱形粉碎管(21)的一端和第一尾端圆柱形旋转管(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尾端圆柱形旋转管(23)远离第一中端圆柱形螺纹管(22)的一端安装在导向座(14)上且延伸至软肛管(1)的外侧连接有旋转手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均霞
申请(专利权)人:金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